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汽车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5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汽车钥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汽车钥匙,它包括壳体和安装在该壳体上的钥匙片,该钥匙片能通过弹出及收回机构从该壳体中弹出以及收回到该壳体中,该弹出及收回机构包括插置在该壳体中的柱状按钮以及与该钥匙片连接在一起以便与该钥匙片一起运动的转子,该按钮伸入该转子的开口中,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定位肋,该转子的开口中具有与所述定位肋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肋和所述定位槽的形状构造成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弹出及收回机构的定位肋和定位槽的面接触的形状增大了该定位肋和定位槽的接触面并使该接触面通过转动中心,由此大大减小了操作过程中作用在所述定位肋和定位槽上的应力,从而延长了弹出及收回机构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折叠式汽车钥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可折叠的汽车钥匙。

【背景技术】
[0002]折叠式汽车钥匙通常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上的钥匙片,该壳体尤其是在侧面形成有容纳钥匙片的空腔,该钥匙片可以通过弹出及收回机构被定位到该空腔中以及从该空腔弹出。该弹出及收回机构一般包括转子和柱状按钮,该转子与钥匙片以共同运动的方式连接,该按钮布置在壳体中以便可从壳体外部按压,其中,该按钮具有突出的肋,所述肋可以接合进转子的相应槽中或从该槽脱离,以便将钥匙片定位在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所述按钮上的肋和所述转子上的槽已知具有矩形的外部形状,在操作中,这样的肋和槽以侧向边缘相互接触,接触点远离转动中心,从而在其边缘上会产生大的应力,使得该弹出及收回机构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提出一种新颖的折叠式汽车钥匙结构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汽车钥匙包括壳体和安装在该壳体上的钥匙片,该钥匙片能通过弹出及收回机构从该壳体中弹出以及收回到该壳体中,该弹出及收回机构包括插置在该壳体中的柱状按钮以及与该钥匙片连接在一起以便与该钥匙片一起运动的转子,该按钮伸入该转子的开口中,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定位肋,该转子的开口中具有与所述定位肋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肋和所述定位槽的形状构造成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
[0005]本实用新型的弹出及收回机构的定位肋和定位槽具有允许它们以面接触的方式配合的形状,由此增大了它们的接触面并使该接触面通过转动中心,这种面-面式接触大大减小了操作过程中作用在按钮的定位肋和转子的定位槽上的应力,由此延长了弹出及收回机构的使用寿命。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具有如下有利的技术特征:
[0007]-所述定位肋和所述定位槽均具有扇形的整体形状;
[0008]-该转子中设置有彼此隔开180°的两个定位槽;
[0009]-该定位肋的径向外端部分相对于该定位肋的其余部分凹陷;
[0010]-该按钮包括与该定位肋沿该按钮的横截面的直径相对的辅助肋,该转子具有接纳该辅助肋的辅助槽;
[0011 ]-该转子的开口具有允许所述定位肋总是保持在该开口中的深度;
[0012]-该钥匙片和该转子通过弹簧销相连,该弹簧销贯穿所述钥匙片上的孔和所述转子上的对应孔;以及
[0013]-所述壳体由两个分离的半壳组装而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0015]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的分解透视图;
[0016]图2示出弹出及收回机构的部件分解图;
[0017]图3示出从下方看去的弹出及收回机构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0018]图4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其中定位肋已接合在定位槽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汽车钥匙的在使用时朝向使用者的表面(该表面通常具有功能标记)称为“上表面”,该表面所指代的方向、亦即图1的上部称为“向上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方向、亦即图1的下部则称为“向下的方向”。
[002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包括由分离的上半壳(也称为“上盖”)I和下半壳(也称为“下盖”)2组装形成的壳体。该壳体中以可拆换的方式安装有控制电路板3,并且容纳有向该控制电路板3供电的电池4。该壳体的下半壳2中可以形成用于安装或拆卸电池4的开口,该开口则可以通过电池盖5封闭。
[0021]如图1中所示,钥匙片6经由布置在壳体中的弹出及收回机构100安装在该壳体上,以便能通过该弹出及收回机构100从该壳体中弹出以及收回到该壳体中。
[0022]弹出及收回机构100包括转子110、按钮120、扭簧130和螺旋弹簧140。转子110可转动地安放在壳体中,并且与钥匙片6相连以便带动该钥匙片6 —起转动。扭簧130与转子110联接以便向该转子110施加弹性复位力。按钮120具有柱状或杆状的形式,它穿过上半壳I中的孔以及转子110中的开口,并且在上半壳I的表面上露出以便于使用者进行按压。螺旋弹簧140为压缩弹簧,它布置在按钮120的下端与下半壳2的上表面之间,以便向按钮120施加向上的弹性复位力。
[0023]仍参见图1并结合图2,柱状按钮120在其轴向下端部分处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定位块或定位肋121。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定位肋121呈现扇形的整体形状,其中该扇形定位肋的弧度沿远离按钮120的方向逐渐变大。
[0024]如可从图2和图3中看出的,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该扇形定位肋121的径向外端部分一即远离按钮120的端部部分一的下表面相对于该定位肋121的其余部分凹陷,由此形成阶梯状定位肋。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定位肋121与相邻部件、尤其是下半壳2之间的可能的干涉。当然,也可设想使定位肋121的径向外端部分的上表面也相对于该定位肋的其余部分凹陷。
[0025]优选地,按钮120还具有辅助肋122,该辅助肋122与定位肋121沿按钮120的横截面的直径相对地布置。如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的,该辅助肋122也可以呈现扇形的整体形状,但尺寸小于所述定位肋121。这种辅助肋122的设计有助于钥匙片6在弹出位置或折叠位置的保持。也可设想使辅助肋122与定位肋121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和结构。
[0026]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转子110进行详细说明。
[0027]如图3所示,转子110具有供柱状按钮120穿过的贯穿的开口,该开口中设置有定位槽111,例如相隔180°的两个定位槽111。这些定位槽111具有与扇形的定位肋121相配的扇形形状,以便以面-面接合的方式接纳该定位肋121并由此将钥匙片6锁定在展开位置(即,弹出位置)或折叠位置(即,收回位置)。
[0028]尤其参考图2可以理解,所述定位槽111形成在转子110的开口中的圆周突出部分内,构成了一种朝向下方打开的容座,以便于当柱状按钮120的定位肋121完全进入该定位槽111中并且该定位肋121的侧向表面贴靠相应定位槽111的侧向表面以后,借助于由螺旋弹簧140施加至按钮120的向上的弹性力将该定位肋121保持在所述定位槽111中。
[0029]在按钮120具有辅助肋122的情况下,可以在转子110上或者在汽车钥匙的其它部件例如下半壳2上设置辅助槽,以便接纳该辅助肋122。
[0030]在此,应当指出,虽然在前面的具体实施例中,定位肋121和定位槽111具有相配的扇形形状,但所述定位肋和定位槽也可以具有任何允许它们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接合的外部形状。例如,可以设想将定位肋和定位槽设计成具有相互配合的弯曲的一例如弧形的一侧向表面。
[0031]还可以理解,转子110的开口的深度有利地设计成,在所述定位肋121从定位槽111中脱开以便允许转子110转动期间,该定位肋121仍然保持处于该开口中。
[0032]参见图3并结合图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转子110与钥匙片6通过弹簧销150连接,该弹簧销150穿过转子110上的孔112以及钥匙片6上的对应孔,并且可在已经被装入所述孔中之后施加张力以使所述转子110和所述钥匙片6能共同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003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操作如下:
[0034]在使用中,当钥匙片6处于收回或折叠位置时,按钮120的定位肋121接合在转子110的一个定位槽111 一在此称为“第一定位槽” 一中,从而将转子110以及与之相连的钥匙片6锁定在该位置。在此状态下,向下按压按钮120以使其定位肋121从该第一定位槽111中脱离,则转子110将可以由于扭簧130施加的弹性力而转动,并由此使钥匙片6弹出。当转子110转动一定角度、例如转动180°之后,在由螺旋弹簧140施加的向上的弹性推力作用下,按钮120的定位肋121将接合进转子110的另一个定位槽111 一在此称为“第二定位槽” 一中,由此阻止转子110转动并且将匙片6锁定在弹出或展开位置。当希望折叠钥匙片6时,可以再次向下按压按钮120,以使其定位肋121从第二定位槽111中脱开,同时推动钥匙片6以使该钥匙片6与转子110 —起转动,直至该转子110的第一定位槽111再次接合按钮120的定位肋121,由此将转子110以及钥匙片6锁定在收回或折叠位置。
[0035]根据本实用新型,当钥匙片6弹出或收回时,按钮120上的定位肋121与转子110中的定位槽111的对应表面相互贴合,这种面接触式的配合增大了定位肋和定位槽的受力面积,由此显著减小了作用在按钮以及转子上的应力,并且有效地延长了弹出及收回机构的使用寿命。
[0036]比较试骀:
[0037] 申请人:对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和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折叠式汽车钥匙进行了耐用性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在对钥匙片进行数百次、例如500次的弹出及收回操作以后,该汽车钥匙中的弹出及收回机构仍然可以正常地保持钥匙片的位置;而对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在对钥匙片进行同样次数的弹出及收回操作以后,钥匙片已经不能正常地保持其位置,这意味着该汽车钥匙的弹出及收回机构已经失效。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弹出及收回机构的使用寿命更长。
【权利要求】
1.折叠式汽车钥匙,包括壳体和安装在该壳体上的钥匙片,该钥匙片能通过弹出及收回机构从该壳体中弹出以及收回到该壳体中,该弹出及收回机构包括插置在该壳体中的柱状按钮以及与该钥匙片连接在一起以便与该钥匙片一起运动的转子,该按钮伸入该转子的开口中,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定位肋,该转子的开口中具有与所述定位肋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肋和所述定位槽的形状构造成以面接触的方式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肋和所述定位槽均具有扇形的整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该转子中设置有彼此隔开180°的两个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肋的径向外端部分相对于该定位肋的其余部分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该按钮包括与该定位肋沿该按钮的横截面的直径相对的辅助肋,该转子具有接纳该辅助肋的辅助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该转子的开口具有允许所述定位肋总是保持在该开口中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该钥匙片和该转子通过弹簧销相连,该弹簧销贯穿所述钥匙片上的孔和所述转子上的对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汽车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两个分离的半壳组装而成。
【文档编号】E05B19/00GK204212543SQ20142068358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利伟 申请人: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