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浴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05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淋浴垫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淋浴垫板。



背景技术:

浴室是房间最水润的地方,也是最滑的地方,很多家庭的浴室地面都铺设有瓷砖,瓷砖表面是光滑的,水掉落在瓷砖上后很容易导致人们滑倒,轻则造成外部伤害,重则危及生命安全。传统的浴室防滑垫功能单一,并不能保护人们的人身安全,人们站在传统的浴室防滑垫上积水严重,很容易造成人员摔伤、滑倒,并且传统的浴室防滑垫难以更换和携带,综上,传统的浴室防滑垫单一的功能显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淋浴垫板,其结构简单,起到防滑作用,不积水,能够有效排水,方便更换和携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淋浴垫板,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垫高部和提手;多块所述上层板等间距排列,多块所述下层板等间距排列;

所述下层板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上层板的底部,且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相互垂直;

相邻的所述上层板之间形成第一排水空间,相邻的所述下层板之间形成第二排水空间;

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压纹;

所述垫高部的顶部贴近于所述下层板的底部,并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下层板的底部;

所述垫高部是从其顶部至底部逐渐向内收窄的圆柱体,所述垫高部的底部设有安装沉孔;

所述提手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

还包括有承载腔,其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提手还包括两个基座;

两个所述基座相对设置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

所述提手为圆弧形,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基座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提手的顶部套有软性材质的缓冲件。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为橡胶。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四分之一球体,其底面贴紧于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所述提手铰接于两个所述基座的内侧面。

进一步,将所述下层板固定于所述上层板底部的固定件和将所述垫高部固定于所述下层板底部的固定件均为螺丝。

进一步,多个所述垫高部等间距安装于所述下层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为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垫高部为塑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提手为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淋浴垫板,其结构简单,起到防滑作用,不积水,能够有效排水,方便更换和携带。

等间距排列的所述下层板通过固定件安装于等间距排列的所述上层板的底部,一方面增强所述一种淋浴垫板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当人在淋浴站在所述上层板时,由于所述下层板和所述上层板均为等间距排列,所述下层板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上层板的底部,且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相互垂直,所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受力会更加均匀,从而增加所述一种淋浴垫板的使用寿命。

所述防滑压纹的设置,避免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过于光滑,使人在淋浴时,站得更加稳。

所述垫高部将所述下层板垫高,使得所述下层板不与地面接触,大大增强了所述第一排水空间和第二排水空间的排水效果,防止水残留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

由于所述垫高部是从其顶部至底部逐渐向内收窄的圆柱体,所以其底部的圆面积要远远小于其顶部的圆面积,进一步,所述垫高部的底部设有安装沉孔,一方面会进一步减少所述垫高部的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实际上,所述垫高部的底部是一个圆环形,当人站在所述上层板时,所述垫高部与地面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强会十分大,使所述下层板更加稳定地与地面接触,而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另一方面,所述安装沉孔会把安装所述垫高部的固定件限制在所述安装沉孔的内部,一方面避免所述固定件与地面接触,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垫高部的安装更加稳固。

所述提手的设置,更加方面将所述一种淋浴垫板提起来,便于其更换或维修;

由于所述提手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所述提手对人站在所述上层板的影响,给人在洗浴时更多的站立位置。

所述承载腔为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放置位置,由于所述承载腔是腔体,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会限制在所述承载腔内,能够降低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的翻侧的可能。所述承载腔其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所述承载腔对人站在所述上层板的影响,给人在洗浴时更多的站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提手的侧视安装示意图。

其中:上层板1、第一排水空间11、承载腔13、下层板2、第二排水空间21、垫高部3、安装沉孔31、提手4、基座41、底面411、内侧面4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淋浴垫板,包括上层板1、下层板2、垫高部3和提手4;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上层板1等间距排列,多块所述下层板2等间距排列;

所述下层板2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上层板1的底部,且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相互垂直;

相邻的所述上层板1之间形成第一排水空间11,相邻的所述下层板2之间形成第二排水空间21;

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压纹;

所述垫高部3的顶部贴近于所述下层板2的底部,并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下层板2的底部;

所述垫高部3是从其顶部至底部逐渐向内收窄的圆柱体,所述垫高部3的底部设有安装沉孔31;

所述提手4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

还包括有承载腔13,其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

浴室地面一般铺设瓷砖或水泥磨光处理,在洗浴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水在地面存留,很容易让人滑倒,有一定的危险性。

等间距排列的所述下层板2通过固定件安装于等间距排列的所述上层板1的底部,一方面增强所述一种淋浴垫板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当人在淋浴站在所述上层板1时,由于所述下层板2和所述上层板1均为等间距排列,所述下层板2通过固定件安装于所述上层板1的底部,且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相互垂直,所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受力会更加均匀,从而增加所述一种淋浴垫板的使用寿命。

所述防滑压纹的设置,避免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过于光滑,使人在淋浴时,站得更加稳。

所述垫高部3将所述下层板2垫高,使得所述下层板2不与地面接触,大大增强了所述第一排水空间11和第二排水空间21的排水效果,防止水残留在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

由于所述垫高部3是从其顶部至底部逐渐向内收窄的圆柱体,所以其底部的圆面积要远远小于其顶部的圆面积,进一步,所述垫高部3的底部设有安装沉孔31,一方面会进一步减少所述垫高部3的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实际上,所述垫高部3的底部是一个圆环形,当人站在所述上层板1时,所述垫高部3与地面接触时所产生的压强会十分大,使所述下层板2更加稳定地与地面接触,而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另一方面,所述安装沉孔31会把安装所述垫高部3的固定件限制在所述安装沉孔31的内部,一方面避免所述固定件与地面接触,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垫高部3的安装更加稳固。

所述提手4的设置,更加方面将所述一种淋浴垫板提起来,便于其更换或维修;

由于所述提手4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所述提手4对人站在所述上层板1的影响,给人在洗浴时更多的站立位置。

所述承载腔13为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放置位置,由于所述承载腔13是腔体,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会限制在所述承载腔13内,能够降低洗发水和沐浴露等生活用品的翻侧的可能。所述承载腔13其设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所述承载腔13对人站在所述上层板1的影响,给人在洗浴时更多的站立位置。

进一步,所述提手4还包括两个基座41;

两个所述基座41相对设置于最外端的那块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

所述提手4为圆弧形,所述提手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基座41的内侧。

圆弧形的所述提手4更加人性化设计,更适合人手将其提起;由于所述提手4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基座41的内侧,当人使用所述提手4提起所述一种淋浴垫板时,所述提手4会随着所述一种淋浴垫板的提起而转动,使得所述提手4的受力更加小,在降低提起所述一种淋浴垫板所需要的力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所述提手4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提手4的顶部套有软性材质的缓冲件。

当人在使用所述提手4时手部会更加舒适,降低手部感到疼痛的可能。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为橡胶。

橡胶的缓冲效果好且价格低。

进一步,所述基座41为四分之一球体,其底面411贴紧于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所述提手4铰接于两个所述基座41的内侧面412。

所述基座41为四分之一球体,即使人在淋浴时不慎踢到所述基座41,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疼痛感,降低人在淋浴时受伤的可能。

进一步,将所述下层板2固定于所述上层板1底部的固定件和将所述垫高部3固定于所述下层板2底部的固定件均为螺丝。

螺丝的紧固力强,能够有效地将所述下层板2固定于所述上层板1的底部和将所述垫高部3固定于所述下层板2的底部,同时,通过扭开螺丝,也便于所述下层板2和垫高部3的拆装和维修。

进一步,多个所述垫高部3等间距安装于所述下层板2的底部。

使所述下层板2的受到所述垫高部3的力更加均匀,增加所述下层板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均为塑料制成。

制成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塑料为高分子材料仿木板材,其具有天然木纹质感,并且具有不吸潮和不发霉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垫高部3为塑料制成,能够防止长期与水接触的垫高部3被水腐蚀。

进一步,所述提手4为塑料制成,能够防止长期与水接触的垫高部3被水腐蚀。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