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合窗梁

文档序号:26014939发布日期:2021-07-27 13:1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合窗梁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铆合窗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窗户为四边有窗框,中间是玻璃的简单结构,玻璃是嵌入窗框设置的,窗框四边除了边角有接触支撑外,无其他支撑力,由于窗框和墙体契合的问题,在窗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窗框变形的情况,且鉴于高层住宅的日益增多,窗户都大同小异,不便于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铆合窗梁,设置在窗框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是四根窗梁的组合结构,在与窗框组合使用后,与窗框形成了多个小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给予窗框四边有效的支撑力,三根窗梁的组合方式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完全依赖玻璃胶组合窗梁的方式,保证了内外皆观之无胶的美观效果,与此同时,设置了此种支撑窗梁以后,新颖的设计同时也提高了窗户本身的识别度,在楼下可以一眼识别出哪个是自己家。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铆合窗梁,包括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所述的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组合于窗框内部且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端部垂直于窗框,同时皆位于窗户的外侧,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凹口和第二横梁凹口,二者分别与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斜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口,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槽,所述的第二斜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梁凹口,所述的纵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纵梁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横梁凹口与第一斜梁凹槽相契合,所述的第二横梁凹口、第一斜梁凹口与第二斜梁凹口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纵梁凹口与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相交位置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端部均设置有凹陷,此凹陷的凹口向下,所述的横梁和纵梁为矩形体,所述的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为梯形体。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四根窗梁的组合结构,在与窗框组合使用后,与窗框形成了多个小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给予窗框四边有效的支撑力。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四根窗梁之间采取铆合设计,彼此之间无需粘胶但是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组合体。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完全依赖玻璃胶组合窗梁的方式,保证了内外皆观之无胶的美观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设计新颖,提高了窗户本身的识别度,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可以直观的描述和识别自己的住所,以备不时之需。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结构合理,制作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的组合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的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的第一斜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的第二斜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铆合窗梁与窗框组合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1、横梁111、第一横梁凹口112、第二横梁凹口12、纵梁121、第一纵梁凹口22、第一斜梁211、第一斜梁凹口222、第一斜梁凹槽23、第二斜梁231、第二斜梁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铆合窗梁,包括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所述的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组合于窗框内部且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端部垂直于窗框,同时皆位于窗户的外侧,所述的横梁11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凹口111和第二横梁凹口112,二者分别与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斜梁2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口211,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槽222,所述的第二斜梁2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梁凹口231,所述的纵梁1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纵梁凹口121。所述的第一横梁凹口111与第一斜梁凹槽222相契合,所述的第二横梁凹口112、第一斜梁凹口211与第二斜梁凹口231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纵梁凹口121与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相交位置相匹配。所述的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端部均设置有凹陷,此凹陷的凹口向下,所述的横梁11和纵梁12为矩形体,所述的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为梯形体。

具体使用时,先分别将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端部的凹陷处涂抹上玻璃胶,并将横梁11的两凹陷藏于竖直窗框内边的黑色密封条中且保证横梁11垂直于窗框,此时横梁11安装完成;然后将第一斜梁22的两凹陷藏于水平窗框内边的黑色密封条中且保证第一斜梁22垂直于窗框,同时将的第一斜梁凹槽222对准第一横梁凹口111,将第一斜梁22卡在横梁11上,此时第一斜梁22安装完毕;然后将第二斜梁23的两凹陷藏于水平窗框内边的黑色密封条中且保证第二斜梁23垂直于窗框,同时第二斜梁凹口231对准第一斜梁凹口211,第二斜梁23安装完毕;最后,将纵梁12的第一纵梁凹口121卡在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交合处,这时整个窗梁结构安装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倾斜角度取决与三条窗梁上凹口的角度,可根据需对应窗体的具体需求设计凹口的角度,以保证使用效果最佳,文中提到的窗梁之间的相互配合、卡合等指的均是在横向尺寸、纵向尺寸以及角度方面的全部契合。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铆合窗梁,包括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组合于窗框内部且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端部垂直于窗框,同时皆位于窗户的外侧,所述的横梁(11)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凹口(111)和第二横梁凹口(112),二者分别与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斜梁(2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口(211),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槽(222),所述的第二斜梁(2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梁凹口(231),所述的纵梁(1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纵梁凹口(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合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梁凹口(111)与第一斜梁凹槽(222)相契合,所述的第二横梁凹口(112)、第一斜梁凹口(211)与第二斜梁凹口(231)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纵梁凹口(121)与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相交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合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1)、纵梁(12)、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的端部均设置有凹陷,此凹陷的凹口向下,所述的横梁(11)和纵梁(12)为矩形体,所述的第一斜梁(22)和第二斜梁(23)为梯形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合窗梁,包括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所述的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组合于窗框内部且横梁、纵梁、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端部垂直于窗框,同时皆位于窗户的外侧,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凹口和第二横梁凹口,二者分别与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相匹配,所述的第一斜梁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口,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斜梁凹槽,所述的第二斜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梁凹口,所述的纵梁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纵梁凹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是三根窗梁的组合结构,在与窗框组合使用后,与窗框形成了多个小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给予窗框四边有效的支撑力。

技术研发人员:程桂红;赵优;袁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南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