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碟刹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31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报警碟刹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报警碟刹锁,包括锁体、锁芯以及锁杆,锁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芯及锁杆的锁孔,并于锁体内对应锁杆伸出端处设置有供碟刹盘插入的卡槽,该卡槽具有一入口,锁体被卡槽分隔为辅助夹持部和锁芯所在的主体部;锁体内设置有报警器,报警器包括电源、线路板及喇机,并于辅助夹持部上开设有报警出音口;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碟刹锁应用于车辆上后,其报警出音口处仅留有较小空隙,使得盗贼无法将手伸入,从而,有效防止了传统技术中盗贼挡住报警出音口的现象,确保了报警器的实际作用发挥,增强了防盗性能;以及,喇叭开口处设置的挡板及报警出音口的结构设计及布置,提高了报警出音效果,增大了报警音量,增强了安全警示作用。
【专利说明】报警碟刹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报警碟刹锁。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摩托车、电动车、助动车等轻便的车型逐渐走入千家万户,针对这些车型,现在市场上存在许多种防盗锁,其中不乏高防盗性能的防盗锁,比如碟刹锁,其上锁方式都是通过将锁销插入碟刹盘的孔内;碟刹锁的存在,着实增强了防盗性能,但是仍存在着缺点,例如,当车主将车长时间停在无人看管的地方,任凭盗贼破坏防盗锁,车主也无法知晓,尤其是,当车辆停靠在僻静地点时,盗窃者更是会无所顾忌。
[0003]鉴于上述问题,后来有人研究出带报警功能的碟刹锁,例如申请号为200420003536.0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摩托车报警碟刹锁,以及申请号为201020243051.4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报警碟刹锁等,其报警出音孔均设置于锁体之远离车轮的外侧面上;在现实生活中,狡猾的盗贼往往会用手挡住该报警出音孔而进行盗窃动作,使得碟刹锁的报警器形同虚设,起不了实际意义上的报警作用,导致车辆的防盗效果仍然较差。
[0004]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报警碟刹锁,其有效防止了传统技术中盗贼挡住报警出音口的现象,确保了报警器的实际作用发挥,增强了防盗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种报警碟刹锁,包括有锁体、锁芯以及锁杆,其中,该锁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芯及锁杆的锁孔,并于锁体内对应锁杆伸出端处设置有供碟刹盘插入的卡槽,该卡槽具有一入口,前述锁体被卡槽分隔为辅助夹持部和锁芯所在的主体部;该锁体内设置有报警器,该报警器包括有电源、线路板及喇叭,并于辅助夹持部上开设有报警出音口。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开设有安装凹腔,该外端面为前述锁芯外端面的对侧面;前述报警器位于安装凹腔内,其喇叭开口朝向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设置,于安装凹腔处设置有正对喇叭开口的挡板。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与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齐平,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辅助夹持部周侧壁上。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凸露于辅助夹持部外端面的外部,该挡板包括有正对喇叭开口的挡板主体部和一体成型连接于挡板主体部周边侧缘的挡板侧板部,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该挡板侧板部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出音口至少设置于辅助夹持部上对应卡槽入口所在位置处。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与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齐平,且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挡板上。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出音口环设于喇叭开口所对应区域的侧旁位置。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夹持部上朝向卡槽的内壁面凹设有定位凹槽,前述锁杆端部活动式伸入该定位凹槽内。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体上设置有用于给前述电源充电的充电接口。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于锁体上设置有闪光灯。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报警器的报警出音口进行改良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碟刹锁应用于车辆上后,其报警出音口处仅留有较小空隙,使得盗贼无法将手伸入,从而,有效防止了传统技术中盗贼挡住报警出音口的现象,确保了报警器的实际作用发挥,增强了防盗性能;
[0018]其次是,喇叭开口处设置的挡板及报警出音口的结构设计及布置,提高了报警出音效果,增大了报警音量,增强了安全警示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之产品结构简单、各零件间位置布局合理、便于加工制作。
[00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识说明:
[0031]10、锁体11、锁孔
[0032]12、卡槽121、入口
[0033]13、辅助夹持部 131、定位凹槽
[0034]132、安装凹腔133、挡板
[0035]134、挡板1341、挡板主体部
[0036]1342、挡板侧板部 135、挡板
[0037]136、外端面137、周侧壁
[0038]14、主体部151、报警出音口
[0039]152、报警出音口 153、报警出音口
[0040]16、充电接口17、闪光灯
[0041]181、较小空隙182、较小空隙
[0042]20、锁芯21、外端面
[0043]30、锁杆41、电源
[0044]42、线路板43、喇叭
[0045]51、碟刹盘52、轮轴
[0046]53、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7]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报警碟刹锁包括有锁体10、锁芯20以及锁杆30。
[0048]其中,该锁体10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芯20及锁杆30的锁孔11,并于锁体10内对应锁杆30伸出端处设置有供碟刹盘51插入的卡槽12,该卡槽12具有一入口 121,前述锁体10被卡槽12分隔为辅助夹持部13和锁芯20所在的主体部14,该辅助夹持部13上朝向卡槽12的内壁面凹设有定位凹槽131,前述锁杆30端部活动式伸入该定位凹槽131内;于该锁体10内设置有报警器,该报警器包括有电源41、线路板42及喇叭43,并于辅助夹持部13上开设有报警出音口(如附图所示151、152及153)。
[0049]如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该辅助夹持部13的外端面136开设有安装凹腔132,该外端面136为前述锁芯20外端面21的对侧面;前述报警器位于安装凹腔132内,其喇叭43开口朝向辅助夹持部13的外端面136设置,于安装凹腔132处设置有正对喇叭43开口的挡板133 ;于本实施例中,该挡板133与辅助夹持部13的外端面136齐平,前述报警出音口 151设置于辅助夹持部13周侧壁137上,如图2和图3所示,其报警出音口 151间距式设置有若干个,尤其是,辅助夹持部13上对应卡槽12入口 121所在位置处开设有报警出音口 151。
[0050]图4大致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报警碟刹锁应用于车辆上的结构状态,其报警出音口 151处仅留有较小空隙(图中181和182所示),使得盗贼无法将手伸入,从而,有效防止了传统技术中盗贼挡住报警出音口的现象,确保了报警器的实际作用发挥,增强了防盗性能;同时,有了前述挡板133的设置,报警声音沿图3所示箭头方向发出,有了挡板133的反弹作用,使得报警出音效果更好,增大了报警音量,增强了安全警示作用.
[0051]如图5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其大部分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挡板134凸露于辅助夹持部13外端面136的外部,该挡板134包括有正对喇叭43开口的挡板主体部1341和一体成型连接于挡板主体部1341周边侧缘的挡板侧板部1342,前述报警出音口 152设置于该挡板侧板部1342上,同样,该报警出音口 152间距式设置有若干个,从图6可以看出,该挡板134的主体部1341呈圆形结构,其挡板侧板部1342相当于柱形周侧壁板,其若干个报警出音口 152环设于挡板侧板部1342上。
[0052]如图8至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其大部分结构与前述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挡板135与辅助夹持部13的外端面齐平,且其报警出音口 153设置于挡板135上,报警出音口 153可以设置在位于喇叭43开口所对应区域的侧旁位置,并若干个报警出音口 153环形均布于前述挡板135上。
[005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碟刹锁的电源41为可充电电源(例如电池),于锁体10上设置有充电接口 16,且于锁体10上设置有闪光灯17。
[005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报警器的报警出音口进行改良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碟刹锁应用于车辆上后,其报警出音口处仅留有较小空隙,使得盗贼无法将手伸入,从而,有效防止了传统技术中盗贼挡住报警出音口的现象,确保了报警器的实际作用发挥,增强了防盗性能;其次是,喇叭开口处设置的挡板及报警出音口的结构设计及布置,提高了报警出音效果,增大了报警音量,增强了安全警示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之产品结构简单、各零件间位置布局合理、便于加工制作。
[00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报警碟刹锁,包括有锁体、锁芯以及锁杆,其中,该锁体内开设有用于容纳锁芯及锁杆的锁孔,并于锁体内对应锁杆伸出端处设置有供碟刹盘插入的卡槽,该卡槽具有一入口,前述锁体被卡槽分隔为辅助夹持部和锁芯所在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该锁体内设置有报警器,该报警器包括有电源、线路板及喇叭,并于辅助夹持部上开设有报警出音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开设有安装凹腔,该外端面为前述锁芯外端面的对侧面;前述报警器位于安装凹腔内,其喇叭开口朝向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设置,于安装凹腔处设置有正对喇叭开口的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齐平,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辅助夹持部周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凸露于辅助夹持部外端面的外部,该挡板包括有正对喇叭开口的挡板主体部和一体成型连接于挡板主体部周边侧缘的挡板侧板部,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该挡板侧板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出音口至少设置于辅助夹持部上对应卡槽入口所在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辅助夹持部的外端面齐平,且前述报警出音口设置于挡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出音口环设于喇叭开口所对应区域的侧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持部上朝向卡槽的内壁面凹设有定位凹槽,前述锁杆端部活动式伸入该定位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设置有用于给前述电源充电的充电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碟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于锁体上设置有闪光灯。
【文档编号】E05B45/06GK204021056SQ201420417213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吉源 申请人:李吉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