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窗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157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开窗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开窗扇,包括上型材、下型材和隔热条,所述下型材的左端设置有矩形口框,所述矩形口框的上部设有卡口,所述矩形口框的右下角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角,所述转角的右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槽,所述上型材和下型材通过卡口用隔热条进行卡接组装。该内开窗扇,能通过设计的下型材降低型材米重,减少成本;且下型材设计的卡口可以配装厚度20mm的隔热条,进行隔热;下型材的设计易于操作安装,适合规模化生产。
【专利说明】
一种内开窗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开窗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各项技术趋于节能化。门窗技术经常会用到隔热条进行保温隔热,往往在安装隔热条用的门窗型材上设计复杂,平均米重耗材量大,浪费了大量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窗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开窗扇,包括上型材、下型材和隔热条,所述下型材的左端设置有矩形口框,所述矩形口框的上部设有卡口,所述矩形口框的右下角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角,所述转角的右端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槽,所述上型材和下型材通过卡口用隔热条进行卡接组装。
[0005]优选的,所述转角的内侧角度的大小范围为110?115°。
[0006]优选的,所述卡口设置有两个,且右侧的卡口延伸出矩形口框的右侧。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内开窗扇,能通过设计的下型材降低型材米重,减少成本;且下型材设计的卡口可以配装厚度20mm的隔热条,进行隔热;下型材的设计易于操作安装,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上型材、2隔热条、3下型材、4连接槽、5延伸板、6卡口、7矩形口框、8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内开窗扇,包括上型材1、下型材3和隔热条2,所述下型材3的左端设置有矩形口框7,所述矩形口框7的上部设有卡口 6,所述矩形口框7的右下角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角8,所述转角8的右端连接有延伸板5,所述延伸板5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槽4,所述上型材I和下型材3通过卡口 6用隔热条2进行卡接组装,所述转角8的内侧角度的大小范围为110?115°,所述卡口 6设置有两个,且右侧的卡口 6延伸出矩形口框7的右侧。
[0013]该内开窗扇,能通过设计的下型材3降低型材米重,减少成本;且下型材3设计的卡口6可以配装厚度20mm的隔热条2,进行隔热;下型材3的设计易于操作安装,适合规模化生产。
[00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内开窗扇,包括上型材(I)、下型材(3)和隔热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材(3 )的左端设置有矩形口框(7 ),所述矩形口框(7 )的上部设有卡口( 6),所述矩形口框(7 )的右下角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角(8 ),所述转角(8 )的右端连接有延伸板(5 ),所述延伸板(5 )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槽(4),所述上型材(I)和下型材(3)通过卡口(6)用隔热条(2)进行卡接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8)的内侧角度的大小范围为110?115°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6)设置有两个,且右侧的卡口( 6)延伸出矩形口框(7)的右侧。
【文档编号】E06B3/263GK205713729SQ20162068272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日
【发明人】张文忠, 褚小朋
【申请人】滁州市金鹏新型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