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6402发布日期:2021-06-01 23:2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床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发展到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阶段。目的都是在追求怎样让人的三分之一时间在床上睡的更舒适,更健康。传统的床垫是采用在海绵层的正面和反面粘合椰棕层的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名为“组合式远红外线负离子抗菌床垫”、申请号为zl200720176811.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有助于人体健康,且易于折叠携带及拆装清洗的床垫,该床垫包括由热可塑性弹性体与远红外线、负离子、纳米银等机能性粒子材料合成的柔软片状垫体,是专用于铺在弹簧床上的床垫。虽然上述方案能起到抗菌作用,但是该方案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使用能释放银离子的材料直接合成柔软片状垫体,释放银离子的速度不可调节,容易长期积累之下导致其上银离子浓度过高,从而导致人体中毒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使用银离子材料合成中间层导致银离子释放速度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在所述海绵主体内固定安装有胶囊腔,在所述胶囊腔表面设置有开合板;

在所述胶囊腔内部填充有银离子材料层,在所述胶囊腔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开合板开合的释放开槽,所述开合板通过直线滑动结构在所述释放开槽上滑动调节并锁定以控制暴露所述银离子材料层的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合板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且所述开合板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弧形体咬合在所述释放开槽一端,所述开合板另一端的底面密封贴合在所述释放开槽另一端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线滑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体上的驱动连杆,在所述胶囊腔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所述驱动连杆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驱动连杆上开设有梯形定位槽,在所述滑槽内通过弹性件安装有用于卡嵌在所述梯形定位槽内的定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由三片相互连接的弹性片形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释放银离子的银离子材料层使用胶囊进行包裹,在通过开合板和释放开槽间的开口,将胶囊腔之内的银离子逐步渗透至海绵主体中,通过直线滑动结构控制开合板和释放开槽间的咬合面积,从而控制而银离子材料层向海绵主体渗透的面积,从而控制控制银离子渗出的量,且两者间可完全关闭,使得装置成普通海绵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连杆和滑槽连接处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海绵主体;2-胶囊腔;3-开合板;4-银离子材料层;5-释放开槽;6-直线滑动结构;7-弧形体;

61-驱动连杆;62-滑槽;63-梯形定位槽;64-弹性件;65-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1,在所述海绵主体1内固定安装有胶囊腔2,在所述胶囊腔2表面设置有开合板3;在所述胶囊腔2内部填充有银离子材料层4,在所述胶囊腔2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开合板3开合的释放开槽5,所述开合板3通过直线滑动结构6在所述释放开槽5上滑动调节并锁定以控制暴露所述银离子材料层4的面积。所述开合板3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且所述开合板3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弧形体7咬合在所述释放开槽5一端,所述开合板3另一端的底面密封贴合在所述释放开槽5另一端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将用于释放银离子的银离子材料层4使用胶囊腔2进行包裹,在通过开合板3和释放开槽5间的开口,将胶囊腔2之内的银离子逐步渗透至海绵主体1中,通过直线滑动结构6控制开合板3和释放开槽5间的咬合面积,从而控制而银离子材料层4向海绵主体1渗透的面积,从而控制控制银离子渗出的量,且两者间可完全关闭,使得装置成普通海绵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直线滑动结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体7上的驱动连杆61,在所述胶囊腔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所述驱动连杆61的滑槽62。在所述驱动连杆61上开设有梯形定位槽63,在所述滑槽62内通过弹性件64安装有用于卡嵌在所述梯形定位槽63内的定位件65。所述弹性件64由三片相互连接的弹性片形成。

通过开合板3和释放开槽5间咬合面积的控制,主要由通过驱动连杆61在滑槽62内的位置决定,在驱动连杆61嵌套在滑槽62的过程中,通过弹性件64进行施压使得定位件65嵌套在梯形定位槽63内产生的静摩擦力所决定。

梯形定位槽63和梯形的定位件65的特殊形状是为了配合两者间的双向滑槽,从而在其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产生纵向位移的斜面。

由于梯形定位槽63和梯形的定位件65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两个方向的倾斜作用力,通过弹性件64特殊形状的分力,以防止弹性件64和定位件65连接处断裂。

以上实施例仅为

本技术:
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主体(1),在所述海绵主体(1)内固定安装有胶囊腔(2),在所述胶囊腔(2)表面设置有开合板(3);

在所述胶囊腔(2)内部填充有银离子材料层(4),在所述胶囊腔(2)上开设有用于配合所述开合板(3)开合的释放开槽(5),所述开合板(3)通过直线滑动结构(6)在所述释放开槽(5)上滑动调节并锁定以控制暴露所述银离子材料层(4)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板(3)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且所述开合板(3)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弧形体(7)咬合在所述释放开槽(5)一端,所述开合板(3)另一端的底面密封贴合在所述释放开槽(5)另一端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动结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体(7)上的驱动连杆(61),在所述胶囊腔(2)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嵌套所述驱动连杆(61)的滑槽(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连杆(61)上开设有梯形定位槽(63),在所述滑槽(62)内通过弹性件(64)安装有用于卡嵌在所述梯形定位槽(63)内的定位件(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4)由三片相互连接的弹性片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在海绵主体内固定安装有胶囊腔,在胶囊腔表面设置有开合板;在胶囊腔内部填充有银离子材料层,在胶囊腔上开设有用于配合开合板开合的释放开槽,开合板通过直线滑动结构在释放开槽上滑动调节并锁定以控制暴露银离子材料层的面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释放银离子的银离子材料层使用胶囊进行包裹,在通过开合板和释放开槽间的开口,将胶囊腔之内的银离子逐步渗透至海绵主体中,通过直线滑动结构控制开合板和释放开槽间的咬合面积,从而控制银离子材料层向海绵主体渗透的面积,从而控制银离子渗出的量。

技术研发人员:叶宇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欧亚床垫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