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2880发布日期:2021-05-25 12:2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日常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一般拖把包括拖把杆、叉头和连接在叉头上的拖把头,拖把头可以为装有胶棉拖把,也可以装有擦拭布或擦拭布条。目前拖把杆和叉头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再通过一根插销穿过拖把杆和叉头实现固定,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胶棉拖把【申请号2019112235481】等。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插销位置靠近拖把头,插销会经常被水等溅到,因此插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腐蚀生锈,生锈后会有锈迹从叉头上留下来,会污染拖把头;进一步的,拖把杆和叉头之间的受力点集中在插销位置,在插销被生锈腐蚀后强度降低,极容易出现断裂,导致拖把报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拖把,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拖把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叉头,所述拖把杆的下端具有连接段,所述叉头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段和叉头的连接孔紧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拖把杆的直径,所述连接段的上端和拖把杆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连接段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部,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部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上槽壁和叉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与限位凸部的上侧面和台阶面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同,在所述连接段插接至连接孔中时所述限位凸部卡入卡槽中且限位凸部的上侧面与卡槽的上槽壁抵靠。

拖把杆插入叉头的连接孔中,限位凸部卡入卡槽中,在周向上对拖把杆和叉头定位,同时限位凸部与台阶面配合,将叉头上位于叉头的上端面至卡槽的上槽壁之间的部位卡紧,在轴向上对拖把杆和叉头定位,从而实现拖把杆和叉头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拖把杆和叉头的固连,无需使用到连接轴等金属件,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锈蚀的情况,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且零部件较少,使得拖把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

在上述的拖把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沿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着连接段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定位筋的宽度和定位槽的宽度相同,在所述连接段插接至连接孔中时所述定位筋插入定位槽中。通过定位筋和定位槽的配合能在周向上进一步加强拖把杆和叉头的定位强度。

在上述的拖把中,所述连接段的内孔中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定位槽位于其中两根加强筋之间。通过加强筋能增加连接段的强度,同时定位槽的位置能通过对应的加强筋增加强度。

在上述的拖把中,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的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沿着连接段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段插接至连接孔中时所述定位筋插入定位槽中。通过定位筋和定位槽的配合能在周向上进一步加强拖把杆和叉头的定位强度。

在上述的拖把中,所述定位槽的端口为扩口,所述扩口的宽度自端口向内逐渐变小。该结构在装配时方便定位筋插入。

在上述的拖把中,所述限位凸部朝下的侧面为斜面。斜面能使得连接段更容易插入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拖把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拖把杆和叉头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拖把杆和叉头连接处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是拖把杆和叉头连接处另一个视角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拖把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叉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拖把杆;11、连接段;12、台阶面;13、限位凸部;131、斜面;14、定位槽;141、扩口;15、加强筋;2、叉头;21、连接孔;22、卡槽;23、定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拖把包括拖把杆1和叉头2,叉头2的下端连接拖把头,拖把杆1的下端具有连接段11,叉头2的上端设有连接孔21,连接段11和叉头2的连接孔21紧配合连接,连接段11的直径小于拖把杆1的直径,连接段11的上端和拖把杆1之间形成台阶面12,连接段11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部13,限位凸部13朝下的侧面为斜面131,本实施例一中限位凸部13具有两个,两个限位凸部13对称设置在连接段11的两侧,连接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部13一一对应的卡槽22,连接段11的内孔中设有若干加强筋15,定位槽14位于其中两根加强筋15之间,卡槽22的上槽壁和叉头2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与限位凸部13的上侧面和台阶面12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同,在连接段11插接至连接孔21中时所述限位凸部13卡入卡槽22中且限位凸部13的上侧面与卡槽22的上槽壁抵靠。

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定位筋23,定位筋23沿着连接孔21的轴线方向设置,连接段11上开设有定位槽14,定位槽14的端口为扩口141,扩口141的宽度自端口向内逐渐变小,定位槽14沿着连接段11的轴线方向设置,定位筋23的宽度和定位槽14的宽度相同,在连接段11插接至连接孔21中时所述定位筋23插入定位槽14中。

拖把杆1插入叉头2的连接孔21中,限位凸部13卡入卡槽22中同时定位筋23插入定位槽14中,在周向上对拖把杆1和叉头2定位,同时限位凸部13与台阶面12配合,将叉头2上位于叉头2的上端面至卡槽22的上槽壁之间的部位卡紧,在轴向上对拖把杆1和叉头2定位,从而实现拖把杆1和叉头2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拖把杆1和叉头2的固连,提高了使用寿命,且零部件较少,使得拖把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

本实施例一中考虑到脱模的需要,卡槽22开设成长条形,在装配时叉头2为刚脱模状态,温度较高,此时将拖把杆1插入叉头2的连接孔21中,操作方便,当叉头2冷却收缩后使得拖把杆1和插头紧配合,配合牢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沿着连接孔的轴线方向设置,连接段的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定位筋,定位筋沿着连接段的轴线方向设置,在连接段插接至连接孔中时定位筋插入定位槽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1)和叉头(2),所述拖把杆(1)的下端具有连接段(11),所述叉头(2)的上端设有连接孔(21),所述连接段(11)和叉头(2)的连接孔(21)紧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1)的直径小于拖把杆(1)的直径,所述连接段(11)的上端和拖把杆(1)之间形成台阶面(12),所述连接段(11)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部(13),所述连接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部(13)一一对应的卡槽(22),所述卡槽(22)的上槽壁和叉头(2)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与限位凸部(13)的上侧面和台阶面(12)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同,在所述连接段(11)插接至连接孔(21)中时所述限位凸部(13)卡入卡槽(22)中且限位凸部(13)的上侧面与卡槽(22)的上槽壁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筋(23),所述定位筋(23)沿着连接孔(2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11)上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沿着连接段(1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定位筋(23)的宽度和定位槽(14)的宽度相同,在所述连接段(11)插接至连接孔(21)中时所述定位筋(23)插入定位槽(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1)的内孔中设有若干加强筋(15),所述定位槽(14)位于其中两根加强筋(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定位槽(14)沿着连接孔(2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段(11)的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定位筋(23),所述定位筋(23)沿着连接段(1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段(11)插接至连接孔(21)中时所述定位筋(23)插入定位槽(14)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4)的端口为扩口(141),所述扩口(141)的宽度自端口向内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部(13)朝下的侧面为斜面(1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把,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拖把中拖把杆和叉头连接处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本拖把包括拖把杆和叉头,拖把杆的下端具有连接段,叉头的上端设有连接孔,连接段和叉头的连接孔紧配合连接,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拖把杆的直径,连接段的上端和拖把杆之间形成台阶面,连接段上设有至少两个限位凸部,连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凸部一一对应的卡槽,卡槽的上槽壁和叉头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与限位凸部的上侧面和台阶面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同,在连接段插接至连接孔中时限位凸部卡入卡槽中且限位凸部的上侧面与卡槽的上槽壁抵靠。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郭广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广玺
技术研发日:2020.09.15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