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7457发布日期:2019-05-31 19:3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动态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养生床,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材。



背景技术:

本技术人分别申请了《动态睡眠养生床》专利号201510324177.1,《矮床体动态睡眠养生床》专利号201610178355.9,动态养生床是一种单层摆结构,为实现摆动的连续,对电磁线圈的电压和电流要求高,耗电量大,摆动的幅度大,会有不舒适感。《矮床体动态睡眠养生床》内的摆动结构其电磁线圈和衔铁存在严重的干涉问题,带有电磁线圈的重力摆的摆动划出的弧形与衔铁的半圆不是同一圆弧,也就是摆动时衔铁和电磁线圈会发生碰撞,几乎不能正常的使用,严重影响产品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养生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动态养生床,包括铰接相连的上床体和下床体,上床体的中部设有处于上床体下侧面的摆动箱,摆动箱铰接设置在上床体的下方,摆动箱沿上床体的长度方向绕铰接轴摆动,其特征是,摆动箱的内部设有沿床体长度方向的摆动梁,摆动梁的下部设有半圆的衔铁,衔铁开口朝上,衔铁的两端固定于摆动梁的下侧面,衔铁设有缺口,缺口处于衔铁的中心一侧位置,摆动梁的中间设有摆动轴,摆动轴处于半圆状衔铁的中心上,摆动轴的两端设摆杆,摆杆的下端设电磁线圈,线圈穿设在衔铁上,电磁线圈绕摆动轴沿衔铁的半圆摆动。

作为优选,上床体在四角设外层摆壁铰接于下床体,摆动箱的四周设铰接相连的内层摆臂,内层摆臂的下端与摆动箱间铰接相连,摆臂的上部与上床体铰接相连,外层摆臂和内层摆臂的铰轴平行于床体的短边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上床体在靠近端部设有下伸的支撑体,支撑体两端铰接于外层摆臂的下端,下床体下部的两支撑体之间设摆动架,摆动架沿床体长度方向设有两对对称设置的轴承座,所述内层摆臂的上端铰轴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中。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箱为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的四角位置设轴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床体短边方向平行,内层摆臂的下端铰轴设置在轴承内,摆动箱最高位置的摆动梁低于上床体的下侧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上一代产品中重力摆的电磁线圈与衔铁间的干涉问题,保证产品的正常摆动,同时设置二层摆动结构,也就是摆动箱体同时在上层床体间的再次摆动,增加了摆动的幅度及延长单词摆动的时间,降低摆动的幅度,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视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视图二,

1、下床体,2、下床体,3、摆动箱,4、摆动梁,5、衔铁,6、电磁线圈,7、摆动轴,8、外层摆壁,9、内层摆臂,10、支撑体11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动态养生床,包括铰接相连的上床体2和下床体1,上床体2在四角设外层摆壁8铰接于下床体1,外层摆臂为一种复合摆臂,在专利《矮床体动态睡眠养生床》中有公开,外层摆臂的上端铰接于下床体,上床体2在靠近端部设有下伸的支撑体10,支撑体10两端铰接于外层摆臂的下端,下床体1下部的两支撑体10之间设摆动架,相邻外层摆臂的上铰接点之间相对下床体对称设置,相邻外层摆臂的下铰接点之间相对上床体对称设置,。

摆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摆动箱3,摆动箱3处于上床体2下方中间位置,摆动箱3的四周设铰接相连的内层摆臂9,内层摆臂9的上端铰轴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中。摆动箱3为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的四角位置设轴承,轴承的轴向方向与床体短边方向平行,内层摆臂9的下端铰轴设置在轴承内。内层摆臂的上部与上床体2的支撑体10间铰接相连,外层摆臂和内层摆臂9的铰轴平行于床体的短边方向,摆动箱3沿上床体2的长度方向绕铰接轴摆动,上床体沿下床体的长度方向摆动。

摆动箱3上设有沿床体长度方向的摆动梁4,摆动梁4相对于处于上床体的中间位置,摆动梁4处于摆动箱的最高处,其两端固定于摆动箱上。摆动梁4的下部设有半圆的衔铁5,衔铁5开口朝上,半圆状的衔铁的中心处于摆动梁的中间位置,衔铁5为纯铁材质。衔铁5的两端固定于摆动梁4的下侧面,衔铁5设有缺口,缺口处于衔铁的中心一侧位置,摆动梁4的中间设有摆动轴7,摆动轴7处于半圆状衔铁的中心上,摆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摆杆,摆杆与摆动轴之间通过轴承结构相连,摆杆绕摆动轴自由摆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两摆杆的下端固定设置电磁线圈6,电磁线圈6固定于绝缘的壳体,壳体较重,与电磁线圈形成重力摆锤结构。壳体固定在两两摆杆的下端。电磁线圈6穿设在衔铁5上,电磁线圈6绕摆动轴7沿衔铁5的半圆摆动。人躺在上床体的过程中,会摆动上床体将摆动传递给摆动箱及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初期在衔铁上摆动,将电磁线圈6周期性通电,通电周期在电磁线圈6处于衔铁的最低位置时进行,电磁线圈6在最初通电瞬间其中间形成单向磁场,该磁场对两半圆衔铁进行磁化,摆动的电磁线圈会继续摆动,电磁线圈交替吸引左右两块衔铁,从而实现其不停摆动,动幅度不会由于摩擦等损耗造成减少,持续进行下去。当电磁线圈摆动时,在力传递作用下,引起活动上床面1的共振,从而实现床体摆动。

该摆动原理在《动态睡眠养生床》专利号201510324177.1,《矮床体动态睡眠养生床》专利号201610178355.9有所公开,此处直接利用。

本发明相比原结构增加了内层摆动结构,并对电磁线圈的摆动中心重新设计,避免了原有方案出现的技术问题。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养生床,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材。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铰接相连的上床体和下床体,上床体的中部设有处于上床体下侧面的摆动箱,摆动箱铰接设置在上床体的下方,摆动箱沿上床体的长度方向绕铰接轴摆动,其特征是,摆动箱的内部设有沿床体长度方向的摆动梁,摆动梁的下部设有半圆的衔铁,衔铁开口朝上,衔铁的两端固定于摆动梁的下侧面,衔铁设有缺口,缺口处于衔铁的中心一侧位置,摆动梁的中间设有摆动轴,摆动轴处于半圆状衔铁的中心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上一代产品中重力摆的电磁线圈与衔铁间的干涉问题,保证产品的正常摆动,同时设置二层摆动结构,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安朝
技术研发日:2019.03.01
技术公布日:2019.0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