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0733发布日期:2021-07-20 15:5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处理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的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具有电子秤功能的烹饪装置大多是设计一个单独秤盘区域,用户对食材称重时,需要先在秤盘区域进行称重,然后再移动到烹饪区域进行食材加工,这样会增加用户操作步骤,造成体验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大身主体和设置在该大身主体下方的底壳组件,所述大身主体内部设有烹饪区域,所述底壳组件包括电子秤传感器、固定架、秤pcb板、底壳和支撑脚,所述秤pcb板固定在底壳上,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一端与固定架固定,另一端超出该固定架的边缘与所述支撑脚固定。

进一步地:

所述底壳的相应位置设有放置所述电子秤传感器的凹槽和用于支撑脚穿越的通孔,该通孔位于在凹槽的外端。

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为长条形,相应地,所述凹槽也为长条形。

所述固定架类似三角形。

所述电子秤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相应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也为三个。

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一端借助螺钉与固定架固定,另一端也借助螺钉与所述支撑脚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烹饪装置上添加了电子秤功能,且把称重功能设计成一个独立模块,与烹饪装置的支撑脚连接为一体,用户只要按下称重功能按键,然后添加相应的食材到烹饪区域即可显示所添加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用户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体验感,且因电子秤与主机的支撑脚为一体,故烹饪装置的整体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底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底壳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底壳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烹饪装置的底壳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烹饪装置,具有加热和搅拌功能,包括大身主体1和设置在该大身主体1下方的底壳组件2。所述大身主体1外部设有操作区域11,内部设有烹饪区域12。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底壳组件2包括固定架23、电子秤传感器25、秤pcb板27、底壳28和支撑脚29。秤pcb板27固定在底壳28上,用于对各个电子秤传感器产生的形变量进行收集处理,从而计算出所称物体重量等。固定架23主要作用是用于电子秤传感器25和底壳28之间的连接固定。为了保证称重的准确性,一般要求固定架23由具有良好的刚性即变形量少的材质制成。电子秤传感器25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架23上,电子秤传感器的作用是根据称重重量而产生形变量,为了保证称重的准确性,除了必须的固定接触外,一般都会与其它部件进行避空处理。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3的形状类似三角形,电子秤传感器25的数量为三个,电子秤传感器25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架23的角的位置借助螺钉22固定连接,另一端超出该固定架的边缘并与所述支撑脚29固定。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9通过螺钉24与电子秤传感器25连接固定,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烹饪装置。

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脚29的数量与电子秤传感器25的数量为一一对应关系,为了保证称重的准确性,各支撑脚会合理分布,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个烹饪器具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圆型标识区域为支撑脚位置,为了保证称重的准确性,底壳对电子秤传感器和支撑脚进行避空设计,底壳28的相应位置设计了放置电子秤传感器的凹槽281和用于支撑脚穿越的三个通孔282,该通孔282位于在凹槽281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增加电子秤功能,满足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时称重的需要。称重时,用户可以直接把食材放入烹饪器具中的烹饪区域称重,不需要单独称重之后,再移动到烹饪器具的烹饪区域中,减少了用户操作步骤,提高用户体验感。本实用新型称重功能设计成一个独立模块,用户只要在操作区域11按下称重功能按键,然后添加相应的食材到烹饪区域即可显示所添加重量,同时在程序上设计“去皮”功能,即一种食材添加完成后,再次按下对应的称重标识,重量显示区域归零,方便新的食材称重。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秤隐藏在烹饪器具中,不需要单独设计称重区域(如称盘区域)等,因此可以让整个烹饪器外观更具完整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大身主体和设置在该大身主体下方的底壳组件,所述大身主体内部设有烹饪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组件包括电子秤传感器、固定架、秤pcb板、底壳和支撑脚,所述秤pcb板固定在底壳上,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一端与固定架固定,另一端超出该固定架的边缘并与所述支撑脚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相应位置设有放置所述电子秤传感器的凹槽和用于支撑脚穿越的通孔,该通孔位于在凹槽的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为长条形,相应地,所述凹槽也为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类似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秤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相应地,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也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一端借助螺钉与固定架固定,另一端也借助螺钉与所述支撑脚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大身主体和设置在该大身主体下方的底壳组件,所述大身主体内部设有烹饪区域,所述底壳组件包括电子秤传感器、固定架、秤PCB板、底壳和支撑脚,所述秤PCB板固定在底壳上,所述电子秤传感器一端与固定架固定,另一端超出该固定架的边缘并与所述支撑脚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用户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体验感,且因电子秤与主机的支撑脚为一体,故烹饪装置的整体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育奇;王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联创三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