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0187发布日期:2019-01-08 20:1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烹饪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从2007年开始我国就是天然气净进口国,2016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2%,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报道,2018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0%。就具体的三口之家而言,每月的燃气消耗量大约15-17字之间,燃气灶具每个灶眼的热负荷一般在4kw左右,共计8kw,每小时最大消耗的天然气大致为0.8m3/h,用于炒菜做饭至少需要0.4m3/h;以山西为例:按单价1.8元/m3价格计算,每月的燃气使用费在81元左右,由于各用户的生活习惯不同,每月每户燃气费在60-120元,应该基本均属正常;就传统的炒菜做饭而言,通过天然气使锅内的食物升温至全部熟透,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这样会导致食物水分部分流失、部分表面焦黄,应该基本均属于正常。综上二者,如何在满足使用要求条件下减少家庭节能费用呢,又如何缩短加热时间、保留食物全部水分、均匀保证炒菜质量呢,本发明就是集于这个想法而观察研究发明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该锅是在炒菜锅1的底部增加燃烧室13装置,在炒菜锅1的内部增加电动搅拌装置6,在炒菜锅1的外边沿增加凹槽结构,其特征是: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底部安装一个传导性能差的托锅罩10,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燃烧室13,炒菜锅1的材料和托锅罩10的材料存在的传导性差异,减少了热量的无用功传递,达到大部分热量被炒菜锅1底部吸收,托锅罩10上的通气孔14提供燃烧室13的补氧助燃和多余热量释放;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的边沿制做成凹槽9结构,阻止在炒菜和倾倒饭菜时的油污不至于沿着炒菜锅1的边缘流向锅底和再次炒菜时,锅底油烟的产生;锅盖2上增加一套电动搅拌装置6,封闭烧菜且不易糊锅底、锅内温度均衡稳定、燃气用量少、水蒸气散发少、炒菜成熟所需时间短、而且没有油烟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降低燃气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节省能源消耗,降低家庭燃气费用支出,炒菜不易糊锅底、锅内炒菜温度均衡稳定、燃气用量少、水蒸气散发少、炒菜成熟所需时间短、而且没有油烟冒出,锅底边基本不会产生油垢;关闭炉灶燃气后可以持续提供一定时间的保温,热传导,热源利用率高,具有一定保温性,具有补充供氧和保温功能,降低国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逐年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剖视示意图,图中包括:炒菜锅1,锅盖2,锅盖通孔螺丝3,锅盖螺帽4,隔热垫片5,电动搅拌装置6,紧固件7,搅拌条8,凹槽9,托锅罩10,支架11,燃气发生器12,燃烧室13,通气孔14,炒菜锅手柄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说示的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该锅是在炒菜锅1的底部增加燃烧室13装置,在炒菜锅1的内部增加电动搅拌装置6,在炒菜锅1的外边沿增加凹槽结构,其特征是: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底部安装一个传导性能差的托锅罩10,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燃烧室13,炒菜锅1的材料和托锅罩10的材料存在的传导性差异,减少了热量的无用功传递,达到大部分热量被炒菜锅1底部吸收,托锅罩10上的通气孔14提供燃烧室13的补氧助燃和多余热量释放;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的边沿制做成凹槽9结构,阻止在炒菜和倾倒饭菜时的油污不至于沿着炒菜锅1的边缘流向锅底和再次炒菜时,锅底油烟的产生;锅盖2上增加一套电动搅拌装置6,封闭烧菜且不易糊锅底、锅内温度均衡稳定、燃气用量少、水蒸气散发少、炒菜成熟所需时间短、而且没有油烟冒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解决油垢油烟节能环保的燃气炒菜锅,该锅是在炒菜锅1的底部增加燃烧室13装置,在炒菜锅1的内部增加电动搅拌装置6,在炒菜锅1的外边沿增加凹槽结构,其特征是: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底部安装一个传导性能差的托锅罩10,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燃烧室13,炒菜锅1的材料和托锅罩10的材料存在的传导性差异,减少了热量的无用功传递,达到大部分热量被炒菜锅1底部吸收,托锅罩10上的通气孔14提供燃烧室13的补氧助燃和多余热量释放;在传导性能好的炒菜锅1的边沿制做成凹槽9结构,阻止在炒菜和倾倒饭菜时的油污不至于沿着炒菜锅1的边缘流向锅底和再次炒菜时,锅底油烟的产生;采用该锅,不糊锅用气少、温度均营养保、用时短无油烟。

技术研发人员:卢泉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卢泉生
技术研发日:2018.11.05
技术公布日:2019.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