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7544发布日期:2021-06-11 19:4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外墙门窗,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建筑门窗质量及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现有的门窗质量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安装的质量上仍未有突破,特别是现在国家越来越提倡装配式建筑,无论是混凝土预制还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仍没有专门针对该建筑的整体系统门窗的解决方案。现有安装过程中,门窗容易受到损坏,安装也不标准,容易导致门窗渗水等等。特别是附框作为门窗的主要受力部件,在原来的门窗风载荷检测中并不带着附框一同检测。但是现有的门窗恰恰是安装在附框上的。门窗外框与附框的安装方式和牢固程度,代表着门窗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而只有带附框一起做风荷载检测才能体现出来。

另外,门窗最常见的安装技术一是螺钉直接贯穿门窗框固定到附框上,这种安装方式外框背面与附框间的缝隙过小,无法填充发泡,导致外框与墙体之间的防水胶起作用,但是长时间后,胶水容易开裂脱胶,进一步导致门窗渗漏。并且外框表面的螺钉孔也是导致门窗渗漏的原因。另一种常见的安装方式是用滑扣固定,但是滑扣的规格种类繁多,不易通用,而且好多系统窗也无法安装滑扣,安装滑扣还会导致室内室外形成冷桥现象。还有现今的老房改造,装配式建筑方面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所以现在亟需一种整体系统窗可以把门窗的制作及安装很好地统一起来,实现节能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且特别适合针对现在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安装标准化,方便将来的门窗拆卸和更换,安全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具有窗扇、窗框、附框,所述窗扇安装在所述窗框内;所述窗框与附框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窗框与附框的嵌入式插销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安装在所述附框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嵌入式插销固定件配合内扣的扣件槽,所述扣件槽与所述窗框一体成型或通过螺丝固定在窗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附框为热阻性能不低于整窗性能的建筑材料;如木塑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与附框之间间距为3-8mm之间可以调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整体系统窗的标准化安装,安装过程简单方便,窗扇、窗框与附框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接受门窗的风载荷检测,安全性更高,而对建筑物的位移、沉降或门窗自身的热胀冷缩等,有一定的空间余量,不会因此造成门窗的变形。

(2)本实用新型适配于现在盛行的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老房改造,不用破坏原有墙体洞口的原有结构,附框直接安装在原有洞口上,方便快捷。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精洞口的安装,不需要像原来的门窗洞口一样,门窗框或附框上墙安装后还去抹灰粉刷。

(5)本实用新型的附框采用木塑复合材料,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插销固定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插销固定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附框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2、5、6、7,本实施例为塑料平开窗,具有窗扇1、窗框2、附框3,窗扇1安装在窗框2内;窗框2与附框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10个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窗框2与附框3的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窗框2安装在附框3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配合内扣的扣件槽21,扣件槽21通过螺丝固定在窗框2上。附框3外表面上设置有12个凸起31,中间设置有一v形凹槽32,附框3内表面两端位置各开有一凹槽33。附框3为木塑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窗框2一体成型,为塑料材质。

(实施例2)

见图3、4、5、6、7本实施例为铝合金推拉窗,具有窗扇1、窗框2、附框3,窗扇1安装在窗框2内;窗框2与附框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12个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窗框2与附框3的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窗框2安装在附框3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配合内扣的扣件槽21,扣件槽21与窗框2一体成型。附框3外表面上设置有18个凸起31,中间设置有一v形凹槽32,附框3内表面两端位置各开有一凹槽33。附框3为木塑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窗框2一体成型,为隔热铝合金材质。

(实施例3)

见图5-8,本实施例为铝木复合平开窗,具有窗扇1、窗框2、附框3,窗扇1安装在窗框2内;窗框2与附框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10个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窗框2与附框3的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窗框2安装在附框3的一面上设置有与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配合内扣的扣件槽21,扣件槽21通过螺丝固定在窗框2上。窗框2表面还通过螺丝固定有木质装饰条22。附框3外表面上设置有12个凸起31,中间设置有一v形凹槽32,附框3内表面两端位置各开有一凹槽33。附框3为木塑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窗框2一体成型,为铝制材质。

以上实施例均包括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具有外壳41、定位销42和内轴43,内轴43套装在外壳41内,内轴43底部设置有弹簧44与外壳4底部内侧弹性接触,外壳41上部开口位置设置有一对对穿孔45,内轴43的顶部设有与对穿孔45对应的通槽46,内轴43通过定位销42穿过对穿孔45与通槽46使得自身顶部与外壳41开口的端面平齐,外壳41上端部边缘中心对称固定有一对边翼47。内轴43底端的直径大于顶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根据墙体洞口尺寸,预制好相应尺寸的附框3与窗框2,将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放置在附框3的安装孔内,再将窗框2推进附框3内,窗框2与附框3之间的间距调整至4mm,窗框到位后拔出定位销42,内轴43弹出卡进扣件槽21内,再将固定件4的内轴旋转90°,完成附框3与窗框2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具有窗扇(1)、窗框(2)、附框(3),所述窗扇(1)安装在所述窗框(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与附框(3)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窗框(2)与附框(3)的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安装在所述附框(3)的一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嵌入式插销固定件(4)配合内扣的扣件槽(21),所述扣件槽(21)与所述窗框(2)一体成型或通过螺丝固定在窗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3)为热阻性能不低于整窗性能的建筑材料;如木塑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与附框(3)之间间距为3-8mm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外墙门窗,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精洞口标准化安装的整体系统窗。具有扇、框、附框及其配件和嵌入式连接件组成。窗扇安装在窗框内;窗框与附框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对应且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窗框与附框的嵌入式连接件,附框通过若干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洞口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精洞口建筑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外墙门窗的标准化安装,窗扇、窗框与附框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接受门窗的风载荷检测,安全性高,安装规范,窗框表面没有螺钉孔,更美观更防渗水。而对建筑物的位移、沉降或门窗自身的热胀冷缩等,有一定的空间余量,不会造成门窗的变形及损坏。适配于现在盛行的装配式建筑的门窗应用,方便快捷,方便将来门窗的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玖洲联横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