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卫生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7152发布日期:2021-04-30 09:2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卫生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卫生盘。



背景技术:

人们在聚餐时,为讲究卫生,避免唾液交叉传递,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在餐桌上放置公筷,人们在用餐时,先用公筷将菜肴夹到各自的餐盘中后,再用各自使用的餐具食用。这种手段可以较好的避免人们唾液的交叉传递,防止相互污染。但存在的问题是,1、若多人使用一付公筷,当一个人使用公筷时,其他人想要夹菜则要等待,且一付公筷多人传递使用,仍存有间接交叉接触问题;2、多人使用一付公筷,公筷使用后,通常只是放回到盛放菜肴的盘中,难免会有公筷落到盘中或餐桌上的现象,造成公筷的污染;3、若采取每人一付公筷,又没有固定的搁置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卫生盘,该卫生盘具有盛放菜肴的盘子,且具有搁置筷、夹、勺等用具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组合式卫生盘,它具有一主盘体和一附盘体,主盘体位于附盘体上方,主盘体的底面与附盘体的盘面间支承有一支柱。

由上述方案可见,主盘体供盛放菜肴,附盘体则供搁置各类诸如筷子、夹子、勺子、等餐具,人们使用本卫生盘聚餐时,每人可配备一只公用菜夹子及一双进食的私用筷子,公用菜夹子用于夹菜、私用筷子用于进食,它们暂时不用时,均可搁置在附盘体上;进食菜肴时,用公用菜夹子将菜肴夹取到主盘体中,夹菜完毕后将公用菜夹子放回到附盘体上,然后用私用筷子食用主盘体中的菜肴,食用完毕后,也将私用筷子搁置在下盘上;食用菜肴时,按上述过程操作,即可完全避免聚餐时的交叉接触及交叉污染。另外,人们也可一手操作公用菜夹子、另一手操作私用筷子用歺,实现方便的拿取、进食菜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它较好的解决了人们聚餐时唾液交叉传递及间接交叉接触的问题,并能避免筷、夹、勺等用具搁置在餐桌上受到污染的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卫生餐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卫生盘具有一主盘体2和一附盘体1,主盘体2位于附盘体1上方,主盘体2的底面与附盘体1的盘面间支承有一支柱5。

本实施例中,支柱5的上端与主盘体2的底面连接,支柱5的下端与附盘体1的盘面连接,主盘体2、支柱5及附盘体1连为一整体。

本实施例中,主盘体2的盘中设有两片以上相交的隔板3,各隔板相交形成多个搁置腔4。每个搁置腔4中可分别放置不同的菜肴。

本实施例中,附盘体1的直径大于主盘体2的直径,附盘体1的周边向上翘起。附盘体1的周边向上翘起,搁置在附盘体1上的筷子、夹子、勺子等餐具会处在架空状态,进而方便拿取、搁置。另外,附盘体1内可盛放食品,还可放置吃剩的残余物(如骨头、鱼刺、嚼不烂的丢弃物等),以保持桌面清洁,方便清理打扫。

参见图3

本实施例中,支柱5的上端与主盘体2的底面连接,支柱5的下端落座在附盘体1的盘面上。另外,主盘体2的盘中不设隔板,即主盘体2为普通的盘子。

支柱5支承于主盘体2与附盘体1间的形式还可有以下几种:1、支柱的下端与附盘体的盘面连接,主盘体的底面落座在支柱的上端;2、主盘体的底面落座在支柱的上端,支柱的下端落座在附盘体的盘面上。以上这两种形式通过文字描述,已表述清楚,故不再给出附图示意。



技术特征:

1.组合式卫生盘,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主盘体和一附盘体,主盘体位于附盘体上方,主盘体的底面与附盘体的盘面间支承有一支柱,主盘体的盘中设有两片以上相交的隔板,各隔板相交形成多个搁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卫生盘,其特征在于:支柱的上端与主盘体的底面连接,支柱的下端与附盘体的盘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卫生盘,其特征在于:支柱的上端与主盘体的底面连接,支柱的下端落座在附盘体的盘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卫生盘,其特征在于:支柱的下端与附盘体的盘面连接,主盘体的底面落座在支柱的上端。


技术总结
组合式卫生盘,它具有一主盘体和一附盘体,主盘体位于附盘体上方,主盘体的底面与附盘体的盘面间支承有一支柱。附盘体则供搁置各类诸如筷子、夹子、勺子、等餐具。人们使用本卫生盘聚餐时,每人可配备一只公用菜夹子及一双进食的私用筷子,公用菜夹子用于夹菜、私用筷子用于进食,它们暂时不用时,均可搁置在附盘体上;进食菜肴时,用公用菜夹子将菜肴夹取到主盘体中,夹菜完毕后将公用菜夹子放回到附盘体上,然后用私用筷子食用主盘体中的菜肴,食用完毕后,也将私用筷子搁置在下盘上;食用菜肴时,按上述过程操作,即可完全避免聚餐时的交叉接触及交叉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乔华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阳乔氏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9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