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咖啡碾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31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咖啡碾磨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咖啡制作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功能咖啡碾磨机。



背景技术:

煮泡咖啡前需要先将咖啡豆碾磨成咖啡粉。授权公告号为CN102343293B的中国发明专利《碾磨机》(申请号:CN201110186290.X)披露了一种能将咖啡豆碾磨成咖啡粉的结构,其包括:壳体;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壳体中的碾磨盘支架,在所述碾磨盘支架上固定第一环形碾磨盘;不能够转动地保持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二环形碾磨盘;位于上部的用于装填碾磨材料的壳体开口;侧向地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用于已被碾磨的粉的输出口;以及用于使碾磨盘支架转动的电驱动装置;在所述碾磨盘支架和壳体部件之间设置斜轴承,更确切地说该斜轴承垂直或轴向地设置在所述环形碾磨盘的下方。采用上述结构的碾磨机,可避免碾磨盘的弯曲负荷并且实现了碾磨材料保持相同的碾磨度,从而避免由于在隙部中剩余的碾磨材料过多引起阻塞、过热或过碾磨。

然而,上述碾磨机的研磨机构与咖啡粉出料处分开布置,碾磨机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对于目前的咖啡碾磨机,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作为营地灯使用的多功能咖啡碾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咖啡碾磨机,包括碾磨组件、能为碾磨组件运行提供动力的驱动部分及具有储料腔体的碾磨壳体,所述碾磨组件设于碾磨壳体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部分、线路板及LED灯,所述碾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线路板设于碾磨组件上方并与电源部分连接,所述LED灯靠近储料腔体布置且该LED灯发出的光能从透明或半透明的碾磨壳体中透射出来。

优选地,所述碾磨壳体包括所述的透光壳及连接于该透光壳下方的装配壳。

所述碾磨组件包括内磨轮、外磨轮及动力杆,所述透光壳的内腔形成为所述的储料腔体,所述内磨轮设于装配壳中并与储料腔体相连通,所述外磨轮设于内磨轮中并与内 磨轮相互配合构成碾磨腔,所述动力杆竖直设于碾磨壳体中并下端与外磨轮连接、上端与驱动部分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碾磨壳体的顶部脱卸式连接有一安装壳体,所述的驱动部分为设于该安装壳体中的电机,该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部分连接,该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杆上端连接。采用上述电机带动动力杆转动,进而对咖啡豆进行碾磨,省时、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部分为设于安装壳体内的可充电式蓄电池,所述的线路板设于安装壳体中并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安装壳体上开有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口。选用这样的电源,使用更为方便;当然,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喜好,选用干电池、外接电源等。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能分别控制LED灯及电机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且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的线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与线路板连接的铝基板,所述的LED灯为多个并间隔布置于该铝基板的下表面上。

在上述各优选方案中,所述内磨轮的上部形成为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内磨轮粗磨区,所述内磨轮的下部形成为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增大的内磨轮细磨区,所述外磨轮成形为自上而下外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台状,该外磨轮上部的外表面形成为与内磨轮粗磨区相对应的外磨轮粗磨区,外磨轮下部的外表面形成为与内磨轮细磨区相对应的外磨轮细磨区,且所述内磨轮细磨区与外磨轮细磨区之间形成有供咖啡粉落下的间隙。采用这样的方式直接将碾磨好的咖啡粉输出,不仅不会影响咖啡粉的碾磨细度,而且较为方便,为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为了便于收集咖啡粉,所述碾磨壳体的底部脱卸式连接有一用于承接咖啡粉的接料杯。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储料腔体中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安装柱,该安装柱通过设于其外表面的筋板固定在储料腔体内,所述动力杆穿过安装柱设于碾磨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动力杆外周设置有一能使外磨轮始终保持与内磨轮紧密配合的弹簧,该弹簧上端与安装柱的下端相抵,该弹簧下端与外磨轮的顶部相抵。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咖啡粉碾磨细度得到保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多功能咖啡碾磨机,该碾磨机除了碾磨咖啡豆的功能之外,还设置了LED灯,由于碾磨壳体的上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光壳,当在野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碾磨机时,可将LED灯打开作为营地灯使用,当然在碾磨咖啡豆过程中发光的LED灯也可以为户外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光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磨轮、外磨轮、动力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咖啡碾磨机包括碾磨壳体1、内磨轮2、外磨轮3、动力杆4、驱动部分5、电源部分6、线路板7、LED灯8、安装壳体9及接料杯10,其中,内磨轮2、外磨轮3、动力杆4共同构成碾磨组件,驱动部分5为该碾磨组件的运行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碾磨壳体1包括通过螺钉组装在一起的透光壳11及连接于该透光壳11下方的装配壳12,透光壳11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透光壳11的内腔形成为用于投放咖啡豆的储料腔体110,该储料腔体110的下端具有下料口113,该下料口与装配壳12相连通。内磨轮2设于装配壳12中,内磨轮2为上下贯通的圆柱体结构,且内磨轮2上部的内表面形成为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减小的内磨轮粗磨区21,内磨轮2下部的内表面形成为自上而下内径逐渐增大的内磨轮细磨区22。外磨轮3设于内磨轮2中并与内磨轮2相互配合构成碾磨腔20。外磨轮3成形为自上而下外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台状,该外磨轮3上部的外表面形成为与内磨轮粗磨区21相对应的外磨轮粗磨区31,外磨轮3下部的外表面形成为与内磨轮细磨区22相对应的外磨轮细磨区32,且内磨轮细磨区22与外磨轮细磨区32之间形成有供咖啡粉落下的间隙30。接料杯10螺纹连接在装配壳12的下方,用于承接碾磨好的咖啡粉。

具体的,动力杆4竖直设于碾磨壳体1中并下端与外磨轮3连接、上端与驱动部分5连接。储料腔体110中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安装柱111,该安装柱111通过设于其外表面的筋板112固定在储料腔体110内,动力杆4穿过安装柱111设于碾磨壳体1中。动力杆4外周设置有一能使外磨轮3始终保持与内磨轮2紧密配合的弹簧41,该弹簧41上端与安装柱111的下端相抵,该弹簧41下端与外磨轮3的顶部相抵,以使咖啡粉碾磨细度得到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线路板7设于透光壳11的上方并与电源部分6连接,LED灯8靠近透光壳11的内腔布置并与线路板7连接,LED灯8发出的光可从透光壳11中透射出 来。具体的,透光壳1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壳体9,驱动部分5为设于该安装壳体9中的电机,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手动等其它驱动部分。电机的输入端与电源部分6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动力杆4上端连接。本实施例的电源部分为设于安装壳体9内的可充电式蓄电池,该蓄电池位于电机上方。线路板7设于安装壳体9中并与蓄电池连接,安装壳体9上开有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口91。当然,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喜好,选用干电池、外接电源等。安装壳体9的底部设置有一与线路板7连接的铝基板93,LED灯8为多个并间隔布置于该铝基板93的下表面上。安装壳体9上设置有能分别控制LED灯8及电机的第一开关94、第二开关95,且该第一开关94、第二开关95分别与线路板7连接。

使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咖啡碾磨机时,将安装壳体9(包括设置在安装壳体中的电机及蓄电池)从透明壳11上拧下来,向储料腔体110中投加咖啡豆,然后再将安装壳体9旋紧在透明壳11上,启动安装壳体9顶部的第二开关95,即可对咖啡豆进行碾磨,碾磨好的咖啡粉自动落至接料杯10中;按下第一开关94,可使LED灯发光,使整个透光壳11部分起到照明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