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9642发布日期:2020-12-18 13:1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属于儿童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在用餐时普遍存在身高限制,无法正常参与家庭用餐的问题,需要家长喂食,对儿童养成良好独立的用餐习惯具有不良影响。但是,现有技术上的儿童餐椅功能比较单一,并且随着儿童身体的成长,儿童餐椅将会无法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儿童餐椅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该餐椅以实木为原料,主要采用榫卯接合,可调节高度与桌板的位置以适应儿童成长,并适用于多种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结构包括座面、椅背、桌板、扶手、椅腿和椅腿延长件,所述椅腿有四条,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分别与座面四角连接,椅腿分为座面上半部分与座面下半部分,椅背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连接,两条扶手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垂直连接,并固定桌板;座面下半部分椅腿与椅腿延长件通过圆棒榫的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腿部零件的个数实现餐椅的高度调节。

所述桌板侧面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多个贯通圆棒榫槽,扶手与桌板通过圆棒榫可拆卸连接,可随时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调节与拆卸。

还包括座框,座框的前后两侧分别有两个方形榫头,榫头上开设贯通圆棒榫槽,座面的四个角设有方形榫头,开设圆棒榫槽;所述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设有圆棒榫槽,座面下半部分顶部设有圆棒榫头,座框与座面相配合并插入椅腿座面下半部分圆棒榫头,与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圆棒榫槽进行插入式连接。

所述后腿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贯通圆棒榫槽,前腿顶部设有垂直方向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2个圆棒榫头,一端为水平方向圆棒榫头与后腿连接,一端为垂直方向圆棒榫头与前腿连接。

所述椅背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多个圆棒榫槽,后腿上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圆棒榫槽,采用独立的圆柱形部件进行插入式固定。

所述扶手上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所述椅背可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

所述所有圆棒榫槽与圆棒榫头尺寸一致,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以实木为原料,主要采用榫卯接合,可调节高度与桌板的位置以适应儿童成长。

2)当儿童可以使用正常尺寸的餐椅时,可以将椅背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适应多场景使用,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3)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便于拆卸,方便运输,各个零件都采用圆角设计,安全牢靠,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自主拆装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儿童餐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儿童餐椅变形为置物架示意图。

附图3是椅腿的连接与高度调节方式示意图。

附图4是扶手与桌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5是腿与座面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6是扶手与前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7是扶手与后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8是椅背与后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结构包括座面、椅背、桌板、扶手、椅腿和椅腿延长件,所述椅腿有四条,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分别与座面四角连接,椅腿分为座面上半部分与座面下半部分,椅背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连接,两条扶手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垂直连接,并固定桌板;座面下半部分椅腿与椅腿延长件通过圆棒榫的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腿部零件的个数实现餐椅的高度调节。

所述桌板侧面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多个贯通圆棒榫槽,扶手与桌板通过圆棒榫可拆卸连接,可随时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调节与拆卸。

还包括座框,座框的前后两侧分别有两个方形榫头,榫头上开设贯通圆棒榫槽,座面的四个角设有方形榫头,开设圆棒榫槽;所述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设有圆棒榫槽,座面下半部分顶部设有圆棒榫头,座框与座面相配合并插入椅腿座面下半部分圆棒榫头,与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圆棒榫槽进行插入式连接。

所述后腿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贯通圆棒榫槽,前腿顶部设有垂直方向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2个圆棒榫头,一端为水平方向圆棒榫头与后腿连接,一端为垂直方向圆棒榫头与前腿连接。

所述椅背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多个圆棒榫槽,后腿上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圆棒榫槽,采用独立的圆柱形部件进行插入式固定。

所述扶手上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所述椅背可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

所述所有圆棒榫槽与圆棒榫头尺寸一致,便于生产加工。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图1),可以将椅背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图2)。本餐椅设置了4种高度,可供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使用。餐椅高度的调节主要依靠椅腿,椅腿由座面上半部分与座面下半部分组成,下半部分的椅腿由4个零件组成,各零件之间用圆棒榫的过盈配合进行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腿部零件的个数实现餐椅的高度调节,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连接方式如图3。餐椅桌板位置的调节主要依靠扶手与桌板内置的圆棒榫,可以随时进行前后4档位置的移动调节与拆卸以适应不同场景需要,随着儿童实际需要将桌板的位置进行移动,更好地方便儿童就坐,具体连接方式如图4。餐椅的的腿与座面的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座框的前后两侧分别有两个方形榫头,榫头上开设贯通圆柱状榫槽,座面的四个角设有方形榫头,开设圆柱状榫槽,座框与座面相配合并插入前下腿的圆棒榫头进行固定,前上腿设有圆棒榫槽,与前下腿进行插入式连接。扶手与前腿的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扶手设有8个贯通圆棒榫槽与2个圆棒榫头,水平方向的榫头与后腿连接,垂直方向的榫头与前腿连接。扶手与后腿的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后腿设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圆棒贯通榫槽,与扶手上的榫头进行接合。椅背与后腿的连接方式如图8所示,椅背的左右两侧分别有4个圆棒榫槽,与后腿上4个圆棒榫槽的尺寸一致,采用独立的圆柱形部件进行插入式固定。图中所有的榫眼与榫头尺寸一致,便于生产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座面、椅背、桌板、扶手、椅腿和椅腿延长件,所述椅腿有四条,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分别与座面四角连接,椅腿分为座面上半部分与座面下半部分,椅背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连接,两条扶手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垂直连接,并固定桌板;座面下半部分椅腿与椅腿延长件通过圆棒榫的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椅腿延长件的个数实现餐椅的高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所述桌板侧面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多个贯通圆棒榫槽,扶手与桌板通过圆棒榫可拆卸连接,可随时进行前后位置的移动调节与拆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还包括座框,座框的前后两侧分别有两个方形榫头,榫头上开设贯通圆棒榫槽,座面的四个角设有方形榫头,开设圆棒榫槽;所述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设有圆棒榫槽,座面下半部分顶部设有圆棒榫头,座框与座面相配合并插入椅腿座面下半部分圆棒榫头,与椅腿座面上半部分底部圆棒榫槽进行插入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所述后腿上设有水平方向的贯通圆棒榫槽,前腿顶部设有垂直方向圆棒榫槽,扶手上设有2个圆棒榫头,一端为水平方向圆棒榫头与后腿连接,一端为垂直方向圆棒榫头与前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所述椅背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多个圆棒榫槽,后腿上设有多个尺寸一致的圆棒榫槽,采用独立的圆柱形部件进行插入式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所述扶手上设有多个圆棒榫槽,所述椅背可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特征是所述所有圆棒榫槽与圆棒榫头尺寸一致,便于生产加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儿童成长的多功能餐椅,其结构包括座面、椅背、桌板、扶手、椅腿和椅腿延长件,椅腿有四条,分别与座面四角连接,分为座面上半部分与座面下半部分,椅背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连接,两条扶手与两条后腿的座面上半部分垂直连接,并固定桌板;座面下半部分椅腿与椅腿延长件通过圆棒榫的过盈配合连接,通过增加或减少腿部零件的个数实现高度调节。优点:采用榫卯接合,可调节高度与桌板的位置以适应儿童成长。可以将椅背拆开安装至扶手上,将餐椅变成置物架使用,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便于拆卸,方便运输,各个零件都采用圆角设计,安全牢靠,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自主拆装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