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828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筷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筷子,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餐具。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国已经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中国有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子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筷子是我国传统的进食工具,但要使用筷子还需要长期的练习,一些人群,如未接触和使用筷子的外国人、儿童以及肢体有损伤的人都不能立即适应和灵活地使用筷子进食。

现有技术中的筷子多为简单的两根筷子,一种筷子的变形,是将筷子顶端连接,以防止在使用筷子进食的过程中,会出现筷子掉落的情况。然而,上述技术仍然需要使用者很好地控制多根手指协调工作,并不能解决初学者或肢体不灵活者的使用筷子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筷子,通过筷子上的按键就能够实现筷子夹取部的开合,简单方便。

一种电动筷子,包括:手持部、夹取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供电装置以及按键;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内,且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外表面,且其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顶部插入所述手持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按键按下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按键被放开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好近的方向移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动筷子可通过按键直接控制夹取部的开合,达到夹取食物的目的,无需使用者具备熟练控制各个手指协调工作的能力,简单方便,适合初学者和手指不灵活的人群使用。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设置有防滑纹;在所述手持部设置防滑纹,防止手持部打滑,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持握所述电动筷子,

进一步,所述夹取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夹取部设置有防滑纹,在所述夹取部夹取菜品时,所述防滑纹可防止菜品滑落。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开关,其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外表面,且其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在不使用所述电动筷子时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关闭所述供电装置,节能环保。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设置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放置拇指指腹、食指指腹以及中指指腹的凹陷;在持握所述电动筷子时,将手指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所述拇指指腹、食指指腹、中指指腹以及无名指指腹的凹陷处,不仅可以更好地紧握所述手持部,还可使收部舒适,可更省力地使用所述电动筷子夹取食物。

进一步,位于所述手持部内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分别将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顶部和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取部开合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电动筷子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电动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20、夹取部21、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供电装置以及按键23;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22以及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手持部20内,且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按键23设置于所述手持部20外表面,且其与所述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以及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手持部20包括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顶部插入所述手持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按键按下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按键被放开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好近的方向移动。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电动筷子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夹取部开合原理示意图。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供电。位于所述手持部20内的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所述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的端部分别将所述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的顶部和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按下所述按键23,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端部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的顶部相向移动,所述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的底部相互远离,达到所述夹取部10打开的目的;放开所述按键23,所述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反转,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端部,从而使所述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的顶部反向移动,所述第一筷体11和第二筷体12的底部相互靠近,达到所述夹取部10闭合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20设置有防滑纹;在所述手持部20设置防滑纹,防止手持部20打滑,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持握所述电动筷子,

进一步,所述夹取部10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夹取部10设置有防滑纹,在所述夹取部10夹取菜品时,所述防滑纹可防止菜品滑落。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开关,其设置于所述手持部20外表面,且其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在不使用所述电动筷子时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关闭所述供电装置,节能环保。

进一步,所述手持部20设置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放置拇指指腹、食指指腹、中指指腹以及无名指指腹的凹陷;在持握所述电动筷子时,将手指放置于所述手持部20的所述拇指指腹、食指指腹以及中指指腹的凹陷处,不仅可以更好地紧握所述手持部20,还可使收部舒适,可更省力地使用所述电动筷子夹取食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动筷子仅通过一个按键23就能够实现对夹取部的控制,从而达到夹取食物的目的,不要求使用者具有对各个手指的灵活控制能力,尤其适用于筷子使用的初学者以及手指不灵活的人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筷子,包括:手持部、夹取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供电装置以及按键;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供电装置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内,且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手持部外表面,且其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所述供电装置电连接;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顶部插入所述手持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按键按下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按键被放开时,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向互相好近的方向移动。本发明所述的电动筷子具有方便使用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伟峰
技术研发日:2017.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