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用的淘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3193阅读:1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电器,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食堂用的淘米机。



背景技术:

大米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密度较小的灰尘、麸皮等,另一部分是密度较大的石头等杂质。一般的淘米机原理都是将米放到水里翻转,将大米中灰尘混到水里面,然后再将米用滤网捞起,反复几次,就完成了淘米过程。

这种淘米方式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办法处理大米中的麸皮和石头的等杂质,麸皮浮在水面上,滤网滤干的时候,还是会在大米的表层。石头不溶于水,也不会随着水一起排出,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堂用的淘米机,能够去除大米中含有的麸皮和碎石。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食堂用的淘米机,包括圆筒形的滚筒和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滚筒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滚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抽水机构和进水管,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设置有第二抽水机构。使用时,第一发明先关闭,米先倒入所述滚筒内,然后再放入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筒转动,转速到达一定值时,第一阀门打开,位于底部较重的碎石落入到阀门下方,大米则在离心力和滚筒侧壁摩擦力的作用下,维持在中间位置,大米中的麸皮则漂浮在水面上,再分别打开所述第一抽水机构和所述第二抽水机构,将顶部的麸皮和底部的碎石抽出,留下大米和水的混合物。利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大米中含有的麸皮以及碎石除去,淘米更加干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滚筒外侧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口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口的底部设置有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通口的下方设置有储料槽。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第一发明先关闭,米先倒入所述滚筒内,然后再放入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筒转动,转速到达一定值时,第一阀门打开,位于底部较重的碎石落入到阀门下方,大米则在离心力和滚筒侧壁摩擦力的作用下,维持在中间位置,大米中的麸皮则漂浮在水面上,再分别打开所述第一抽水机构和所述第二抽水机构,将顶部的麸皮和底部的碎石抽出,留下大米和水的混合物。利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大米中含有的麸皮以及碎石除去,淘米更加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食堂用的淘米机,包括圆筒形的滚筒1和驱动所述滚筒1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带轮22,所述滚筒1外侧设置有第二带轮14,所述第一带轮22和所述第二带轮14通过皮带23相连。所述滚筒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11,所述滚筒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2所述滚筒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抽水机构3和进水管4,所述滚筒1的底部设置有通口13,所述通口13内设置有第二抽水装置7,所述通口13的底部设置有滤网5。所述通口13的下方设置有储料槽6。

使用时,第一发明先关闭,米先倒入所述滚筒内,然后再放入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滚筒转动,转速到达一定值时,第一阀门打开,位于底部较重的碎石落入到阀门下方,大米则在离心力和滚筒侧壁摩擦力的作用下,维持在中间位置,大米中的麸皮则漂浮在水面上,再分别打开所述第一抽水机构和所述第二抽水机构,将顶部的麸皮和底部的碎石抽出,留下大米和水的混合物。利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大米中含有的麸皮以及碎石除去,淘米更加干净。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食堂用的淘米机,包括圆筒形的滚筒和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滚筒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滚筒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抽水机构和进水管,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内设置有第二抽水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军;郝大海;朱逢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翔鹰中央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9
技术公布日:2017.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