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9846发布日期:2020-09-01 17:3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艺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



背景技术:

沥水架用于放置洗好的碗碟,并使得碗碟上的水沥干。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各种沥水架,具有多层结构,使得可以放置多层碗碟,但是在沥干的过程中,上层碗碟的水滴会不断滴落到下层的碗碟中,影响沥干效果,并且在洗碗的过程中,部分人群会将未冲泡沫的碗碟放置上层,等待洗碗槽换水后再将碗碟放回洗碗槽冲洗泡沫,这样将会导致泡沫滴落至下层的碗碟,造成二次污染,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商家在每层架体之间设置了储水盘,但这样需要定期清洁每层储水盘,否则将会造成卫生隐患;并且现有的沥水架为了减轻成本,架体将会做的很轻,造成沥水架结构不稳。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包括框体组件、承载组件、储水组件;所述框体组件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边框;所述承载组件由上承载组件、下承载组件组成;所述上承载组件、所述下承载组件均包括以相等间隙设有连接部的第一承载圈、第二承载圈;所述第一承载圈设置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第二承载圈通过抵靠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圈下方;其中所述上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底部之间还连接有弧形弯条,用于承载碗内凹型面;所述下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底部还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条;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导流斜板、储水盘;所述导流斜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上承载组件和所述下承载组件之间,用于收集并导流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水滴;所述储水盘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下承载组件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导流斜板、所述下承载组件的水滴。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杆、第一滑轨、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勾件;所述勾件用于固定所述上承载组件、所述下承载组件上的所述第一承载圈;所述第一滑轨用于与所述导流斜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用于与所述储水盘滑动连接,其后端设有滑轨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之间从上到下还设有支撑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条用于支撑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一承载圈;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下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二承载圈,其上还设有与该所述第二承载圈相契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斜板上部两侧设有限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防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下承载组件之间设置了导流斜板、在下承载组件下方设置了储水盘,在使用时,导流斜板可以将上承载组件的水滴收集并导流到储水盘中,一方面,防止上层的水滴掉落至下层的碗碟中造成污染、延迟沥干时间,另一方面,在定期清理时只需清理下方的储水盘即可,省时省力;2、结构稳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勾件,对第一承载圈进行初步固定,并且在上承载组件的第一承载圈底部设置有支撑条,在下承载组件的第二承载圈底部设置有具有相契合凹槽的支撑柱,能有效加固整体防止损坏碗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框体组件;11、第一横杆;12、第一滑轨;13、第二横杆;14、第三横杆;15、第二滑轨;16、勾件;17、滑轨挡块;18、支撑条;19、支撑柱;20、承载组件;21、第一承载圈;22、第二承载圈;23、连接部;24、抵靠条;25、弧形弯条;26、支撑框条;30、储水组件;31、导流斜板;32、储水盘;33、限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并均使用非精准的比列,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包括框体组件10、承载组件20、储水组件30;

所述框体组件10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边框;所述边框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杆11、第一滑轨12、第二横杆13、第三横杆14、第二滑轨15;所述第一横杆11上、所述第二横杆13上设有勾件16;所述第二滑轨15后端设有滑轨挡块17;所述边框之间从上到下还设有支撑条18、支撑柱19;所述支撑柱19上设有与该所述第二承载圈22相契合的凹槽;

所述承载组件20由上承载组件、下承载组件组成;所述上承载组件、所述下承载组件均包括以相等间隙设有连接部23的第一承载圈21、第二承载圈22;所述第一承载圈21设置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第二承载圈22通过抵靠条24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圈21下方;所述抵靠条24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圈21、所述第二承载圈22上的所述连接部23之间;所述上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24底部之间还连接有弧形弯条25,用于承载碗内凹型面;所述下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24底部还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条26;其中所述上承载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承载圈21两侧通过所述勾件16进行固定,底部通过支撑条18进行支撑;所述下承载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承载圈21两侧通过所述勾件16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承载圈22通过所述支撑柱19进行固定;

所述储水组件30包括导流斜板31、储水盘32;所述导流斜板31通过所述第一滑轨12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上承载组件和所述下承载组件之间,用于收集并导流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水滴,其上部两侧设有限流块33;所述储水盘32通过所述第二滑轨15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下承载组件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导流斜板31、所述下承载组件的水滴;其中,所述储水盘32的水平距离长于所述导流斜板31的水平距离,能很好的接住所述导流斜板滴落的水滴;在使用时,所述导流斜板31可以将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水滴收集并导流到所述储水盘32中,一方面,防止上层的水滴掉落至下层的碗碟中造成污染、延迟沥干时间,另一方面,在定期清理时只需清理下方的储水盘32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组件、承载组件、储水组件;所述框体组件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边框;所述承载组件由上承载组件、下承载组件组成;所述上承载组件、所述下承载组件均包括以相等间隙设有连接部的第一承载圈、第二承载圈;所述第一承载圈设置于所述边框之间;所述第二承载圈通过抵靠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圈下方;其中所述上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底部之间还连接有弧形弯条,用于承载碗内凹型面;所述下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所述抵靠条底部还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条;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导流斜板、储水盘;所述导流斜板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上承载组件和所述下承载组件之间,用于收集并导流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水滴;所述储水盘滑动连接于所述边框之间,并位于所述下承载组件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导流斜板、所述下承载组件的水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内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杆、第一滑轨、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勾件;所述勾件用于固定所述上承载组件、所述下承载组件上的所述第一承载圈;所述第一滑轨用于与所述导流斜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用于与所述储水盘滑动连接,其后端设有滑轨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之间从上到下还设有支撑条、支撑柱;所述支撑条用于支撑所述上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一承载圈;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下承载组件的所述第二承载圈,其上还设有与该所述第二承载圈相契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板上部两侧设有限流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二次污染的沥水架,包括框体组件、承载组件、储水组件;框体组件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的边框;承载组件由上承载组件、下承载组件组成;上承载组件、下承载组件均包括以相等间隙设有连接部的第一承载圈、第二承载圈;第一承载圈设置于边框之间;第二承载圈通过抵靠条设置于第一承载圈下方;其中上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抵靠条底部之间还连接有弧形弯条;下承载组件中相对的抵靠条底部还共同连接有支撑框条;储水组件包括导流斜板、储水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下承载组件之间设置了导流斜板、在下承载组件下方设置了储水盘,避免上层的水滴落到下层,并且清洁时只需清理储水盘即可,具有防二次污染,结构稳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晟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3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