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2982发布日期:2021-05-04 10:0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神经科患者的后期治疗康复通常可以通过按摩、针灸调理,属于物理治疗方法。按摩治疗椅通过对患者身体接触,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但是,现有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不能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整倾斜角度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包括底座、椅面和搁脚板,所述椅面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椅面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头,所述搁脚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搁脚板上设置有按摩凸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沿滑槽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手柄连接,所述滑块通过第三转轴与斜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杆通过第四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可插接第一插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抵靠在搁脚板的下部,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二插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搁脚板的下端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按摩凸头均匀的分布在椅面的表面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设置支柱、立板、第一螺杆、滑槽、滑块和斜撑杆等,通过转动第一手柄由第一螺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斜撑杆的角度改变进而改变支撑座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一通孔、第一插孔和第一插杆,将第一插杆依次插入到第一插孔和第一通孔后能使支撑座的倾斜角度固定;通过设置支杆、第二螺杆、第二通孔、第二插孔和第二插杆,旋转第二手柄,第二螺杆推动搁脚板的下部移动,从而调整搁脚板的倾斜角度,将第二插杆依次插入到第二插孔和第二通孔后能使搁脚板的倾斜角度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座,3-椅面,4-搁脚板,5-按摩凸块,6-按摩凸头,7-挡板,8-第一转轴,9-支柱,10-第二转轴,11-立板,12-第一螺纹孔,13-第一螺杆,14-第一手柄,15-滑槽,16-滑块,17-第三转轴,18-斜撑杆,19-第四转轴,20-第一通孔,21-第一插孔,22-第一插杆,23-支杆,24-第二螺纹孔,25-第二螺杆,26-第二手柄,27-第二通孔,28-第二插孔,29-第二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椅面3和搁脚板4,椅面3设置在支撑座2上,椅面3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头6,按摩凸头6均匀的分布在椅面3的表面上,搁脚板3通过第一转轴8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搁脚板4的下端设置有挡板7,搁脚板3上设置有按摩凸块5,底座1上设置有支柱9,支柱9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10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底座1上设置有立板11,立板1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2,第一螺纹孔12内螺接有第一螺杆13,底座1上设置有滑槽15,滑槽15内设置有可沿滑槽15移动的滑块16,滑块16与第一螺杆13连接,第一螺杆13的自由端与第一手柄14连接,滑块16通过第三转轴17与斜撑杆18转动连接,斜撑杆18通过第四转轴19与支撑座2转动连接,立板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第一手柄14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0相对应的第一插孔21,第一插孔21内可插接第一插杆22,第一插杆22可依次穿过第一插孔21和第一通孔20,底座1上设置有支杆23,支杆23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4,第二螺纹孔24内螺接有第二螺杆25,第二螺杆25的一端抵靠在搁脚板4的下部,第二螺杆2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26,支杆23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7,第二手柄26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7相对应的第二插孔28,第二插孔28内插接有第二插杆29,第二插杆29可依次穿过第二插孔28和第二通孔27。

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设置支柱9、立板11、第一螺杆13、滑槽15、滑块16和斜撑杆18等,通过转动第一手柄14由第一螺杆13带动滑块16在滑槽15内移动,从而带动斜撑杆18的角度改变进而改变支撑座2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一通孔20、第一插孔21和第一插杆22,将第一插杆22依次插入到第一插孔21和第一通孔20后能使支撑座2的倾斜角度固定;通过设置支杆23、第二螺杆25、第二通孔27、第二插孔28和第二插杆29,旋转第二手柄26,第二螺杆25推动搁脚板4的下部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搁脚板4的倾斜角度,将第二插杆29依次插入到第二插孔28和第二通孔27后能使搁脚板4的倾斜角度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包括底座、椅面和搁脚板,所述椅面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椅面上设置有若干按摩凸头,所述搁脚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搁脚板上设置有按摩凸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沿滑槽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自由端与第一手柄连接,所述滑块通过第三转轴与斜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杆通过第四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手柄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可插接第一插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抵靠在搁脚板的下部,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手柄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插接有第二插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板的下端设置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头均匀的分布在椅面的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包括底座和搁脚板,底座上设有支柱,支柱通过第二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底座上设有立板,立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一螺杆,底座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第一螺杆连接,第一螺杆与第一手柄连接,滑块通过第三转轴与斜撑杆转动连接,斜撑杆通过第四转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立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手柄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一插孔,第一插孔内可插接第一插杆,底座上设有支杆,支杆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螺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一端抵靠在搁脚板的下部,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手柄。该神经外科临床用按摩治疗椅能调节倾斜角度。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文海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