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7585发布日期:2020-07-04 01:1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风机高速旋转,使集尘室内形成局部真空,与集尘室外形成气压差产生气流,灰尘随气流一起吸入集尘室内,经过滤,将灰尘留存于集尘室内,排出洁净空气。

杯体式吸尘器作为吸尘器的一种,其吸尘器上设置有用于收集灰尘的杯体,杯体与吸尘器拆卸配合以方便杯体内灰尘的倾倒。杯体式吸尘器在灰尘吸入吸尘器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灰尘(极少部分)会从出风口再释放出来;现有的杯体式吸尘器将出风口设置于吸尘器的顶面或者侧面,使用者在手持吸尘器操作时,出风口靠近面部甚至有些出风口会正对使用者的面部,出风口的风压以及再释放的灰尘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特别是眼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吸尘器的电池设置于握手的底部,在检修时需要将吸尘器翻转过来,十分不便;因此现有手持式吸尘器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紧凑,噪音小,使用安全,电池检修方便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吸尘器主体,所述的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所述的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而分隔形成集尘腔和出气风道,所述的集尘腔内竖向装配有尘杯,所述的尘杯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所述的抽气通道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所述的抽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出气风道的上端与抽气通道相连通,出气风道的下端与设置于握手部下方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的尘杯的上方在抽气通道与出气风道之间竖向设置有风机,所述的吸尘器主体内在出气风道上方嵌置有导电片,所述的握手部的上方设置有电池,所述的导电片与电池、风机电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所述的出气风道的下端形成有向后弯的弯道结构。

所述的尘杯的下端配装有尘杯底,所述的尘杯底的后端与吸尘器主体相铰接,尘杯底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扣。

所述的抽气通道内设置有进气海帕,该进气海帕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所述的吸尘器主体内在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海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将出气口设置于握手部下方,避免了出气口正对使用者脸部而存在的安全风险,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而分隔形成集尘腔和出气风道,空气从进气口至出气口的通道呈“几”字形,风道的长度拉长,有助于噪音的减小;另外,风机竖向设置于尘杯的上方,电池设置于握手部的上方,电池靠近风机位置,方便了导线的布置;电池设置于握手部的上方,也方便了电池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吸尘器主体1、进气口1a、出气口1b、集尘腔11、出气风道12、弯道结构12a、握手部2、分隔板3、尘杯4、抽气通道4a、尘杯底41、固定扣41a、筒状过滤网5、风机6、导电片7、电池8、进气海帕91、出气海帕92。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吸尘器主体1,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2,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3而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所述的集尘腔11内竖向装配有尘杯4,所述的尘杯4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4a,所述的抽气通道4a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5,所述的抽气通道4a与所述进气口1a相连通,所述的出气风道12的上端与抽气通道4a相连通,出气风道12的下端与设置于握手部2下方的出气口1b相连通;所述的尘杯4的上方在抽气通道4a与出气风道12之间竖向设置有风机6,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内在出气风道12上方嵌置有导电片7,所述的握手部2的上方设置有电池8,所述的导电片7与电池8、风机6电连接。

所述的出气风道12的下端形成有向后弯的弯道结构12a。

所述的尘杯4的下端配装有尘杯底41,所述的尘杯底41的后端与吸尘器主体1相铰接,尘杯底4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扣41a。

所述的抽气通道4a内设置有进气海帕91,该进气海帕9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由于筒状过滤网5的网孔无法过滤细小颗粒,设置进气海帕91,能够对细小颗粒物进行过滤,避免细小颗粒物随着气流从出气口1b排出;进气海帕91采用锥形结构,使进气海帕91与筒状过滤网5之间形成上小下大的空间,这样有助于空气的流动而形成旋流,进而提高吸尘器的吸力。而进气海帕91内的空间上大下小,即靠近风机6处空间大,远离风机6处空间小,由于越靠近风机6,吸力越大,如此设置能够减小风阻,降低能耗。

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内在出气口1b处设置有出气海帕92。

设置出气海帕92,在空气从出气口1b排出前再一次进行过滤,避免细小颗粒物的复排而造成二次污染。

筒状过滤网5的上端插配于上支座内,筒状过滤网5的下端插配于下支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为握手部2,前部由竖向设置的分隔板3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尘杯4上方设置竖向设置的风机6,电池8则设置于握手部2的上方,结构紧凑,大大缩小吸尘器主体1的体积。电池8设置于握手部2的上方,既方便了检修,也方便了电池8(导电片7)与风机6之间的导线布置。

将出气口1b设置于握手部2的下方,这样能够避免出气口1b正对使用者脸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空气从进气口1a进入,经抽气通道4a、风机6、出气风道12从出气口1b流出,整个气流通道近似一个“几”字,充分利用了吸尘器主体1内的空间,拉长了气流通道的长度,能够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1a)和出气口(1b)的吸尘器主体(1),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3)而分隔形成集尘腔(11)和出气风道(12),所述的集尘腔(11)内竖向装配有尘杯(4),所述的尘杯(4)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4a),所述的抽气通道(4a)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5),所述的抽气通道(4a)与所述进气口(1a)相连通,所述的出气风道(12)的上端与抽气通道(4a)相连通,出气风道(12)的下端与设置于握手部(2)下方的出气口(1b)相连通;所述的尘杯(4)的上方在抽气通道(4a)与出气风道(12)之间竖向设置有风机(6),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内在出气风道(12)上方嵌置有导电片(7),所述的握手部(2)的上方设置有电池(8),所述的导电片(7)与电池(8)、风机(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风道(12)的下端形成有向后弯的弯道结构(1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尘杯(4)的下端配装有尘杯底(41),所述的尘杯底(41)的后端与吸尘器主体(1)相铰接,尘杯底(41)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扣(4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通道(4a)内设置有进气海帕(91),该进气海帕(91)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器主体(1)内在出气口(1b)处设置有出气海帕(9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吸尘器主体,吸尘器主体的后部设置有握手部,吸尘器主体的前部内竖向设置有分隔板而分隔形成集尘腔和出气风道,集尘腔内竖向装配有尘杯,尘杯中心竖向设置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外设置有筒状过滤网,抽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出气风道的上端与抽气通道相连通,出气风道的下端与设置于握手部下方的出气口相连通;尘杯的上方在抽气通道与出气风道之间竖向设置有风机,吸尘器主体内在出气风道上方嵌置有导电片,握手部的上方设置有电池,导电片与电池、风机电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噪音小,使用安全,电池检修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华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