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66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



背景技术:

在模具维修中,有研磨作业就会产生铁粉颗粒物飞扬在空气中和维修作业地板上的问题,空气中飞扬的粉尘颗粒被作业人员吸入体内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地板上的铁粉颗粒物在打扫卫生环境时不易清理干净,还会飞扬起来,使得人员在作业中吸入体内会对身体的危害提高。目前日常使用的清理铁粉方式都是使用扫把来清理,扫把一扫铁粉颗粒物就会飞扬起来,又会造成环境中到处是铁粉颗粒物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利用气源控制可左右移动的吸尘器及带水的拖把,可一边吸尘一边拖地板,使地面粉尘颗粒物不会到处飞扬,拖把上的水留在地板上,在作业时可以起到散热降温、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粉尘吸入人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包括一个基架、一个吸尘机构、一个拖地机构、一个水箱机构以及一个控制机构,所述吸尘机构设于所述基架的前部,所述拖地机构设于所述基架的中部,所述水箱机构设于所述基架的后底部,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吸尘机构、所述拖地机构及所述水箱机构连接,用于使所述吸尘机构进行X方向的移动、所述拖地机构进行Z方向的移动及所述水箱机构进行Y方向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机构包括一个吸尘器、一个吸管、一个粉尘收集桶、一个滑轨、一个第一检知器、一个第二检知器、一个连接杆以及一个X向气缸,所述吸尘器通过所述吸管与所述粉尘收集桶连接;所述滑轨设于所述 基架的前部,所述第一检知器与所述第二检知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滑轨的两端部,所述X向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的右端部,所述X向气缸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吸尘器安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接杆跨设在所述滑轨的上端,并与所述吸尘器固定连接;所述X向气缸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检知器及所述第二检知器连接;所述第一检知器与所述第二检知器均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一个吸管固定环,所述吸管穿过所述吸管固定环,且所述吸管固定环固定于所述基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拖地机构包括一个拖把以及一个Z向气缸,所述Z向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拖把的顶部,所述Z向气缸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的顶部,所述Z向气缸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机构包括一个水箱、一个水箱托架、两个直线排轮以及一个Y向气缸,所述直线排轮安装于所述基架的底部两侧,所述水箱托架安装于所述直线排轮的后部上,所述水箱设于所述水箱托架上,所述Y向气缸设于所述水箱的后部,所述Y向气缸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个第一气动控制阀、一个第二气动控制阀、一个第三气动控制阀、三个气源、一个上升开关、一个下降开关、一个前进开关、一个后退开关以及一个吸尘器开关,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及所述吸尘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所述上升开关、所述下降开关及所述拖地机构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所述前进开关、所述后退开关及所述水箱机构连接,所述吸尘器开关与所述吸尘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及第三气动控制阀均为二位五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基架的底部设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拖把前面设置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吸尘器,在拖把后面设置一个水箱,左右移动的吸尘器通过气源来起到在拖地前吸尘的作用,水箱是在拖把拖完地后拖把上升后水箱移动到拖把下面,通过上升开 关和下降开关使拖把在水箱中上升下降来回起到清洗拖把的作用;在夏季还可以起到散热降温,从而降低人员疲劳度,还能起到减少粉尘吸入人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的正面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机构第一气动控制阀的气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拖地机构第二气动控制阀的气路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箱机构第三气动控制阀的气路结构图。

图中:1-基架、2-吸尘机构、21-吸尘器、22-吸管、23-粉尘收集桶、24-滑轨、25-第一检知器、26-第二检知器、27-连接杆、28-X向气缸、29-吸管固定环、3-拖地机构、31-拖把、32-Z向气缸、4-水箱机构、41-水箱、42-水箱托架、43-直线排轮、44-Y向气缸、5-控制机构、51-第一气动控制阀、52-第二气动控制阀、53-第三气动控制阀、54-气源、55-上升开关、56-下降开关、57-前进开关、58-后退开关、59-吸尘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包括一个基架1、一个吸尘机构2、一个拖地机构3、一个水箱机构4以及一个控制机构5,所述吸尘机构2设于所述基架1的前部,所述拖地机构3设于所述基架1的中部,所述水箱机构4设于所述基架1的后底部,所述控制机构5分别与所述吸尘机构2、所述拖地机构3及所述水箱机构4连接,用于使所述吸尘机构2进行X方向的移动、所述拖地机构3进行Z方向的移动及所述水箱机构4进行Y方向的移动。

具体地,所述吸尘机构2包括一个吸尘器21、一个吸管22、一个粉尘收集桶23、一个滑轨24、一个第一检知器25、一个第二检知器26、一个连接杆27以及一个X向气缸28;所述吸尘器21通过所述吸管22与所述粉尘 收集桶23连接,这个结构是传统的用于吸尘的吸尘器结构;所述滑轨24设于所述基架1的前部,所述第一检知器25与所述第二检知器2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滑轨24的两端部,所述X向气缸2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1右端部,所述X向气缸2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27与固定于所述基架1左端部的所述控制机构5连接,所述吸尘器21安置于所述滑轨24上,所述连接杆27跨设在所述滑轨24的上端,并与所述吸尘器21固定连接;所述X向气缸28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检知器25及所述第二检知器26连接,所述第一检知器25与所述第二检知器26均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5,通过所述控制机构5可以控制所述吸尘器21进行左右移动来吸入底板上的粉尘。

具体地,所述吸尘机构2还包括一个吸管固定环29,所述吸管22穿过所述吸管固定环29,且所述吸管固定环29固定于所述基架1顶部,用于固定所述吸管22,防止所述吸管22对该自动吸尘拖地系统造成干扰。

具体地,所述拖地机构3包括一个拖把31以及一个Z向气缸32,所述Z向气缸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拖把21的顶部,所述Z向气缸3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1的顶部,所述Z向气缸32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5,通过所述控制机构5可以控制所述拖把31进行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水箱机构4包括一个水箱41、一个水箱托架42、两个直线排轮43以及一个Y向气缸44,所述直线排轮43安装于所述基架1的底部两侧,所述水箱托架42安装于所述直线排轮43的后部上,所述水箱41设于所述水箱托架42上,所述Y向气缸44设于所述水箱41的后部,所述Y向气缸44通过气管连接至所述控制机构5,通过所述控制机构5可以控制所述水箱41进行前后移动。

具体地,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一个第一气动控制阀51、一个第二气动控制阀52、一个第三气动控制阀53、三个气源54、一个上升开关55、一个下降开关56、一个前进开关57、一个后退开关58以及一个吸尘器开关59,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54及所述吸尘机构2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54、所述上升开关55、 所述下降开关56及所述拖地机构3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气源54、所述前进开关57、所述后退开关58及所述水箱机构4连接,所述吸尘器开关59与所述吸尘机构2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及第三气动控制阀53均为二位五通阀。

具体地,所述基架1的底部设有滑轮11,用于手推,方便吸尘与拖地操作。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吸尘拖地系统,包括一个基架1、一个吸尘机构2、一个拖地机构3、一个水箱机构4以及一个控制机构5,所述吸尘机构2设于所述基架1的前部,所述拖地机构3设于所述基架1的中部,所述水箱机构4设于所述基架1的后底部,所述控制机构5分别与所述吸尘机构2、所述拖地机构3及所述水箱机构4连接,用于使所述吸尘机构2进行X方向的移动、所述拖地机构3进行Z方向的移动及所述水箱机构4进行Y方向的移动,所述基架1的底部设有滑轮11;

具体地,所述吸尘机构2包括一个吸尘器21、一个吸管22、一个粉尘收集桶23、一个滑轨24、一个第一检知器25、一个第二检知器26、两个连接杆27、一个X向气缸28以及一个吸管固定环29,所述拖地机构3包括一个拖把31以及一个Z向气缸32,所述水箱机构4包括一个水箱41、一个水箱托架42、一个直线排轮43以及一个Y向气缸44,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一个第一气动控制阀51、一个第二气动控制阀52、一个第三气动控制阀53、三个气源54、一个上升开关55、一个下降开关56、一个前进开关57、一个后退开关58以及一个吸尘器开关59;

所述吸尘器21通过所述吸管22与所述粉尘收集桶23连接,所述吸管22穿过所述吸管固定环29,且所述吸管固定环29固定于所述基架1顶部,所述滑轨24设于所述基架1的前部,所述第一检知器25与所述第二检知器 2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滑轨24的两端部,所述X向气缸28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1右端部,所述X向气缸28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27与固定于所述基架1左端部的所述吸尘器开关59连接,所述吸尘器21安置于所述滑轨24上,所述连接杆27跨设在所述滑轨24的上端,并与所述吸尘器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的第一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源54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检知器25的两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的第四接口与第一气动控制阀51的第五接口通过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二检知器26的两端口连接;所述Z向气缸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拖把21的顶部,所述Z向气缸32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架1的顶部,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的第一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源54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的第二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上升开关55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下降开关56连接,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的第五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拖地机构3的两端口连接;所述水箱41设于所述水箱托架42上,所述水箱托架42安装于所述直线排轮43上,所述Y向气缸44设于所述水箱41的后部,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的第一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气源54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的第二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前进开关57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的第三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后退开关58连接,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三气动控制阀53的第五接口通过气管与所述Y向气缸44的两端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气动控制阀51、所述第二气动控制阀52及第三气动控制阀53均为二位五通阀。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如下:

启动所述气源54,所述吸尘器21会沿着所述滑轨24左右移动将粉尘吸入到所述粉尘收集桶23内,当移动至左端部时,所述吸尘器21接触到所述连接杆27,触发所述第一检知器25作动,让所述吸尘器21改变方向, 开始向右移动,移动至右端部时,所述吸尘器21接触到所述连接杆27,触发所述第二检知器26作动,让所述吸尘器21改变方向,开始向左移动,进而发生连续往返的左右移动;按下所述上升开关55后,所述拖把31会向上移动,然后按下所述前进开关57,所述水箱41会沿着所述直线排轮43向前移动,当移动至恰好位于所述拖把31的正下方时,按下所述下降开关56,所述拖把31会向下移动,通过所述上升开关55和所述下降开关56使所述拖把31在所述水箱41中上升下降来回起到清洗所述拖把3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在拖把31前面设置一个可左右移动的吸尘器21,在拖把31后面设置一个水箱41,左右移动的吸尘器21通过气源54来起到在拖地31前吸尘的作用,水箱41是在拖把31拖完地后拖把31上升后水箱41移动到拖把31下面,通过上升开关55和下降开关56使拖把31在水箱41中上升下降来回起到清洗拖把31的作用;在夏季还可以起到散热降温,从而降低人员疲劳度,还能起到减少粉尘吸入人体的作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