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蚊蚊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991发布日期:2019-02-26 19:0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捕蚊蚊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床上用品领域,是一种能捕捉蚊子的蚊帐。



背景技术:

普通的蚊帐,蚊帐门两边重叠交叉闭合。缺点是:容易留有缝隙,容易被风吹开,蚊子容易进入。普通蚊帐仅有防蚊的功能,没有捕蚊的功能。捕蚊灭蚊常用的方式有蚊香、杀虫剂、灭蚊灯等等,而这些方式会产生空气污染或光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让蚊帐能捕捉蚊子,本发明采用古代城池防卫中瓮城的方法,为蚊帐增加一道门,使蚊子从门进入蚊帐的路线由直线变为了曲线,如图2中所示,蚊子要经过两道门,转两个弯才能进入蚊帐内部,否则只能被留在两道门的夹层中,从而大大降低了蚊子从蚊帐门进入蚊帐的几率,克服了普通蚊帐门容易进蚊子的缺陷,增强了防蚊效果。同时两道门之间形成的夹层能够滞留蚊子,还能起到捕捉蚊子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在蚊帐门之外的其他几个侧面和顶面,再增加一层纱网,外层纱网上做一些开口,蚊帐的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夹层,就组成了一个易进难出的捕捉陷阱。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夹层间隙很小,蚊子在内无法飞行,当蚊子贴着蚊帐飞行时,一旦进入到夹层中,只能艰难爬行,最终被困在网中直至饿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传统单层门的蚊帐,双层门蚊帐不怕风吹,不怕门口留有缝隙,蚊子进入第一道门,也很难通过第二道门,防蚊效果显著增强,双层蚊帐门能把进入门中的蚊子滞留在夹层中,捕蚊效果也特别明显。另外,蚊帐侧面和顶面的捕捉陷阱,也有良好的捕蚊功能。晚上人在蚊帐内休息,蚊子贴着蚊帐飞行,就会落入捕蚊陷阱,或者被滞留在双层门的夹层中,这样就把蚊子捕捉了,蚊子困在其中,直到饿死。相比杀虫剂及蚊香等传统灭蚊方法,本发明的灭蚊方式更安全,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蚊帐门平面示意图

图3为蚊帐捕蚊陷阱设计方案二的外层纱网

图4为蚊帐捕蚊陷阱设计方案三的外层纱网

图中,1.蚊帐内门,2.蚊帐外门,3.蚊子从门进入蚊帐的行进路线,4.蚊帐侧面内层,5.蚊帐捕蚊陷阱外层纱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捕蚊蚊帐,如图1所示,蚊帐门有两层门,由内门和外门缝合在一起,缝合上边左边右边,下边不缝合,如此做成双层门。如图2所示,双层门共有四扇门,四扇门由内向外的左右顺序为:左右左右。其顺序也可为:右左右左。如此,每相邻两扇门相互交错,使蚊子的进门路线变的曲折,从而把蚊子困在门之间的夹层中。图2中,3指示的是蚊子的进门路线。

蚊帐的侧面和顶面,做有捕蚊陷阱。如图1所示,4为蚊帐内层,5为蚊帐外层。蚊帐内层和蚊帐外层缝合在一起,在蚊帐外层上做些开口,如此做成捕蚊陷阱。

捕捉陷阱制作方案一,蚊帐外层和内层的边缘缝合在一起,开口做在蚊帐外层的垂直中线处,开口可以是任意形状,大小适当,沿垂直中线,间隔均匀,纵向排列,如图1中5所示。

捕捉陷阱制作方案二,如图3所示,蚊帐外层和内层的边缘缝合在一起,四边内部,交叉缝制,形成若干独立区域,在每个独立区域的外层纱网上,做出若干适当大小的开口,开口可以是任意形状,开口的数量可以根据每个独立区域的大小而增减。

捕捉陷阱制作方案三,如图4所示,蚊帐外层和内层的边缘缝合在一起,在外层纱网上,做出若干适当大小的开口,开口可以是任意形状,开口可以是任意方式排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床上用品领域,是一种能捕捉蚊子的蚊帐。本发明采用古代城池防卫中瓮城的方法,为蚊帐增加一道门,使蚊子从门进入蚊帐的路线由直线变为了曲线,从而大大降低了蚊子从蚊帐门进入蚊帐的几率,增强了防蚊效果。同时两道门之间形成的夹层能够滞留蚊子,还能起到捕捉蚊子的作用。本发明在蚊帐门之外的其他几个侧面和顶面,再增加一层纱网,外层纱网上做一些开口,蚊帐的外层和内层之间形成夹层,就组成了一个易进难出的捕捉陷阱。由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夹层间隙很小,蚊子在内无法飞行,当蚊子贴着蚊帐飞行时,一旦进入到夹层中,只能艰难爬行,最终被困在网中,从而达到捕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孟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孟宇
技术研发日:2017.08.12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