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暖手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757发布日期:2020-05-19 20:45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可以暖手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杯,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在天冷时当成暖水袋使用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一种常见的产品,其主要结构为一个带有真空夹层的杯体由于真空夹层的存在,所以保温杯的内胆的温度不能传递到外壁。但是日常使用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让保温杯的内胆的温度能够传递到外壁。比如冬天的时候,我们希望外壁是暖的,方便我们烘手,当然一般不具备保温功能的杯子都具备这个功能,但是一般的杯子在需要保温的时候有没办法进行保温,因此有必要改进。

在早先公开的专利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方式在内外壁之间设置磁性块,正常状态下,磁性块与外壁不接触,只与内壁接触,需要保温杯快速散热时,则在外壁外侧通过磁铁吸附磁性块,让磁性块连通外壁和内壁,这时候内壁的热量就能传递给外壁。但是这种方式,毕竟接触面积有限,内胆的热量传递的有限,无法满足暖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可以兼具保温和取暖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体分为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具有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被抽真空,形成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内设置有碘粉,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磁性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块相固定,所述磁性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外壁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外壳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个磁铁,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一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和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端部为半球形凸起,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半球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保温状态时,所述凸起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需要暖手时,将所述基座往上推,所述凸起在挤压的作用下退出所述第一凹槽后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块,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相接触。这时候内壁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外壁,外壁温度升高以后,可以将外壁上的碘粉加热,让碘的挥发性大大提高,一旦在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一定密度碘蒸汽层,就可以让内胆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外壳,使得外壳变热,方便人暖手,相比于原先依靠磁性块传递热量,这种方式传递的热量面积更大,传递热量的速度也更快,可以满足人们暖手的需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平面弹簧,所述弹簧的横截面为螺旋形,所述磁性块位于所述平面弹簧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最外圈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为周圈高,内圈低的形状,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最低点位于与所述磁性块相对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磁性块位于所述内胆底部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保温时,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的距离为1mm到2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磁性块的直径为10mm以上,厚度小于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需要暖手时,将所述基座往上推,所述凸起在挤压的作用下退出所述第一凹槽后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块,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相接触。这时候内壁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外壁,外壁温度升高以后,可以将外壁上的碘粉加热,让碘的挥发性大大提高,一旦在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一定密度碘蒸汽层,就可以让内胆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外壳,使得外壳变热,方便人暖手,相比于原先依靠磁性块传递热量,这种方式传递的热量面积更大,传递热量的速度也更快,可以满足人们暖手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保温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暖手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5,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包括杯盖1和杯体2,所述杯体2分为外壳21和内胆22,所述外壳21和内胆22之间具有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被抽真空,形成真空层2a,所述真空层2a内设置有碘粉3a,所述内胆22的底部设置有磁性块3和弹簧4,所述磁性块的直径为10mm以上,厚度小于5mm。所述弹簧4一端与所述内胆22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块3相固定,所述磁性块3在弹簧4的作用下,与所述外壁21相隔一定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4为平面弹簧,所述弹簧3的横截面为螺旋形,所述磁性块3位于所述平面弹簧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的最外圈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底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弹簧占用的高度空间。

所述外壳21内壁的底部为周圈高,内圈低的形状,所述外壳21内壁的底部最低点位于与所述磁性块3相对处。所述磁性块3位于所述内胆22底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外壳2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个基座6,所述基座6内设置有一个磁铁61,所述外壳21底部设置有一个盲孔211,所述盲孔21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12和定位轴213,所述定位轴213的端部为半球形凸起214,所述基座6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214相配合的半球形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63,所述第一凹槽6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63的上方。

保温状态时,所述凸起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的距离为1mm到2mm。此时本产品作为普通的保温杯使用。

需要暖手时,将所述基座往上推,所述凸起在挤压的作用下退出所述第一凹槽后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块,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底部最底处的碘粉相接触。可以将外壁上的碘粉加热,让碘的挥发性大大提高,一旦在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一定密度碘蒸汽层,就可以让内胆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外壳,使得外壳变热,方便人暖手,相比于原先依靠磁性块传递热量,这种方式传递的热量面积更大,传递热量的速度也更快,可以满足人们暖手的需要。



技术特征:

1.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体分为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具有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被抽真空,形成真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内设置有碘粉,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磁性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块相固定,所述磁性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外壁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外壳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个磁铁,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一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和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端部为半球形凸起,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半球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保温状态时,所述凸起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需要暖手时,将所述基座往上推,所述凸起在挤压的作用下退出所述第一凹槽后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磁铁吸引所述磁性块,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平面弹簧,所述弹簧的横截面为螺旋形,所述磁性块位于所述平面弹簧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最外圈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为周圈高,内圈低的形状,所述外壳内壁的底部最低点位于与所述磁性块相对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块位于所述内胆底部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保温时,所述磁性块与所述外壳的距离为1mm到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块的直径为10mm以上,厚度小于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可以暖手的保温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所述杯体分为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具有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被抽真空,形成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内设置有碘粉,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有磁性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内胆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磁性块相固定,所述磁性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外壁相隔一定距离,所述外壳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个基座,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个磁铁,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一个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和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端部为半球形凸起,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半球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俞海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华格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04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