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喷水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223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防喷水水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喷水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吸管式便携水杯,通过吸管引用既方便又不易泼洒,但是大多数吸管式水杯在盛装热水后,杯内气压随着不断蒸发的水蒸气而逐渐升高,容易使杯内热水从浸没在水中的吸管底端上涌至吸管顶端喷出,尽管水杯的杯口上开设有回气孔,但当杯内热水温度过高、气压过大,而回气孔被杯盖封闭或者自回气孔排泄的压力不足以平衡水杯内外气压时,热水就会从吸管喷射而出,造成不便甚至烫伤。

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5251127公开了一种防喷水水杯吸管头,包括吸管和设置在吸管口部的止逆阀,吸管的口部在受外力挤压时能够变形并在外力消失时自动恢复,止逆阀由相对设置的两片向下倾斜的D形密封片组成,两片D形密封片的弧形边固定在吸管的内壁,两片D形密封片的直边相互接触并彼此压紧,在饮水时,轻轻挤压吸管口部使吸管口部变形,D形密封片相互分开,止逆阀打开即可吸食,松开吸管口部后,止逆阀恢复至密闭状态。然而,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阀门所采用的硅胶的硬度和厚度、以及阀门的切口大小等因素影响,导致阀门质量差强人意,往往将自吸管底端涌上来的大热水柱挤压成小热水柱,致使射出的热水柱比没有阀门的更高、更远,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吸管式水杯盛装热水后的喷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吸管式水杯盛装热水容易出现喷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防喷水水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喷水水杯,包括:杯身,具有杯口和连通杯口的内腔;杯盖,密封连接于所述杯口处,所述杯盖上成型有吸管安装孔;回气孔,至少一个,所述回气孔为成型于所述杯盖上的、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通孔;吸管,穿设于所述吸管安装孔内,所述吸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杯盖上方,底端延伸至所述内腔底部,所述吸管内封闭有缓冲阀,所述缓冲阀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当所述缓冲阀两侧的压力差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所述吸管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吸管连通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方吸管的横截面积。

所述缓冲阀位于所述吸管的底端管口处;所述至少一个缓冲腔位于所述缓冲阀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缓冲阀设置。

所述缓冲腔为与所述吸管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

所述缓冲阀为十字硅胶阀片。

所述吸管至少部分为弯管。

所述吸管整体为沿水平同一方向弯曲的弧形管。

所述吸管包括上下密封连通的上吸管和下吸管;所述上吸管的底端设于所述吸管安装孔内,所述下吸管为沿水平同一方向弯曲的弧形管。

所述杯盖密封连接于所述杯口上方,并且所述杯盖成型有开口朝向所述杯口的空腔,所述杯盖的部分表面朝向所述空腔凹陷形成垂直于所述杯口的上吸管容纳槽,所述上吸管容纳槽的槽底上成型有所述吸管安装孔。

所述上吸管容纳槽的槽底上成型有至少一个所述回气孔。

还包括可相对所述杯盖开合设置的外盖,所述外盖通过其开合动作能够控制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的通断。

所述上吸管的上端超出所述杯盖设置,且所述上吸管为可回弹软管,所述上吸管超出所述杯盖的部分能够在受所述外盖抵压时,向所述上吸管容纳槽内折弯以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在所述外盖的抵压力消除时,靠回弹力恢复形变以打开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

所述上吸管容纳槽内、相对所述上吸管受所述外盖抵压的另一侧设置有抵挡结构,所述抵挡结构在所述上吸管受到所述外盖抵压折弯时作为所述上吸管折弯的支点,所述抵挡结构在所述上吸管折弯过程中向所述吸管施加与抵压方向相反的挤压力,以使所述上吸管发生变形。

所述外盖罩设于所述杯盖外侧,所述外盖的开合动作为相对所述杯盖往复摆动。

所述回气孔内封闭有回气阀,所述回气阀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当所述回气阀的两侧压力差达到第二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所述回气阀为十字硅胶阀片。

所述外盖在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时,与所述上吸管容纳槽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外盖朝向回气孔的表面上设有回气孔封闭结构,所述回气孔封闭结构在所述外盖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时,封闭所述回气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吸管内设有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当阀两侧的压力差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两种状态的缓冲阀,水杯内盛装热水时,由于杯内水蒸气蒸发导致杯内压力升高,此时回气孔对杯内高压的泄压作用若适合,则杯内热水不会自吸管上涌;若泄压不足,则杯内热水会受高压作用沿吸管内上行,当缓冲阀两侧压力差小于第一设定值时,缓冲阀对吸管内的上行液体形成一定的阻挡力,使上行势能不足的热水柱被缓冲阀阻挡而不能喷出;另外,吸管沿其轴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腔,缓冲腔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方吸管的横截面积,管径增大,上行液体流速降低,即便单独的缓冲阀的阻力不足以阻挡上行液体,液体通过缓冲阀也会造成势能降低,通过缓冲阀与缓冲腔的结合,对吸管内的上行液体进行势能损耗和减速,使热水柱不能喷出吸管管口或者仅能自吸管管口缓慢涌出,显著增强了水杯盛装热水时的吸管防喷性能,避免了用户打开杯盖时,吸管内喷出热水柱造成的使用不便甚至烫伤。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缓冲阀位于吸管的底端管口处,至少一个缓冲腔位于缓冲阀上方并靠近缓冲阀设置,上行液体先受到缓冲阀的阻挡,未能完全阻挡的水柱受缓冲阀影响上行势能降低,并进入缓冲腔,流速降低,此时上行液体很难再喷出吸管。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缓冲腔为与吸管同轴设置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除了管径增大降低了上行液体流速外,圆柱形腔体的垂直于吸管的上腔壁的内表面对上行液体施加向下的阻力,进一步阻挡热水柱继续上行。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缓冲阀为十字硅胶阀片,该十字硅胶阀片在阀片两侧压力差小于第一设定值时,能够完全阻挡热水柱冲出阀片,在阀片两侧压力差超过第一设定值时,能够将大热水柱挤压成小水柱,减少冲出阀片的上行液体流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吸管至少部分为弯管,一方面,弯管增加了上行液体的爬升距离,增加了上行液体爬升同等高度所消耗的摩擦力做功,另一方面,弯管的管壁能够对吸管内的上行液体施加向下的阻力,降低上行液体的动力势能,进一步降低吸管内热水柱的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回气孔内封闭有回气阀,所述回气阀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当所述回气阀的两侧压力差达到第二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设定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回气孔的设置不仅在用户饮用时提供回气,并且在杯内压力到达第二设定值时,回气阀打开处于连通状态,连通杯内与大气,排泄杯内高压;若杯内压力持续升高,回气阀不足以排泄致使杯内气压升高至第一设定值,此时缓冲阀处于连通状态,热水柱自缓冲阀喷出。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上吸管容纳槽的槽底上成型有所述回气孔,所述外盖在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时,与所述上吸管容纳槽之间留有间隙,即外盖封闭上吸管内部流道时不封闭回气孔,使得水杯在外盖封闭的状态下,仍能够对杯内高压进行泄压,更好地防止了用户打开外盖时吸管喷水的问题发生。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外盖朝向回气孔的表面上设有回气孔封闭结构,所述回气孔封闭结构在所述外盖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时,封闭所述回气孔,吸管和回气孔的同时封闭增强了水杯的防漏性能,即使在高度震荡、晃动时也不会漏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防喷水水杯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吸管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身;2-杯盖;3-外盖;4-吸管;41-上吸管;42-下吸管;5-缓冲阀;6-缓冲腔;7-回气孔;8-回气阀;9-上吸管容纳槽;10-抵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防喷水水杯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吸管的立体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包括杯身1和杯盖2,杯身1具有杯口和连通杯口的内腔,杯盖2密封连接于所述杯口处,所述杯盖2上成型有吸管4安装孔和至少一个回气孔7,所述回气孔7为连通所述内腔与外界的通孔,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吸管4安装孔内的吸管4,所述吸管4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杯盖2上方,底端延伸至所述内腔底部,所述吸管4内封闭有缓冲阀5,所述缓冲阀5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当所述缓冲阀5两侧的压力差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所述吸管4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吸管4连通的缓冲腔6,所述缓冲腔6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方吸管4的横截面积。

吸管4内设有包括自然闭合状态以及在阀两侧的压力差达到第一设定值时的连通状态两种状态的缓冲阀5,水杯内盛装热水时,由于杯内水蒸气蒸发导致杯内压力升高,此时回气孔7对杯内高压的泄压作用若适合,则杯内热水不会自吸管4上涌;若泄压不足,则杯内热水会受高压作用沿吸管4内上行,当缓冲阀5两侧压力差小于第一设定值时,缓冲阀5对吸管4内的上行液体形成一定的阻挡力,使上行势能不足的热水柱被缓冲阀5阻挡而不能喷出;另外,吸管4沿其轴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腔6,缓冲腔6的横截面积大于其下方吸管4的横截面积,管径增大,上行液体流速降低,即便单独的缓冲阀5的阻力不足以阻挡上行液体,液体通过缓冲阀5会造成势能降低,通过缓冲阀5与缓冲腔6的结合,对吸管4内的上行液体进行势能损耗和减速,使热水柱不能喷出吸管4管口或者仅能自吸管4管口缓慢涌出,显著增强了水杯盛装热水时的吸管4防喷性能,避免了用户打开杯盖2时,吸管4内喷出热水柱造成的使用不便甚至烫伤。

具体地,水杯的杯盖2上成型有吸管4安装孔,所述吸管4安装孔的孔壁朝向所述内腔延伸形成圆筒形壁面,吸管4包括上吸管41和下吸管42,上吸管41的底端边缘向外周向延伸并向上翻折形成环形槽,所述上吸管41自吸管4安装孔下方插入吸管4安装孔内,使所述吸管4安装孔的圆筒形壁面伸入所述上吸管41底端的环形槽内卡配,下吸管42的顶端插入所述上吸管41的底端管口内,形成上下密封连通的吸管4,所述下吸管42为沿水平同一方向弯曲的弧形管,上吸管41与下吸管42的密封插接,增强了产品的组合感,便于用户拆分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吸管42还可以为S型弯管,螺旋管,直角折弯管或者为部分管为弯管的直管等;上吸管41和下吸管42还可以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气阀8与所述吸管4一体设置,具体地,所述回气孔7为一个,所述回气孔7的孔壁朝向所述内腔延伸形成圆筒形壁面,所述上吸管41底端的环形槽的一侧外壁面朝向回气孔7的圆筒形壁面延伸形成具有轴向空腔的凸台,所述轴向空腔的下端封闭有回气阀8,所述回气孔7的圆筒形壁面自上而下插入所述凸台的轴向空腔内,实现回气阀8封闭于回气孔7下方,回气阀8与吸管4的一体设置,方便水杯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组装,装配方便,同时,也方便用户将其整体拆卸进行清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回气阀8与吸管4一体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回气阀8与所述吸管4还可以分体设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阀5位于所述吸管4的底端管口处,所述缓冲腔6设置为一个,位于所述缓冲阀5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缓冲阀5设置,上行液体先受到缓冲阀5的阻挡,未能完全阻挡的水柱受缓冲阀5影响上行势能降低,并进入缓冲腔6,流速降低,此时上行液体很难再喷出吸管4;本实施例的所述缓冲腔6为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除了管径增大降低了上行液体流速外,圆柱形腔体的垂直于吸管4的上腔壁的内表面对上行液体施加向下的阻力,进一步阻挡热水柱继续上行。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缓冲腔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腔6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球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缓冲腔6也不限于设置在下吸管42上,还可以设于上吸管41上;缓冲阀5也可以设置于上吸管41、下吸管42中部等其他位置;缓冲阀5也可以设置于缓冲腔6上方。

所述缓冲阀5在其两侧压力差达到第一设定值时连通,使得缓冲阀5在阀片两侧压力差小于第一设定值时,能够完全阻挡热水柱冲出阀片,在阀片两侧压力差超过第一设定值时,能够将大热水柱挤压成小水柱,减少冲出阀片的上行液体流量;所述回气阀8在其两侧压力差达到第二设定值时连通,第二设定值小于第一设定值,回气孔7的设置不仅在用户饮用时提供回气,并且在杯内压力到达第二设定值时,回气阀8打开处于连通状态,连通杯内与大气,排泄杯内高压;若杯内压力持续升高,回气阀8不足以排泄致使杯内气压升高至第一设定值,此时缓冲阀5处于连通状态,热水柱自缓冲阀5喷出,这种设置使得杯内高压优先自回气孔7排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缓冲阀5与所述回气阀8均为十字硅胶阀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阀5与回气阀8还可以为一字型硅胶阀片、星型硅胶阀片或者米字型硅胶阀片等。

本实施例中,水杯还包括可相对所述杯盖2开合设置的外盖3,所述外盖3通过其开合动作能够控制所述上吸管41的内部流道的通断,具体地,所述杯盖2为开口朝下的、螺接于所述杯口上方的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的开口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圆柱侧壁,圆柱侧壁内成型有与杯口处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半球形壳体的部分表面下凹形成垂直于所述杯口的上吸管容纳槽9,所述上吸管容纳槽9的槽底上成型有所述吸管4安装孔,所述上吸管41的上端超出所述杯盖2设置,且所述上吸管41为可回弹软管,所述外盖3为罩设于所述杯盖2外侧、内轮廓与所述杯盖2的半球形壳体的外曲面相适应的四分之一球形壳体,所述外盖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半球形壳体的垂直于所述上吸管容纳槽9的直径的两端,以使所述外盖3可相对所述杯盖2往复摆动,以对所述上吸管41形成抵压或消除抵压,所述上吸管41超出所述杯盖2的部分能够在受所述外盖3抵压时,向所述上吸管容纳槽9内折弯以封闭所述上吸管41的内部流道,在所述外盖3的抵压力消除时,靠回弹力恢复形变以打开所述上吸管41的内部流道。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杯盖2不限于为半球形壳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还可以为水平圆盖,所述外盖3为高于所述水平圆盖一定距离设置的,可相对所述水平圆盖往复拨动的水平滑盖。

所述回气孔7成型于所述上吸管容纳槽9的槽底上与吸管4安装孔相对的一端,吸管4安装孔与回气孔7之间设有垂直于上吸管容纳槽9槽底设置的抵挡结构10,所述抵挡结构10不超过杯盖2设置,所述抵挡结构10在所述上吸管41受到所述外盖3抵压折弯时作为所述上吸管41折弯的支点,所述抵挡结构10在所述上吸管41折弯过程中向所述吸管4施加与抵压方向相反的挤压力,以使所述上吸管41发生变形,从而更严密地封闭上吸管41的内部流道,进一步防止水杯在晃动震荡中漏水。

所述外盖3在封闭所述上吸管41的内部流道时,与所述上吸管容纳槽9之间留有间隙,即外盖3封闭上吸管41内部流道时不封闭回气孔7,使得水杯在外盖3封闭的状态下,仍能够对杯内高压进行泄压,更好地防止了用户打开外盖3时吸管4喷水的问题发生。

本实施方式中的吸管4为食用级硅胶软管。

另外,所述杯身1两侧的中部对称成型有适于手抓握的凹面,杯盖2与杯口之间还套设有环形垫圈,环形垫圈的两侧各成型有适于提起或者挂绳的提手,同时,杯盖2螺接与杯口处的内圈上设有环形防漏垫圈,环形防漏垫圈的内侧成型有一处凸起,便于用户将环形防漏垫圈拆下清洗。

实施例二

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替换方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喷水水杯,该水杯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喷水水杯,所述外盖朝向回气孔的表面上设有回气孔封闭结构,所述回气孔封闭结构在所述外盖封闭所述上吸管的内部流道时,封闭所述回气孔,吸管和回气孔的同时封闭增强了水杯的防漏性能,即使在高度震荡、晃动时也不会漏水。

所述封闭结构为设于所述外盖上的硅胶垫,或者硅胶柱。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