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9830发布日期:2020-08-05 00:5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大型设备或生产线通常会在机架上设置防护门,使外界与架内部器件隔离开来,在需要上、下料、查验或维护时,才会打开防护门。

现有的防护门通常采用平开门,为了避免平开门占用过多空间,很多防护门会设计成向上打开的推拉门或者翻门,推拉门的优势是门体只需沿单一方向移动,涉及范围小,但是受门体的支撑件阻挡影响,难以实现全开状态,影响敞口的大小,不便物品进出或操作人员观察;而翻门虽然可以实现全开状态,但是在开合过程中的转动半径大,转动范围通常与操作人员站立区域重叠,操作人员为了回避需要后退或者站在较远处才能进行开合操作,而且在关闭时容易磕碰操作人员,并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操作方便又安全,而且能够实现全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框上依次铰接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所述门框、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门框通过第一伸缩臂支撑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所述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伸缩臂支撑门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门体上安装有磁铁,所述第一连杆上安装有用于与磁铁相吸的铁磁性物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为电缸、液压缸、气缸或气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伸缩臂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伸缩臂与门体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正下方或侧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门框的左右两侧均依次铰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两个第一连杆分别与门体的左右两侧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个第一曲柄之间和/或两个第二曲柄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均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曲柄的弯折处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曲柄的弯折处铰接,所述门框、第一曲柄、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防护门在门框上设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门框通过第一伸缩臂支撑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伸缩臂支撑门体,使得门体可以先手动或自动以门框一点为中心、第一曲柄为转动半径向上平开,门体本身不旋转,伸至一定高度后,再以门体一点为中心翻转,最终实现全开的状态,而且门体的平开和翻转范围与操作人员站立区域不重叠,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又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体在关闭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体在全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包括门体2和门框1,门框1上依次铰接有第一曲柄3、第一连杆4和第二曲柄5,门框1、第一曲柄3、第一连杆4和第二曲柄5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门框1通过第一伸缩臂6支撑第一曲柄3或第二曲柄5,第一连杆4与门体2铰接,第一连杆4通过第二伸缩臂7支撑门体2,门体2的外侧下部安装有推拉杆15,门体2存在两种运动方式,使得门体2可以先手动或自动以门框1一点为中心、第一曲柄3为转动半径向上平开,门体2本身不旋转,伸至一定高度后,再以门体2一点为中心翻转,最终实现全开的状态,而且门体2的平开和翻转范围与操作人员站立区域不重叠,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又安全,可以理解的是,门体2在实际操作时平开和翻转运动可以不分先后,也可以同时存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臂6和第二伸缩臂7为电缸、液压缸、气缸或气弹簧,当选择电缸、液压缸或气缸时,通过第一伸缩臂6和第二伸缩臂7自动伸缩,可以实现门体2的自动开关;而选择气弹簧时需要依靠操作人员对推拉杆15抬压及拉推操作,便可实现手动开关门体2,本实施例以气弹簧为例,对门体2的平开和翻转运动详细分解说明。

参见图2和图3,由于门框1与第一伸缩臂6、第二伸缩臂7铰接点的连线是竖直的,根据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原理可知,第一连杆4也始终处于竖直状态,而且第一连杆4与门体2铰接于第一铰接点10,第一连杆4与第二伸缩臂7铰接于第二铰接点11,第二铰接点11位于第一铰接点10的正下方,进而可以保证门体2在向上平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因此只需向上推动推拉杆15即可实现。

为了防止门体2向上平开过程门体2翻转,门体2上安装有磁铁8,第一连杆4上安装有用于与磁铁8相吸的铁磁性物质9,铁磁性物质9可以是铁、钴、镍及其合金中的一种,门体2在向上平开的过程中,磁铁8与铁磁性物质9相互吸引,只需保证门体2与第一连杆4不分离即可,磁性不用很强,待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对推拉杆15施加水平的拉力,使磁铁8与铁磁性物质9分离,门体2就可以向上翻转。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臂7与门体2铰接于第三铰接点12,第三铰接点12位于第一铰接点10的正下方或侧下方,在向上翻转过程中,通常第三铰接点12不会翻转到第一铰接点10的侧上方,不利于开关门体2或门框1顶部的设计,但在其它实施例,第三铰接点12也可以翻转到第一铰接点10的侧上方。

为了保持门体2的左右平衡,门框1的左右两侧均依次铰接第一曲柄3、第一连杆4和第二曲柄5,两个第一连杆4分别与门体2的左右两侧铰接。而且,两个第一曲柄3之间和/或两个第二曲柄5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杆13,本实施例中,加强横杆13连接两个第一曲柄3,防止,第一曲柄3扭动,增加对门体2的支撑作用。

另外,为了尽量增加门体2的平开高度,第一曲柄3和第二曲柄5均呈向上弯折状,弯折处在一定程度上避开门框1的顶梁的阻挡,使门体2能够抬得更高,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曲柄3和第二曲柄5的支撑强度,第一曲柄3的弯折处铰接有第二连杆14,第二连杆14还与第二曲柄5的弯折处铰接,门框1、第一曲柄3、第二连杆14和第二曲柄5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第一曲柄3和第二曲柄5的顺利转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框上依次铰接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所述门框、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门框通过第一伸缩臂支撑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所述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所述第一连杆通过第二伸缩臂支撑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上安装有磁铁,所述第一连杆上安装有用于与磁铁相吸的铁磁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臂和第二伸缩臂为电缸、液压缸、气缸或气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伸缩臂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二伸缩臂与门体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正下方,所述第三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正下方或侧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左右两侧均依次铰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两个第一连杆分别与门体的左右两侧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曲柄之间和/或两个第二曲柄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杆。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均呈弯折状,所述第一曲柄的弯折处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曲柄的弯折处铰接,所述门框、第一曲柄、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门,包括门体和门框,门框上依次铰接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门框、第一曲柄、第一连杆和第二曲柄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门框通过第一伸缩臂支撑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第一连杆通过第二伸缩臂支撑门体。本防护门在门框上设置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连杆与门体铰接,门框通过第一伸缩臂支撑第一曲柄或第二曲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伸缩臂支撑门体,使得门体可以先手动或自动以门框一点为中心、第一曲柄为转动半径向上平开,门体本身不旋转,伸至一定高度后,再以门体一点为中心翻转,最终实现全开的状态,门体的平开和翻转范围与操作人员站立区域不重叠,整个过程操作方便又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栋;陈坚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平川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