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属于工程机械领域。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包括附加锁舌和两块限位板,附加锁舌包括锁舌体和固定在锁舌体上的连接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槽,两块限位板分别通过两根穿过限位槽的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用在工程机械门窗系统中,实现了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车门、车窗的半开固定,不需要单独增加锁止以及开启机构,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工程机械车门窗开启辅助装置。
【专利说明】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门窗系统的开闭限位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驾驶室车门或者车窗主要有两种开闭限位方式,第一种是布置两套完全独立的锁止以及开启系统,此系统可以实现车门、车窗的密封关闭以及车门、车窗打开后在驾驶室后部的固定,并且可以实现在作业过程中车门车窗全开固定;第二种是布置一套锁止以及开启系统,实现车门、车窗的密封关闭,在车门、车窗开启时不能进行固定,因此在作业时车门、车窗需要关闭。其中第一种布置方式,需要布置两套完全独立的锁止以及开启系统,布置系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相对较差,第二种布置方式无法实现车门、车窗在作业过程中的开启,使得驾驶室人机舒适性差,而且操作时与外界交流不便。
【发明内容】
: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实现在作业过程中车门、车窗开启固定的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包括附加锁舌和两块限位板,附加锁舌包括锁舌体和固定在锁舌体上的连接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槽,两块限位板分别通过两根穿过限位槽的固定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两侧。
[0005]限位槽末端还连接有一段向下弯曲的凹槽。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程机械门窗系统中增加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车门、车窗的半开固定,工程机械门窗系统不需要单独增加锁止以及开启机构,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因此降低了工程机械门窗系统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工程机械门窗系统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板的主视图;
[0010]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由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车门系统中的使用状态图。
[0013]图中:1、附加锁舌;2、限位板;3、固定螺栓;4、连接板;5、限位槽;6、凹槽;7、车门系统;8、框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包括附加锁舌I和两块限位板2,附加锁舌I上固定设有连接板4,限位板2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5,限位槽5末端衔接有一段向下弯曲的凹槽6,两块限位板2分别通过两根穿过限位槽5的固定螺栓3连接在连接板4的两侧。
[0016]如图4所示,附加锁舌I自由锁止状态时,下部的固定螺栓3是卡在限位板2上限位槽5最末端的凹槽6内的,上部的固定螺栓3卡在限位槽5中部,此时的附加锁舌I是固定卡死的,在整机工作振动时,其不会随整机进行大幅度自由振动。
[0017]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需要与车门或车窗锁体配合锁止时,先将附加锁舌I上提脱离底部凹槽6,然后旋转附加锁舌I至上部限位,上部固定螺栓3转至限位槽5顶部,下部固定螺栓3运动至限位槽5中部,此时附加锁舌I位置正好可以与锁体匹配,然后将锁体与附加锁舌配合锁止,即可完成半开限位固定;开锁后,附加锁舌I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旋转下落至底部凹槽6,自动达到自由锁止状态。
[0018]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某一种装载机车门系统中工作的示例。利用固定螺栓3将附加锁舌I固定在限位板2中间,限位板2上的限位槽5实现附加锁舌I的运动,并根据限位槽5的设计,让附加锁舌I在运动到最高限位的时候正好与车门或车窗锁体配合锁止,在不工作的时候又处于自动卡死状态,不会随着整机振动发生振动。可依据不同的车门、车窗开启设计要求,设计不同长度的附加锁舌1,整套机构通过圆管或折弯板固定在车门、车窗密封关闭时使用的锁止以及开启系统附近,直接借用这一套锁止以及开启系统,不需要增加新的锁止以及开启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加锁舌(I)和两块限位板(2),所述附加锁舌(I)上固定设有连接板(4),所述限位板(2)上设有限位槽(5),两块限位板(2)分别通过两根穿过限位槽(5)的固定螺栓(3)连接在连接板⑷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半开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末端还连接有一段向下弯曲的凹槽(6)。
【文档编号】E05C17/02GK203978083SQ20142023797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张建永, 王东明 申请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