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4976发布日期:2019-05-15 21:5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绒被。



背景技术: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现有的羽绒被在睡觉时,被芯的四角经常会弯曲,使被芯不能完整的张开,覆盖效果差,并且在寒冷的冬天,羽绒被的保暖功能往往是不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羽绒被,其能够保证被芯的四角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并且能够加热功能,使保暖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羽绒被,包括羽绒被芯与羽绒被套,所述羽绒被芯的四个角缝接有限位带,所述羽绒被套的四角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之间向内凹陷缝制有两块布料,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部设有穿口,所述限位带贯穿穿口并延伸至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缝接有纽扣,所述限位带的侧壁设有与纽扣相配合的条形口,所述羽绒被套的侧壁设有拆卸口,所述拆卸口的内壁之间缝制有用于开闭的拉链,所述羽绒被套的前侧壁安装有收缩机构,所述羽绒被芯的外侧由纤维布包裹,所述羽绒被芯的内底部填充有羽绒层,所述羽绒层的上端覆盖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嵌设有加热机构,所述保温层的上端覆盖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上端设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设置在羽绒被套前侧壁内的两个条形腔,所述条形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顺着条形腔延伸,所述拉绳的末端贯穿条形腔的内壁并延伸至羽绒被套外,所述拉绳位于羽绒被套外的一端固定有球形块。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嵌设在保温层内的橡胶套管,所述橡胶套管弯曲设置,所述橡胶套管内延伸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两端顺着其中一个限位带延伸,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带的末端安装有开关。

优选地,所述纤维布的下端均布有多个气垫,所述气垫内设有磁片,所述磁片粘接在纤维布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吸水层通过纱布包裹,包裹的所述纱布内填充有吸水树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由超细玻璃棉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羽绒被芯的四角连接有限位带,羽绒被套的四角设有与限位带相配合的纽扣,能够对羽绒被芯的四角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羽绒被芯的平整性,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提高覆盖的效果。

2、羽绒被套的前侧设有两个拉绳,能够在睡觉时进行拉动,使羽绒被紧贴脖子,内部的热气不易流失。

3、设置有加热机构,能够在天气严寒时,启动加热机构,通过加热加热丝进行加热,保暖效果更佳。

4、设置有吸水层,冬天被窝里较热容易出汗,此时吸水层能够及时的吸收汗气,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羽绒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羽绒被的羽绒被芯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羽绒被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羽绒被套、2羽绒被芯、3拆卸口、4拉链、5条形腔、6球形块、7拉绳、8加热丝、9橡胶套管、10纤维布、11隔热层、12纱布、13吸水层、14羽绒层、15磁片、16气垫、17保温层、18穿口、19纽扣、20开关、21凹槽、22限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羽绒被,包括羽绒被芯2与羽绒被套1,羽绒被芯2的四个角缝接有限位带22,羽绒被套1的四角均设有开口,开口的内壁之间向内凹陷缝制有两块布料,形成一个凹槽21,凹槽21的内底部设有穿口18,限位带22贯穿穿口18并延伸至凹槽21内,凹槽21的内壁缝接有纽扣19,限位带22的侧壁设有与纽扣19相配合的条形口,使用羽绒被时,将羽绒被芯2四角的限位带22通过穿口18穿入凹槽21内,将限位带22上的条形口通过纽扣19固定,从而使羽绒被芯2的四角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保证羽绒被芯2的平整性,覆盖效果更佳。

羽绒被套1的侧壁设有拆卸口3,拆卸口3的内壁之间缝制有用于开闭的拉链4,羽绒被套1的前侧壁安装有收缩机构,羽绒被芯2的外侧由纤维布10包裹,羽绒被芯2的内底部填充有羽绒层14,羽绒层14的上端覆盖有保温层17,保温层17内嵌设有加热机构,保温层17的上端覆盖有吸水层13,吸水层13的上端设有隔热层11。

本发明中,收缩机构包括设置在羽绒被套1前侧壁内的两个条形腔5,条形腔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拉绳7,拉绳7顺着条形腔5延伸,拉绳7的末端贯穿条形腔5的内壁并延伸至羽绒被套1外,拉绳7位于羽绒被套1外的一端固定有球形块6,当盖上羽绒被时,此时球形块6与脖子同一侧,拉动两个球形块6,通过拉绳7带动羽绒被套1的前侧边缘收缩,使其紧贴脖子,避免出现较大的缝隙,避免被子内部的热气散失。

加热机构包括嵌设在保温层17内的橡胶套管9,橡胶套管9弯曲设置,橡胶套管9内延伸有加热丝8,加热丝8的两端顺着其中一个限位带22延伸,其中一个限位带22的末端安装有开关20,当严寒天气时,温度过低,此时可以打开开关20,对加热丝8进行加热,由于加热丝8通过橡胶套管9在保温层17内弯曲设置,增大了接触面积,加热效果更好。

纤维布10的下端均布有多个气垫16,气垫16内设有磁片15,磁片15粘接在纤维布10的下端,磁片15可以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及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分解活性,并且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吸水层13通过纱布12包裹,包裹的纱布12内填充有吸水树脂,冬天被窝里较热容易出汗,此时吸水层能够及时的吸收汗气,提高使用效果。隔热层11由超细玻璃棉组成,超细玻璃棉具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和吸声性能好,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的冷空气,提高保暖效果。

本发明中,使用羽绒被时,将羽绒被芯2四角的限位带22通过穿口18穿入凹槽21内,将限位带22上的条形口通过纽扣19固定,从而使羽绒被芯2的四角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保证羽绒被芯2的平整性,覆盖效果更佳;当盖上羽绒被时,此时球形块6与脖子同一侧,拉动两个球形块6,通过拉绳7带动羽绒被套1的前侧边缘收缩,使其紧贴脖子,避免出现较大的缝隙,避免被子内部的热气散失;当严寒天气时,温度过低,此时可以打开开关20,对加热丝8进行加热,由于加热丝8通过橡胶套管9在保温层17内弯曲设置,增大了接触面积,加热效果更好,设置有隔热层11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的冷空气,提高保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绒被,包括羽绒被芯与羽绒被套,所述羽绒被芯的四个角缝接有限位带,所述羽绒被套的四角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之间向内凹陷缝制有两块布料,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部设有穿口,所述限位带贯穿穿口并延伸至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内壁缝接有纽扣,所述限位带的侧壁设有与纽扣相配合的条形口,所述羽绒被套的侧壁设有拆卸口,所述拆卸口的内壁之间缝制有用于开闭的拉链,所述羽绒被套的前侧壁安装有收缩机构,所述羽绒被芯的外侧由纤维布包裹,所述羽绒被芯的内底部填充有羽绒层,所述羽绒层的上端覆盖有保温层。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够保证被芯的四角不会出现弯曲的情况,并且能够加热功能,使保暖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占执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尚尚家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28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