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4540发布日期:2019-01-16 06:53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折叠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凳。



背景技术:

折叠凳就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凳子,可以节约空间、方便快捷、可以随身携带,现有折叠凳多是马扎结构,但马扎的凳面为帆布或者皮质的软性材料,使用者乘坐时凳面不能对臀部直接进行支撑,乘坐的舒适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叠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凳;

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第一板体中部与第二板体中部之间铰接,第一板体左部伸入第二板体下侧,第一板体左端与第三板体一侧端部铰接,第二板体右部伸入第一板体下侧,第二板体右端与第四板体一侧端部铰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组成了折叠凳的基本结构,相邻板体之间铰接,并且利用铰接结构可以使本折叠凳的四块板体整体叠置,减少收纳时占用的空间,使用时由于是硬质板体组成的凳面,使用者乘坐时不会有软质凳面带来的不适感。

本折叠凳的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铰接处与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的铰接处之间的第一板体上端面开有适于第二板体下端面的第一凹槽,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的铰接处与第一板体左端之间的第一板体上端面开有适于第三板体的第三凹槽;

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的铰接处与第二板体与第四板体的铰接处之间的第二板体上端面开有适于第一板体下端面的第二凹槽,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的铰接处与第二板体右端之间的第二板体上端面开有适于第四板体的第四凹槽。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折叠凳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结构更为优化,使收纳状态时二者相互配合更贴合,进一步减少所占收纳空间。

本折叠凳的第三板体下端面开有与第四板体的第五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第五凹槽方便第三板体与第四板体之间配合。

另外,由于第五凹槽的结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可以相向延伸,重合的区域可以二者叠置,不仅优化了二者折叠后的收纳效果,而且使得充当凳腿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自身长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长,提升使用状态时本折叠凳的乘坐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折叠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折叠凳实施例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折叠凳实施例第一板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折叠凳实施例第二板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折叠凳实施例第三板体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折叠凳实施例第四板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

本折叠凳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第三板体3和第四板体4。

第一板体1中部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开有三个第一铰接孔11,第一铰接孔11在第一板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一铰接孔11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一铰接孔11的距离都为22mm,第一板体1右部与第一板体1主体之间通过三个第一铰接杆12连接固定,第一铰接杆12在第一板体1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一铰接杆12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一铰接杆12的距离都为22mm,三个第一铰接孔11与三个第一铰接杆12之间的第一板体1上端面开有适于第二板体2下端面的第一凹槽13,三个第一铰接杆12至第一板体1右端面的区域开有适于第三板体3右部的第三凹槽14。

第二板体2左部与右部之间通过三个第二铰接杆21固定,第二铰接杆21在第二板体2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二铰接杆21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二铰接杆21的距离都为22mm,第二板体2左部与第二板体2主体之间通过三个第三铰接杆22连接固定,第三铰接杆22在第二板体2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三铰接杆22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三铰接杆22的距离都为22mm,三个第三铰接杆22与三个第二铰接杆21之间的第二板体2上端面开有适于第一板体1下端面的第二凹槽23,三个第三铰接杆22至第二板体2左端面的区域开有适于第四板体4右部的第四凹槽24。

第三板体3左端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开有三个第二铰接孔31,第二铰接孔31在第三板体3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二铰接孔31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二铰接孔31的距离都为22mm,三个第二铰接孔31至第三板体3左侧下端面区域开有适于第四板体4左部的第五凹槽32。

第四板体4有端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开有三个第三铰接孔41,第三铰接孔41在第四板体4长度方向的长度为94mm,第三铰接孔41的宽度和相邻两个第三铰接孔41的距离都为22mm。

第一板体1的三个第一铰接孔11与第二板体2的三个第二铰接杆21配合,实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铰接,第一板体1的三个第一铰接杆12与第三板体3的三个第二铰接孔31配合,实现第一板体1与第三板体3之间的铰接,第二板体2的三个第三铰接杆22与第四板体4的三个第三铰接孔41配合,实现第二板体2与第四板体4之间的铰接。

使用时,将第三板体3和第四板体4转动,由于第一铰接杆12与第二铰接孔31尺寸的限制,第三板体3最高只能相对第一板体1转动114°,第四板体4最高只能相对第二板体2转动114°,第一板体1下端面抵靠第三板体3上端,第二板体2下端面抵靠第四板体4上端,第一板体1左部上端面和第二板体2右部上端面构成供使用者乘坐的凳面。

收纳时,先将第三板体3左部转动至靠近第一板体1下端面,第三板体3的右部与第一板体1的第三凹槽14配合,再将第四板体4向第三板体3方向转动,第四板体4的左部与第二板体2的第四凹槽24配合,第四板体4的右部与第三板体3的第五凹槽32配合,完成本折叠凳的收纳。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都使用一块完整的木材加工得到,实际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组合式的板体结构组装得到本折叠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折叠凳;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第一板体中部与第二板体中部之间铰接,第一板体左部伸入第二板体下侧,第一板体左端与第三板体一侧端部铰接,第二板体右部伸入第一板体下侧,第二板体右端与第四板体一侧端部铰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组成了折叠凳的基本结构,相邻板体之间铰接,并且利用铰接结构可以使本折叠凳的四块板体整体叠置,减少收纳时占用的空间,使用时由于是硬质板体组成的凳面,使用者乘坐时不会有软质凳面带来的不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芦广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芦广成
技术研发日:2018.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