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556发布日期:2020-05-20 01:3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筷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童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人饮食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但学习筷子的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孩子。通过使用筷子可以促进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训练儿童大脑协调能力、开发大脑潜能。

现有的儿童用筷子大都是在一个筷子上设置食指套和中指套,另一个筷子上设置拇指套,三个手指套在一双筷子上,手指活动受到限制,由于儿童手指协调能力差,多个手指插入指套不利于儿童快速掌握筷子的使用技巧;另外,儿童在吃饭过程一般较长,而且会边吃边玩,所以经常会把筷子放置在桌面上,筷子头就会与桌面接触,筷子头容易受到到污染,不利于用筷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筷子,该筷子可以使儿童用筷时能够将手中的筷子保持稳固,手指活动自如,还可防止筷子在手中上下窜动或筷子头一高一低,儿童使用该筷子能快速掌握用筷技巧;将筷托设置为卡通造型,可使儿童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通过连接部作为筷子支架,保证用筷卫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左筷、右筷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中央竖向设有两个相邻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分别与所述左筷、右筷相适配,所述左筷和右筷的上端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连接部外侧位于左筷和右筷之间设有条状筷托,所述筷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托部、过渡部和下托部,所述上托部和下托部分别用于抵靠手部虎口的外侧和内侧。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下托部为向下向外延伸的纺锤状凸起,所述上托部为向上向外延伸的鱼尾状凸起,所述过渡部分别与所述下托部和上托部平滑过渡连接。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插接孔分别贯通所述连接部。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插接孔呈八字形分布。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连接部为带有弹性的硅胶材质。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筷托与所述连接部卡扣连接。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筷托为卡通造型。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卡通造型为鲸鱼状。

上述的儿童筷子,其中,所述筷托的下托部为鲸鱼头状,所述过渡部为鲸鱼身状,所述上托部为鲸鱼尾状。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筷子可以使儿童用筷时能够将手中的筷子保持稳固,手指活动自如,还可防止筷子在手中上下窜动或筷子头一高一低,便于夹取食物;儿童使用该筷子能快速掌握用筷技巧;将筷托设置为卡通造型,可使儿童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将连接部取下放置在桌上,筷子头部架在连接部上,筷子头也不会与桌面接触,连接部用作筷子支架,保障了用筷的卫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部作为筷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左筷;2、右筷;3、连接部;31、插接孔;4、筷托;41、上托部;42、过渡部;43、下托部;5、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左筷1、右筷2和连接部3,连接部3中央竖向设有两个相邻的插接孔31,插接孔31分别与左筷1、右筷2相适配,左筷1和右筷2的上端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接孔31内,连接部3外侧位于左筷1和右筷2之间设有条状筷托4,筷托4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托部41、过渡部42和下托部43,上托部41和下托部43分别用于抵靠手部虎口5的外侧和内侧。

通过上述设置,使插入到插接孔31内的左筷1和右筷2能与连接部3连接起来。如图3所示,筷子在使用的时候将筷托4置于虎口5处,使上托部41和下托部43分别抵靠手部虎口5的外侧和内侧,食指和中指抵靠在右筷2上,拇指抵靠在左筷1上,通过食指、中指及拇指的夹持,可以使左筷1和右筷2的头部相互靠近,最终完成夹取将食物的目的。由于设置了筷托4,是筷子能更稳固地夹持在手中,防止筷子在手中滑动,特别适用于初学筷子者及儿童快速掌握用筷技巧。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优选采用立方体结构,通过该结构设置便于在用连接部3作为筷子的支架时,能方便地将连接部3平稳地放置在桌面上。

连接部3采用带有弹性的硅胶材质。

通过该设置,可以保证食指、中指及拇指夹持筷子的时候,左筷1和右筷2的上部能使连接部3产生形变,达到左筷1和右筷的下端相互靠近的目的,便于夹取食物。硅胶材质无毒环保,卫生安全,能够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施例中的下托部43为向下向外延伸的纺锤状凸起,上托部41为向上向外延伸的鱼尾状凸起,过渡部42分别与下托部43和上托部41平滑过渡连接。

通过设置上托部41和下托部43,使筷托4能够抵靠在手的虎口5处,通过食指、中指及拇指对筷子的夹持,提高了对筷子夹持的稳固度,防止筷子在手中的上下窜动或筷子头部一高一低的情形,方便初学筷子及儿童快速掌握用筷技巧。

本实施例中插接孔31分别贯通连接部3,这样也方便连接部3的清洗。当然,插接孔31也可以为非贯穿连接部3的孔。

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孔31呈八字形分布。这样可以保证左筷1和右筷2的下端在夹取食物前、后都呈分开状态,便于夹取食物。

本实施例中筷托4与连接部3卡扣连接。这样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喜好更换筷托4,同时选用不同的筷托4还可以用于标识筷子的所有者,避免多人共用一双筷子。当然,筷托4与连接部3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筷托为卡通造型,优选采用鲸鱼状。筷托4的下托部43为鲸鱼头状,过渡部42为鲸鱼身状,上托部41为鲸鱼尾状。

通过将筷托4设置成卡通造型,特别适合儿童的喜好,儿童使用该筷子能够把吃饭当成一种乐趣。

如图4所示,当不使用筷子的时候,或者已经学会使用筷子的时候,可以将连接部3放置到桌面上并将筷托4朝上,将筷子放置在筷托4上,使连接部3作为筷子的支架使用,防止筷子的头部与桌面接触,保障用筷的卫生。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筷、右筷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中央竖向设有两个相邻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分别与所述左筷、右筷相适配,所述左筷和右筷的上端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连接部外侧位于左筷和右筷之间设有条状筷托,所述筷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托部、过渡部和下托部,所述上托部和下托部分别用于抵靠手部虎口的外侧和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部为向下向外延伸的纺锤状凸起,所述上托部为向上向外延伸的鱼尾状凸起,所述过渡部分别与所述下托部和上托部平滑过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分别贯通所述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呈八字形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带有弹性的硅胶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托与所述连接部卡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托为卡通造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通造型为鲸鱼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筷托的下托部为鲸鱼头状,所述过渡部为鲸鱼身状,所述上托部为鲸鱼尾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筷子,包括左筷、右筷和连接部,连接部中央竖向设有两个相邻的插接孔,插接孔分别与左筷、右筷相适配,左筷和右筷的上端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插接孔内,连接部外侧位于左筷和右筷之间设有条状筷托,筷托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托部、过渡部和下托部,上托部和下托部分别用于抵靠手部虎口的外侧和内侧。本实用新型使儿童用筷时能够将手中的筷子保持稳固,防止筷子在手中上下窜动或筷子头一高一低;儿童使用该筷子能快速掌握用筷技巧;将筷托设置为卡通造型,使儿童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连接部还可以用作筷子支架,保障了用筷的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单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智鼎问道品牌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