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42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背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背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幼儿腰凳,腰凳本体通过腰带固定在腰上,作用在腰凳上婴幼儿的全部向前倾泻力依靠腰带作用在腰上,故称作“腰凳”。腰凳方便了佩戴者带婴幼儿外出,同时增加了婴幼儿与成人的接触机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长时间佩戴者普遍反映腰椎受损和腹部的不适,原因是腰部和腹部所受负荷太大,尤其是婴幼儿较重的情况下。

目前有人通过增加腰带和腰凳的宽度以及柔软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普遍反映效果不好。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在使用状态下腰凳承受婴幼儿重力形成的向外旋转力矩,旋转中心即腰凳本体内侧下边缘,使得腰凳本体内侧与腹部大部分脱离,只有下边缘受力,造成腹部局部负荷严重;而平衡以上向外旋转力矩的是腰带拉力形成的向内旋转力矩,这对力矩的平衡使得腰带后部只有上边沿受力,造成腰部局部负荷严重。

为了彻底解决腹部和腰部局部受力导致人体局部负荷严重的问题,目前,腰凳已经和前置背带结合起来,将前置背带活连接在腰凳本体前部(可拆卸),然后通过婴幼儿身体前部再固定在佩戴者肩部。但是,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不方便将婴幼儿拿下或担心限制了婴幼儿活动,尤其在夏天前置背带覆盖又会导致婴幼儿过热,进而放弃使用前置背带。

通过对以上的深入分析,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期望同时解决以上问题,又使得产品有较大的实际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多方面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提出在满足方便舒适的基础上,将腰凳本体受力转移到背部和肩部,故称之为“背凳”。

本发明专利包括背凳本体和背带,背带下部两端斜向下通过佩戴者胯上(腋下)与背凳本体连接,背带上部通过佩戴者肩部向下与背凳本体或者背带连接。

背凳本体使用腰带固定于腰上,防止背凳意外脱离人体,正常使用时腰部可不受力。

通过以上方案设计,本发明专利至少具备以下优点:首先,如果背带上部通过肩部向下部分与背凳本体后部或者背带连接,背凳佩戴好后背凳本体部分和腰凳(无前置背带)一样,小孩可以自由活动,方便取下。其次,如果背带上部通过肩部向下部分与背凳本体前部连接,可将其设置为和目前前置背带一样保护小孩和为小孩保暖防风(一般冬季使用)。再次,无论采取以上何种模式,使用者腰部不再受力,背部和肩部(后置时为胸部和肩部)承担了背凳本体所受向下之力,同时背凳本体内侧对腹部均匀施压(前置时),不再局部强压。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的特点,并可以依照说明书内容予以实施,以下将本发明专利较优的施例并配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背凳的抽象受力简图。图2是本发明专利背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附图和施例,对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专利,但不限制本发明专利的范围。

新型背凳的抽象受力简图如图1,4是背凳本体,1是腹部(前置时)作用于背凳向外的力,2是斜拉背带作用于背凳本体的力,3是婴幼儿自重作用于背凳本体的力,三力交与一点(交点在三力作用点中间,受力稳定)实现平衡。当然,实际背凳使用中受力数量和复杂度比图1抽象模型要大,图1是抽象概化本发明专利的受力模型,以利于理解本发明专利的精髓。

本发明专利背凳的结构示意如图2,1和2即背带,背带下部斜向通过胯部以上(腋下)连接在背凳本体5的前下部位,背带上部通过肩部向下最终连接在背凳的靠身体一侧(如6所示)。背带上部通过肩部向下首先连接在一个背袋(如7)上,此背袋可置于佩戴者身体一侧让婴幼儿依靠或者包上婴幼儿之后连接在背凳的前部4位置。3是腰带,背凳正常使用时可不受力,其为作为构造设计防止背凳意外滑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专利,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新型应视为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背凳,包括背凳本体和背带,背带下部两端斜向下通过佩戴者胯上(腋下)与背凳本体连接,背带上部通过佩戴者肩部向下与背凳本体或者背带连接。背凳本体使用腰带固定于腰上,防止背凳意外脱离人体。本发明专利采用以上结构,将背凳所受婴幼儿的重力转移到依靠背和肩承受压力的斜拉背带上,从而释放腰部所受下泄切力,使得佩戴者在不损伤腰椎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和长时间地将婴幼儿放置在背凳本体上,同时又可以方便地将婴幼儿拿下来。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玲
技术研发日:2016.07.25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