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73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锁,旨在提供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门锁主体上开一个和把手相同形状的空腔,利用弹性伸缩结构将把手设置在空腔内,且把手可在门锁主体内自有伸缩,当把手处于伸出状态时,这种门锁和一般的门锁相似,当把手处于缩回状态时,门锁上的把手与门锁主体表面契合,隐藏于门锁主体内。
【专利说明】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的门锁基本带有把手,把手的作用是在开门时易于使用者将侧面的锁利用把手的力进行转换,将门打开,但是这种把手存在一种问题,就是经常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导致损坏,把手表面受到刮擦影响整体外观,甚至受到过大的外力而导致把手掉落或者把手与门锁的连接出现问题,导致把手无法打开门锁,同时露在外部的把手经常碰撞到跑动玩耍的小孩、低头捡东西的人等,对没有意识去防备的人群造成一定生理上的伤害。
[0003]目前,中国专利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10120875.1的一种执手隐藏式智能锁,它括具有锁舌的锁体、面板,面板上设置有通过方轴与锁舌相传动连接的执手、智能开锁装置、与智能开锁装置相连接并控制锁体的主控电路板,执手前端具有平行于面板的外表面的第一表面,面板内设置有与方轴同轴且转动连接的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形成有导向槽,执手的后端位于导向槽内且沿方轴的轴向滑动设置,执手具有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在缩回状态下,执手的第一表面与面板的外表面相平齐,在伸出状态下,执手的第一表面露出在面板外部,导向支架与执手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可将执手隐藏于面板中,提高了执手抗破坏的能力,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执手受到破坏的几率,并且美观大方,但是这种锁的伸缩是通过限位机构实现伸出和缩回,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使用的方便程度低,操作麻烦,需要进行刷卡才能保证执手弹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操作简便,可防止外力碰触对把手造成的损坏,同时也避免了露在外部的把手对人造成的伤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包括门锁主体、传动销、锁芯和把手,其特征是:所述的门锁主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与把手的形状相同,所述的把手包括头部和底部,所述的头部为把手置于门锁主体外的部分,所述的底部为把手置于门锁主体内的部分,底部设有弹簧槽和传动孔,所述的传动孔内壁和传动销外表面贴合,所述的把手设有伸缩结构,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座、弹簧、导槽、滑块和滑槽,所述的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弹簧位于弹簧槽内,所述的滑槽位于传动销表面,所述的导槽位于传动孔内表面,所述的滑块嵌于滑槽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门锁主体上开与把手形状相同的空腔,可将把手嵌入门锁主体内,防止外力碰触对把手造成的损坏,起到保护门把手的作用,同时将把手嵌入门锁主体内,可保证人在门附近活动时不会被把手碰撞,而造成伤害,并且把手上设有伸缩结构,可以很好的方便人们使用把手,仅需通过摁压来切换把手的缩回和伸出状态。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块包括滑块底部和柱状凸起,所述的滑块底部嵌设于滑槽内,所述的柱状凸起嵌于导槽内,所述的导槽设有自锁结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柱状凸起与导槽连接,滑块底部与滑槽连接,间接的将导槽与滑槽联结,利用方形销作为传动销,首先可以保证传动销在扭转的时候不易打滑,使扭转的力最大化利用,同时方形销表面与传动孔内壁紧密贴合,滑块不易脱出,有利于滑块联结滑槽与导槽,使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移动,通过导槽特殊的自锁式设计,使把手摁压一次伸出门锁主体外,再摁压一次缩回门锁主体内,实现自由伸缩的目的,使操作变得简便,避免了把手受到外力碰触而发生损坏,也避免了露在外部的把手对人造成的伤害。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座包括底座、侧壁和翻边,所述的底座由螺栓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侧壁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底部设有环状突边,所述的环状突边与翻边相抵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翻边与环状突边的相抵触,使把手在处于伸出状态时不会脱出,造成把手的伸缩结构损坏,保证门锁的使用寿命,利用螺栓将底座固定与空腔固定,可将损坏的固定座与把手随时更换,提高门锁的利用率和寿命。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空腔为圆形槽,所述的头部为圆台结构,所述的底部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底部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当把手嵌入圆形槽内时,所述的头部设有平面,所述的平面与门锁主体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把手设计为圆形,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把手所需的空腔面积,同时节省空间,同时圆形的空腔易于加工,将把手头部设计为圆台结构,使把手头部易于捏握,方便使用,当把手处于缩回状态时,头部的平面与门锁主体的表面一体,外表更为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伸出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缩回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伸缩结构伸出状态剖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伸缩结构缩回状态剖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传动销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的导槽运动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门锁主体;2、把手;3、锁芯;4、传动销;5、固定座;6、螺栓;7、弹簧;8、滑块;81、滑块底座;82、柱状凸起;9、导槽;91、伸出状态位置;92、第一次摁压位置;93、缩回状态位置;94、第二次摁压位置;10、滑槽;11、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把手2可隐藏的门锁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把手2可隐藏的门锁,包括门锁主体1、传动销4、锁芯3和把手2,其特征是:所述的门锁主体I上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与把手2的形状相同,所述的把手2包括头部和底部,所述的头部为把手2置于门锁主体I外的部分,所述的底部为把手2置于门锁主体I内的部分,底部设有弹簧7槽和传动孔,所述的传动孔内壁和传动销4外表面贴合,所述的把手2设有伸缩结构,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座5、弹簧7、导槽9、滑块8和滑槽10,所述的固定座5通过螺栓6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弹簧7位于弹簧7槽内,所述的滑槽10位于传动销4表面,所述的导槽9位于传动孔内表面,所述的滑块8嵌于滑槽10内。
[0022]在门锁主体I上开与把手2形状相同的空腔,可将把手2嵌入门锁主体I内,防止外力碰触对把手2造成的损坏,起到保护门把手2的作用,同时将把手2嵌入门锁主体I内,可保证人在门附近活动时不会被把手2碰撞,而造成伤害,并且把手2上设有伸缩结构,可以很好的方便人们使用把手2,仅需通过摁压来切换把手2的缩回和伸出状态,当把手2处于伸出状态时,摁压一次后松手,把手2进入缩回状态,再摁压一次后松手,把手2再次回到伸出状态,以此往复,实现把手2的快捷伸缩,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保护把手2不受破坏的同时也保护了使用者不受到把手2伤害。
[0023]其中,所述的滑块8包括滑块8底部和柱状凸起82,所述的滑块8底部嵌设于滑槽10内,所述的柱状凸起82嵌于导槽9内,所述的导槽9设有自锁结构。
[0024]利用柱状凸起82与导槽9连接,滑块8底部与滑槽10连接,间接的将导槽9与滑槽10联结,利用方形销作为传动销4,首先可以保证传动销4在扭转的时候不易打滑,使扭转的力最大化利用,同时方形销表面与传动孔内壁紧密贴合,滑块8不易脱出,有利于滑块8联结滑槽10与导槽9,使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移动,通过导槽9特殊的自锁式设计,使把手2摁压一次伸出门锁主体I外,再摁压一次缩回门锁主体I内,实现自由伸缩的目的,使操作变得简便,避免了把手2受到外力碰触而发生损坏,也避免了露在外部的把手2对人造成的伤害。
[0025]此处对导槽9及滑槽10的原理作进一步解释,所述的滑块8位于滑槽10内,滑块8可沿滑槽10进行往返移动,滑块8上设有柱状突起,柱状突起位于导槽9内,当把手2受力发生移动时,移动的方向为传动销4轴心11方向,把手2带动传动孔上的导槽9 一同移动,导槽9的移动带动了滑块8沿滑槽10往复运动,当把手2处于伸出状态时,滑块8位于图6中伸出状态位置91,当把手2受力摁压至最内端,滑块8处于图6中第一次摁压位置92,松手后,滑块8进入图6缩回状态位置93,此时把手2处于缩回状态;当把手2再次受力摁压至最内端,滑块8进入图6第二次摁压位置94,松手后,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把手2带动传动孔内壁上的导槽9向外端移动,滑块8由第二次摁压位置94向伸出状态位置91移动,完成一次循环。
[0026]其中,所述的固定座5包括底座、侧壁和翻边,所述的底座由螺栓6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侧壁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底部设有环状突边,所述的环状突边与翻边相抵触。
[0027]利用翻边与环状突边的相抵触,使把手2在处于伸出状态时不会脱出,造成把手2的伸缩结构损坏,保证门锁的使用寿命,由于把手2经常需要摁压与拧动,收到径向力的同时又收到轴向力,易造成伸缩结构的损坏,利用螺栓6将底座固定与空腔固定,把手2与固定座5通过伸缩结构连接,当伸缩结构的内部零件出现损坏时,可将螺栓6打开,将固定座5连同把手2 —同卸下,将损坏的零件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门锁,节省材料,方便安装,又提高门锁的利用率和寿命。
[0028]其中,所述的空腔为圆形槽,所述的头部为圆台结构,所述的底部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底部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当把手2嵌入圆形槽内时,所述的头部设有平面,所述的平面与门锁主体I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0029]将把手2设计为圆形,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把手2所需的空腔面积,同时节省空间,同时圆形的空腔易于加工,将把手2头部设计为圆台结构,圆台的斜面为凸弧面,使把手2头部的形状良好,易于捏握,符合当代人的使用习惯,方便使用,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当把手2处于缩回状态时,头部的平面与门锁主体I的表面一体,使产品的外表不乏观赏性。
[0030]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包括门锁主体、传动销、锁芯和把手,其特征是:所述的门锁主体上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与把手的形状相同,所述的把手包括头部和底部,所述的头部为把手置于门锁主体外的部分,所述的底部为把手置于门锁主体内的部分,底部设有弹簧槽和传动孔,所述的传动孔内壁和传动销外表面相抵触,所述的把手设有伸缩结构,所述的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座、弹簧、导槽、滑块和滑槽,所述的固定座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弹簧位于弹簧槽内,所述的滑槽位于传动销表面,所述的导槽位于传动孔内表面,所述的滑块嵌于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滑块包括滑块底部和柱状凸起,所述的滑块底部嵌设于滑槽内,所述的柱状凸起嵌于导槽内,所述的导槽设有自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包括底座、侧壁和翻边,所述的底座由螺栓固定于空腔内,所述的侧壁为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底部设有环状突边,所述的环状突边与翻边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可隐藏的门锁,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腔为圆形槽,所述的头部为圆台结构,所述的底部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底部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当把手嵌入圆形槽内时,所述的头部设有平面,所述的平面与门锁主体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4139727SQ20142047198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蔡婷婷 申请人:蔡婷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