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9037发布日期:2018-11-17 00:0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组合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组合凳。



背景技术:

在坐具当中,家具凳子,马扎是最早出现的,它是凳子的前身,在凳子上加一个靠背就衍变成为了椅子。凳子在民间的称谓叫杌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了方形,还出现了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等。凳子的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它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的多。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

凳子的材料南北各异,江南的凳子多为编藤面;北方的则多用牛皮,两种材料的优点都是透气、柔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以大理石为主的凳子,坐上去凉爽,看上去美观,最初作为坐具的凳子,到了明清两代有了更多用途。放在床的两侧作为脚凳;摆在柜子旁,兼有花几的作用,摆放盆花、盆景。至于家中高大的顶墙柜旁,登高取物用。在寺庙中,作为打禅的坐具,因此这里的凳子坐面一般宽又矮,造型则素雅简洁。农家使用的凳子则粗犷、质朴,凳腿一般较粗,看上去质朴坚固。

在目前的生活中,凳子的种类形式也是越来越广泛,在家用方面组合凳的使用较多,因此组合凳所具有的功能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家用组合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组合凳,包括第一组合凳和第二组合凳,所述第一组合凳的顶部固定设有凳板,所述凳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支脚卡槽,所述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支脚,第二组合凳的顶部设有固定凳面,所述固定凳面的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坐垫的一侧固定设有拉链口,所述坐垫的内部设有充垫层,所述固定凳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方格,所述承接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长方形支脚,所述长方形支脚的底部设有耐磨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合凳的顶部固定设有凳板,凳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支脚卡槽;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滑槽;

优选的,第二组合凳的顶部设有固定凳面,固定凳面的顶部设有坐垫,坐垫的一侧固定设有拉链口,坐垫的内部设有充垫层;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长方形支脚,长方形支脚的底部设有耐磨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组合凳和第二组合凳,使其在使用方式上跟加丰富,同时将第二组合凳底部的长方形支脚放入凳板顶部的支脚卡槽完成组合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有可拆卸式的坐垫,使其在使用上跟加舒适方便,可以有效进行更换使用;

3、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在使用上更加实用和方便,在使用方式上也更加多功能化,同时相比较成本更低。

本发明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组合凳和第二组合凳,使其在使用方式上跟加丰富,同时将第二组合凳底部的长方形支脚放入凳板顶部的支脚卡槽完成组合使用;通过设有可拆卸式的坐垫,使其在使用上跟加舒适方便,可以有效进行更换使用;通过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在使用上更加实用和方便,在使用方式上也更加多功能化,同时相比较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家用组合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组合凳、2第二组合凳、3凳板、4支脚卡槽、5支腿、6支撑板、7滑槽、8支脚、9固定凳面、10坐垫、11拉链口、12充垫层、13立柱、14承接板、15方格、16长方形支脚、17耐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3,一种家用组合凳,包括第一组合凳1和第二组合凳2,所述第一组合凳1的顶部固定设有凳板3,所述凳板3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支脚卡槽4,所述凳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腿5,所述支腿5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设有滑槽7,所述支撑板6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支脚8,所述第二组合凳2的顶部设有固定凳面9,所述固定凳面9的顶部设有坐垫10,所述坐垫10的一侧固定设有拉链口11,所述坐垫10的内部设有充垫层12,所述固定凳面9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立柱13,所述立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承接板14,所述承接板14的顶部固定设有方格15,所述承接板14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长方形支脚16,所述长方形支脚16的底部设有耐磨头17。所述耐磨头17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长方形支脚16,所述长方形支脚16完整放入支脚卡槽4进行组合固定,所述滑槽7的大小与第二组合凳2相同,所述第二组合凳2顶部的坐垫10为可拆卸式,所述支脚卡槽4的内部一层为软质填充物。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组合凳1和第二组合凳2,使其在使用方式上跟加丰富,同时将第二组合凳2底部的长方形支脚16放入凳板3顶部的支脚卡槽4完成组合使用;通过设有可拆卸式的坐垫10,使其在使用上跟加舒适方便,可以有效进行更换使用;通过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在使用上更加实用和方便,在使用方式上也更加多功能化,同时相比较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通过第一组合凳1和第二组合凳2,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使其在使用方式上跟加丰富,将第二组合凳2放入滑槽7的顶部可以节省空间,通过将第二组合凳2底部的长方形支脚16放入凳板3顶部的支脚卡槽4完成组合使用,通过可拆卸式的坐垫10,使其在使用上跟加舒适方便,可以有效进行更换使用,以此完成整个组合凳的工作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组合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家用组合凳,包括第一组合凳和第二组合凳,第一组合凳的顶部固定设有凳板,凳板的顶部两端固定设有支脚卡槽,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腿,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滑槽,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支脚,第二组合凳的顶部设有固定凳面,固定凳面的顶部设有坐垫,坐垫的一侧固定设有拉链口,坐垫的内部设有充垫层,固定凳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立柱,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承接板,承接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方格,承接板的底部两端固定连接有长方形支脚。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在使用上更加实用和方便,在使用方式上也更加多功能化,同时相比较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汪欣咏;夏志斌;张诚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弘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5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