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4168发布日期:2020-10-17 00:4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真空吸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



背景技术:

中央真空吸尘器是目前家庭、酒店、办公、商业、医院以及工业等需要配置的设备之一。中央吸尘系统可以有效避免清洁产生的扬尘造成室内粉尘颗粒以及螨虫等二次污染、有效解决传统移动吸尘器清洁时的噪音污染、有效解决清洁效率问题(包括无需移动主机,拖拉电源拖线板、解决清洁时不会对地面地板以及石材造成损坏)。

但现今中央吸尘使用管道较长清洁时需要抱着10米左右的管道到处走,完成清洁后需要有专门的空间储藏软管,清洁时需要先去储藏软管的储藏室拿软管完成,清洁后还需要将软管送回储藏区域,占用时间,非常不便利,因此市场需要一款更加便利的中央真空吸尘清洁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能提高清洁时效率、使清洁更加便利,并在清洁完成后自动收纳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连接有预埋于墙壁中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内设有隐藏软管,隐藏软管包括收纳于连接管道中的收纳状态、外端拉出连接管道外的工作状态,连接管道内径等于隐藏软管内端的最大外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将隐藏软管固定于收纳状态的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隐藏软管外端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外径朝向外端方向逐渐增大,且其最小外径不大于连接管道外端内径、最大外径大于连接管道外端内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隐藏软管还包括其内端的限位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隐藏软管内端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外径大于隐藏软管外径,连接管道外端内径小于限位段外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垃圾桶,垃圾桶顶部设有过滤网,隐藏软管与垃圾桶上位于过滤网下侧的位置相连通;过滤网远离垃圾桶一侧设有用于产生负压的动力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包括对垃圾桶内进行抽风的抽风机,垃圾桶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壳体,抽风机与过滤网固定于壳体内,壳体上还开设有位于过滤网远离垃圾桶一侧的排气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内设有用于容纳灰尘的集尘袋。

更进一步地,墙壁上开设有放置口,连接管道外端连通至放置口,所述放置口外铰接有盖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连接管道与中央真空吸尘装置连接,使用时直接将隐藏软管从墙壁隐藏式软管阀门中拖出,中央真空吸尘装置启动产生负压,软管连接上伸缩管及各种清理刷套件即可开始清洁;套件软管尺寸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定制,软管长度代表中央真空吸尘清洁区域覆盖半径,圆心位置为该隐藏式软管阀门安装位置。隐藏式软管的收纳是通过中央真空吸尘器主机工作时将软管末端用手堵死,产生的高负压将软管吸入墙体管道,从而进一步解决清洁工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管道;2、隐藏软管;21、固定段;22、限位段;23、吸头;3、垃圾桶;31、过滤网;32、壳体;33、排气口;34、集尘袋;4、放置口;4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如图1和2所示,包括吸尘装置,吸尘装置连接有预埋于墙壁中的竖直连接管道1,连接管道1为长度大于12m的pvc管道;连接管道1内设有隐藏软管2,隐藏软管2包括收纳于连接管道1中的收纳状态、外端拉出连接管道1下端开口外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吸尘装置与连接管道1上端之间连通有若干相互连接的pvc制水平管以及竖直管,水平管安装于吊顶或地板中,竖直管预埋于墙壁中,以将吸尘装置与不同位置的隐藏软管2相连接。

如图1和2所示,连接管道1上连接有将隐藏软管2固定于收纳状态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一体连接于隐藏软管2外端的固定段21,固定段21外端连接有吸头23,固定段21的外径朝向外端方向逐渐增大,且其最小外径小于连接管道1外端内径、最大外径大于连接管道1外端内径。

如图1所示,隐藏软管2还包括其内端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隐藏软管2内端的限位段22,限位段22外径大于隐藏软管2外径,连接管道1下端内径小于限位段22外径,连接管道1内径等于隐藏软管2内端的最大外径。本实施例中,限位段22螺纹连接于隐藏软管2外,其直径为隐藏软管2内端的最大外径,故限位段22直径等于连接管道1的内径,连接管道1包括螺纹连接于其外端的限位筒,限位筒外端内径等于隐藏软管2外径,以方便将隐藏软管2安装于连接管道1内,安装后隐藏软管2在拉出时不会完全脱离连接管道1,且方便通过堵住隐藏软管2来借助负压将隐藏软管2收回连接管道1中。

如图1所示,吸尘装置包括垃圾桶3,垃圾桶3内固定有用于容纳灰尘的集尘袋34;垃圾桶3上侧开口且其上方设有过滤网31,隐藏软管2与垃圾桶3上位于过滤网31下侧的位置相连通;过滤网31上侧设有用于产生负压的动力件。

如图1所示,动力件包括对垃圾桶3内进行抽风的抽风机,垃圾桶3上侧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壳体32,抽风机与过滤网31固定于壳体32内,壳体32上还开设有位于过滤网31上侧的排气口33。抽风机工作,为连接管道1提供负压,从而将垃圾吸入到吸尘装置内部的集尘袋34内,尾气经过滤网31过滤后通过排气口33排出。

如图3所示,墙壁上固定有放置口4,连接管道1下端连通至放置口4上侧,放置口4上侧外铰接有盖板41,隐藏软管2处于收纳状态时,盖板41放下以起防尘作用,并提高墙面的整洁。放置口4内安装有吸尘阀门,吸尘阀门跟吸尘装置通过埋在墙体内部的pvc管道连接,吸尘装置的抽风机与吸尘阀门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接,信号线沿pvc管道外围铺设,吸尘阀门上连接有控制抽风机启闭的开关。

使用方法:

不工作的时候,隐藏软管2收缩在pvc管道内部,当用户需要打扫时,从pvc管道内抽出管道内部的隐藏软管2,打开吸尘阀门上的开关,机器开始工作,将垃圾吸入到吸尘装置内部的集尘袋34内,尾气经过滤网31过滤后通过排气口33排出;

当用户结束打扫后,用手堵住隐藏软管2的进气口,pvc管道内部会形成负压将吸尘软管吸入到pvc管道内部,用户关闭吸尘阀门上的开关,机器停止工作,合上盖板41即可;用户可以定期打开集尘桶,倒出吸尘袋内的垃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连接有预埋于墙壁中的连接管道(1),所述连接管道(1)内设有隐藏软管(2),隐藏软管(2)包括收纳于连接管道(1)中的收纳状态、外端拉出连接管道(1)外的工作状态,连接管道(1)内径等于隐藏软管(2)内端的最大外径,连接管道(1)上还连接有将隐藏软管(2)固定于收纳状态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隐藏软管(2)外端的固定段(21),所述固定段(21)的外径朝向外端方向逐渐增大,且其最小外径不大于连接管道(1)外端内径、最大外径大于连接管道(1)外端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软管(2)还包括其内端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隐藏软管(2)内端的限位段(22),所述限位段(22)外径大于隐藏软管(2)外径,连接管道(1)外端内径小于限位段(22)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垃圾桶(3),垃圾桶(3)顶部设有过滤网(31),隐藏软管(2)与垃圾桶(3)上位于过滤网(31)下侧的位置相连通;过滤网(31)远离垃圾桶(3)一侧设有用于产生负压的动力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对垃圾桶(3)内进行抽风的抽风机,垃圾桶(3)顶部可拆卸连接有壳体(32),抽风机与过滤网(31)固定于壳体(32)内,壳体(32)上还开设有位于过滤网(31)远离垃圾桶(3)一侧的排气口(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3)内设有用于容纳灰尘的集尘袋(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其特征在于:墙壁上开设有放置口(4),连接管道(1)外端连通至放置口(4),所述放置口(4)外铰接有盖板(4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真空吸尘隐藏式软管,涉及中央真空吸尘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今中央吸尘使用管道较长清洁时需要抱着10米左右的管道到处走,完成清洁后需要有专门的空间储藏软管,清洁时需要先去储藏软管的储藏室拿软管完成,清洁后还需要将软管送回储藏区域,占用时间,非常不便利的问题。包括吸尘装置,吸尘装置连接有预埋于墙壁中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内设有隐藏软管,隐藏软管包括收纳于连接管道中的收纳状态、外端拉出连接管道外的工作状态,连接管道内径等于隐藏软管内端的最大外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将隐藏软管固定于收纳状态的固定件。达到了提高清洁时效率、使清洁更加便利,并在清洁完成后自动收纳软管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铭;严国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汇川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