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7895发布日期:2020-09-08 14:0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对婴儿护理的重要器材,如何让婴儿更安全、舒适的睡在床上是家长操心的事情。现有的婴儿床的侧板一般为网格状,这样的侧板可以直接透风,但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比较低时,透风可能会让孩子着凉,同时,对于婴儿的照顾需要一直守在床边,当婴儿睡着后不能去做其他事,非常麻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边均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滑动贯穿限位块,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固定有第四挡板,另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网格状,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的结构完全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挡板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条状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led灯和磨砂塑料板,且磨砂塑料板位于led灯的外部。

优选的,任一个所述第一挡板的侧边开设有门孔,门孔内铰接有门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与底板平行,升降板与丝杆垂直。

优选的,所述导柱与丝杆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与对应的第三挡板的顶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婴儿可通过被子包裹后放置在海绵垫的顶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与套筒之间的螺纹传动可带动套筒升降,套筒带动升降板升降,从而可通过升降板将婴儿提升或者降落,便于将婴儿放入海绵垫上也便于将婴儿抱出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设置的第一挡板、门板,便于存储婴儿衣物和用品,减少找寻的麻烦;设置的摄像头可实时将婴儿在本婴儿床内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可通过手机、电脑等查看,便于在工作的同时及时照顾到婴儿;设置的led灯和磨砂塑料板具有照明作用,光线柔和,减少对婴儿视力的伤害;通过滑动第三挡板,当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重合时,则可以透风,当第三挡板与第二挡板错位时则可不断减少风进入,这样可根据环境的需要调整,提高了婴儿使用过程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电机、3丝杆、4套筒、5升降板、6导柱、7限位块、8海绵垫、9磨砂塑料板、10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第三挡板、13摄像头、14第一安装板、15第四挡板、16led灯、17第二安装板、18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四边均固定有第一挡板10,第一挡板10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7,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3,丝杆3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套筒4,套筒4的顶端固定有升降板5,升降板5的底部固定有导柱6,导柱6滑动贯穿限位块7,一组相对的两个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固定有第四挡板15,另一组相对的两个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11,第二挡板11为网格状,相对的两个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挡板12,第三挡板12与第二挡板11的结构完全相同,两个第二挡板11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条状的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7,第一安装板14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13,第二安装板17的底部安装有led灯16和磨砂塑料板9,且磨砂塑料板9位于led灯16的外部。

其中,任一个第一挡板10的侧边开设有门孔,门孔内铰接有门板18。

其中,升降板5与底板1平行,升降板5与丝杆3垂直。

其中,导柱6与丝杆3平行。

其中,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7的底部与对应的第三挡板12的顶端滑动连接。

其中,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升降板5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8。

工作原理:使用时,婴儿可通过被子包裹后放置在海绵垫8的顶部;电机2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通过与套筒4之间的螺纹传动可带动套筒4升降,套筒4带动升降板5升降,从而可通过升降板5将婴儿提升或者降落,便于将婴儿放入海绵垫8上也便于将婴儿抱出来,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设置的第一挡板10、门板18,便于存储婴儿衣物和用品,减少找寻的麻烦;设置的摄像头15可实时将婴儿在本婴儿床内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可通过手机、电脑等查看,便于在工作的同时及时照顾到婴儿;设置的led灯16和磨砂塑料板9具有照明作用,光线柔和,减少对婴儿视力的伤害;通过滑动第三挡板12,当第三挡板12与第二挡板11重合时,则可以透风,当第三挡板12与第二挡板11错位时则可不断减少风进入,这样可根据环境的需要调整,提高了婴儿使用过程的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四边均固定有第一挡板(10),所述第一挡板(10)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7),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3),所述丝杆(3)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顶端固定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底部固定有导柱(6),所述导柱(6)滑动贯穿限位块(7),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固定有第四挡板(15),另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11),所述第二挡板(11)为网格状,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10)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挡板(12),所述第三挡板(12)与第二挡板(11)的结构完全相同,两个所述第二挡板(11)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条状的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7),所述第一安装板(14)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13),所述第二安装板(17)的底部安装有led灯(16)和磨砂塑料板(9),且磨砂塑料板(9)位于led灯(16)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挡板(10)的侧边开设有门孔,门孔内铰接有门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5)与底板(1)平行,升降板(5)与丝杆(3)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6)与丝杆(3)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4)和第二安装板(17)的底部与对应的第三挡板(12)的顶端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升降板(5)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垫(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新生儿用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边均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通过螺纹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滑动贯穿限位块,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固定有第四挡板,另一组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为网格状,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挡板。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婴儿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家长守护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湖;方春宁;李燕燕;陈宁;杨春梅;李文献;黎丽玲;韦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