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4421发布日期:2021-07-30 13:1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罩,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



背景技术:

被罩,又称被套,是一类套在被芯外面用以避免被芯被弄脏的床上生活用品。被子在使用过程中,人体分泌的体液、汗液或油渍等新陈代谢物会粘附在被罩上,需要隔一段时间将被罩从被芯上拆卸下来对其进行清洗,以保证人体的健康及被子使用的舒适度。

目前现有的被罩都是在其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拉链或扣子,被芯的四角处通过绳子与被罩内部四角处分别绑定。当需要对被罩进行清洗时,需要先将被芯四角分被与被罩内部四角解绑,才能将被芯从被罩的开口取出,完成被罩的拆卸;由于目前现有的被罩只在其一侧开设有开口,故在解绑被芯四角时都是通过被罩这一侧的开口进行的,解绑过程十分不便,这使得被罩的拆卸过程费时费力,单人操作需用较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包括顶层罩面、底层罩面,底层罩面设置于顶层罩面的下方,底层罩面的边缘处与顶层罩面对应的边缘相缝合在二者之间形成被芯容纳区;底层罩面的上开设有u形开口,u形开口内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拆卸区域,u形开口外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固定区域;

u形开口的内侧、外侧沿其轮廓分别设置有内连接部、外连接部,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相贴的一侧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的横截面高度小于内连接部、外连接部横截面的高度;

u形开口的开口尽端均缝制有加强片,加强片缝制于底层罩面的上端面上;

底层罩面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挂钩;

顶层罩面由装饰层、透气层上下两层叠加而成,透气层的下端面后部固定设置有网袋,网袋的三侧边缘均粘贴于透气层上、网袋的另一侧边缘通过拉链与透气层相连接,拉链粘贴于透气层上;网袋内设置有脚部配重条。

进一步地、底层罩面由透气层、抗菌层上下两层叠加而成,内连接部、外连接部均设置于抗菌层上。

进一步地、内连接部、外连接部的外端面为弧面。

进一步地、内连接部、外连接部均为绒布条。

进一步地、透气层的内部编织有若干透气网。

进一步地、抗菌层的材料为银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被罩设置有u形开口,在将被罩从被芯上拆卸下来时省时省力,单人操作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被罩的底层罩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魔术贴的连接关系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顶层罩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脚部配重条与网袋的位置关系局部放大图。

图5为顶层罩面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层罩面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层罩面;2、底层罩面;3、u形开口;4、拆卸区域;5、固定区域;6、加强片;7、内连接部;8、外连接部;9、魔术贴;10、挂钩;11、脚部配重条;12、网袋;13、拉链;14、装饰层;15、透气层;16、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包括顶层罩面1、底层罩面2,底层罩面2设置于顶层罩面1的下方,底层罩面的边缘处与顶层罩面对应的边缘相缝合在二者之间形成被芯容纳区;底层罩面2的上开设有u形开口3,u形开口3内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拆卸区域4,u形开口3外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固定区域5;u形开口3的内侧、外侧沿其轮廓分别设置有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内连接部7固定于拆卸区域4上,外连接部8固定于固定区域5上。

u形开口3的开口尽端均缝制有加强片6,加强片6缝制于底层罩面2的上端面上,加强片用于加强底层罩面开口处的强度。

底层罩面2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挂钩10,挂钩10位于被芯容纳区内,挂钩用于和被芯四角处的挂钩或者绳子相连接,从而确定被芯与被罩的相对位置。

如图5所示,顶层罩面1由装饰层14、透气层15上下两层叠加而成,透气层15的内部编织有若干透气网。如图3、4所示,透气层15的下端面后部固定设置有网袋12,网袋12的三侧边缘均粘贴于透气层15上、网袋12的另一侧边缘通过拉链13与透气层15相连接,拉链13粘贴于透气层15上;网袋12内设置有脚部配重条11,脚部配重条位于被罩的后部(脚部)避免使用者在盖被子的过程中因为人体的移动造成脚部漏风,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如图6所示,底层罩面2由透气层15、抗菌层16上下两层叠加而成,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均设置于抗菌层16上,抗菌层16的材料为银纤维,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的外端面为弧面。如图2所示,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均为绒布条。内连接部7与外连接部8相贴的一侧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9;魔术贴9的横截面高度小于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横截面的高度,对魔术贴横截面高度的限制使得皮肤只会与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相接触,被罩在使用过程中魔术贴不会与人体接触,避免了魔术贴划伤皮肤,保证了被罩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内连接部7与外连接部8通过魔术贴9的粘贴、分离实现拆卸区域4与固定区域5的封闭、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在需要从被芯上拆卸下来时,拆卸区域与固定区域之间的魔术贴分离开,打开底层罩面上的u形开口,通过较大的u形开口将被芯四角与被罩内的挂扣相解离,再将被芯从u形开口中抽出来,完成将被罩从被芯上拆卸下来,整个拆卸过程十分方便、迅速。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罩面(1)、底层罩面(2),底层罩面(2)设置于顶层罩面(1)的下方,底层罩面的边缘处与顶层罩面对应的边缘相缝合在二者之间形成被芯容纳区;所述底层罩面(2)的上开设有u形开口(3),u形开口(3)内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拆卸区域(4),u形开口(3)外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固定区域(5);

所述u形开口(3)的内侧、外侧沿其轮廓分别设置有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内连接部(7)与外连接部(8)相贴的一侧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9);所述魔术贴(9)的横截面高度小于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横截面的高度;

所述u形开口(3)的开口尽端均缝制有加强片(6),加强片(6)缝制于底层罩面(2)的上端面上;

所述底层罩面(2)的上端面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挂钩(10);

所述顶层罩面(1)由装饰层(14)、透气层(15)上下两层叠加而成,透气层(15)的下端面后部固定设置有网袋(12),网袋(12)的三侧边缘均粘贴于透气层(15)上、网袋(12)的另一侧边缘通过拉链(13)与透气层(15)相连接,拉链(13)粘贴于透气层(15)上;所述网袋(12)内设置有脚部配重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罩面(2)由透气层(15)、抗菌层(16)上下两层叠加而成,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均设置于抗菌层(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的外端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7)、外连接部(8)均为绒布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5)的内部编织有若干透气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于拆卸的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16)的材料为银纤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拆卸的被罩,包括顶层罩面、底层罩面,底层罩面设置于顶层罩面的下方,底层罩面的边缘处与顶层罩面对应的边缘相缝合在二者之间形成被芯容纳区;底层罩面的上开设有U形开口,U形开口内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拆卸区域,U形开口外侧的底层罩面的区域为固定区域;U形开口的内侧、外侧沿其轮廓分别设置有内连接部、外连接部,内连接部与外连接部相贴的一侧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的横截面高度小于内连接部、外连接部横截面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被罩设置有U形开口,在将被罩从被芯上拆卸下来时省时省力,单人操作十分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朱慧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实织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8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