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竹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44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竹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竹椅,包括由竹条编成的椅座及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成向上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背成向下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通过金属旋转轴杆铰接成X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的竹条成间隙布设,所述椅座的间隙内安设椅背的竹条,所述椅座与椅背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一可折叠的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便捷,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竹子资源,增加了竹子的附加值。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竹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竹椅,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一般是用木材作为家具基材,由于所用的原材料是木材,而木材资源在我国是十分紧缺的,因此大大影响了我国家具业的发展。而我国竹材资源丰富,竹子生长周期短,造林一次成功且成材时间短,仅需5-8年。开发一种竹木备餐柜,解决家具原材料的危机,实现“以竹代木”,不仅有利于我国家具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提高竹材的利用价值,促进边远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保护森林及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传统的这种椅不可拆装,而这种X竹椅,结构上创新,可进行拆装,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竹椅,有助于简化结构及充分利用现有竹业资源。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种折叠式竹椅,包括由竹条编成的椅座及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成向上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背成向下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通过金属旋转轴杆铰接成X形结构。
[0006]其中,所述椅座与椅背的竹条成间隙布设,所述椅座的间隙内安设椅背的竹条。
[0007]所述椅座与椅背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一可折叠的连接杆。
[0008]所述折叠式竹椅宽度为550 mm,高度为900 mm,深度为880 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制作的X竹椅符合再生或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制备方法简单,传统的这种椅不可拆装,而这种X竹椅,结构上创新,可进行拆装,便于运输。制备的X竹椅保持了竹材原有的质地细腻感,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3]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竹椅,包括由竹条编成的椅座I及椅背2,所述椅座成向上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背成向下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通过金属旋转轴杆3铰接成X形结构。本竹椅的背端和座面端横档采用暗榫结构。
[0014]为了能让连接更加牢靠,特设置上述椅座与椅背的竹条成间隙布设,所述椅座的间隙内安设椅背的竹条。
[0015]为了让折叠式竹椅在张开后能更加牢固,在上述椅座与椅背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一可折叠的连接杆4。
[0016]为了获取较好使用效果,所述折叠式竹椅宽度为550 mm,高度为900 mm,深度为880 mm。
[0017]本结构下的折叠式竹椅符合再生或循环经济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保持了竹材原有的质地细腻感,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具有较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竹椅,包括由竹条编成的椅座及椅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成向上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背成向下外凸的弧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通过金属旋转轴杆铰接成X形结构;所述椅座与椅背的竹条成间隙布设,所述椅座的间隙内安设椅背的竹条;所述椅座与椅背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一可折叠的连接杆;所述折叠式竹椅宽度为550 _,高度为.900 mm,深度为 880 mm。
【文档编号】A47C4/08GK204048783SQ20142024132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李吉庆, 林金国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