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3175发布日期:2021-08-27 10:4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集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



背景技术:

密集架,又称密集柜,是在复柱式双面固定架的底座上安装轴轮,方便对密集柜进行移动,可以调节多个密集柜之间的间距,通过移动密集柜可以节约空间,可以方便对对资料进行有序的管理。目前密集架需要人工操作实现其靠拢或分开,浪费人力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时操作不当往往导致密集架间相互挤压变型,降低了密集架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密集柜不便于通风除潮,对于长期存放的档案容易因潮湿发霉受损,放置干燥剂防潮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该密集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包括架体、架体横板、防过载装置、暖风机和出风口,所述架体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轨道和其他架体连接,所述架体横板设置在架体内部,且架体横板为中空结构,所述防过载装置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底部,防过载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上垫板、下垫板、支撑柱和横轴,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部分嵌入上垫板中间位置,另一端嵌入架体底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一端固定在上垫板下侧,另一端贯穿下垫板后形成堵头,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包裹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下垫板下部的两侧,横轴穿过支撑轮设置在支撑柱中间,支撑轮能够在轨道上自由移动,所述暖风机设置在架体顶端,且暖风机通过通风管道和架体横板相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架体顶端。

优选的,所述架体横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在架体横板上。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外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架体顶端表面,用于防护出风口。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机和出风装置,所述电机设置在架体顶端面,出风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杆和挡板,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所述螺杆固定在第二锥形齿轮上,挡板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挡板外侧设置有滑块,滑块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用于保证挡板打开或关闭都在一定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碰撞装置,所述防碰撞装置设置在架体背面,防碰撞装置包括竖板、横向导杆、固定支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竖板一侧面设有防撞橡胶块,用于防止两架体相接触对架体挤压变形,竖板另一侧面上下两端设置有横向导杆,横向导杆贯穿固定支撑块后形成限位挡板,所述架体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是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竖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密集架上设置有防碰撞装置,当两密集架相互靠近时,防碰撞装置中的防撞橡胶块、竖板和弹簧等共同作用下,有效的保护密集架的表面不被挤压破损;防过载装置中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在架体横板受到了较大重量时,压力传感器能够及时传递信息,进而保证架体横板重量不过载。

该智能密集架的暖风机将热风通过管道输送至架体横板,并利用均布在架体横板上的通风孔吹向架体内部进行除湿,利用架体顶部的电机带动锥形齿轮进而带动螺杆移动,挡板打开湿气由出气口排出,另外出风口设置有防护网,在挡板关闭时可以起到防灰尘进入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柜体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分别为:1、架体,2、架体横板,21、通风孔,3、防过载装置,31、压力传感器,32、上垫板,33、下垫板,34、第一弹簧,35、导向柱,36、支撑柱,37、横轴,38、支撑轮,4、暖风机,41、通风管道,5、电机,6、出风装置,61、第一锥形齿轮,62、第二锥形齿轮,63、螺杆,64、第一凹槽,65、滑块,66、挡板,67、防护网,7、出风口,8、防碰撞装置,81、防撞橡胶块,82、竖板,83、横向导杆,84、固定支撑块,85、限位挡板,86、第二弹簧,87、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包括架体1、架体横板2、防过载装置3、暖风机4和出风口7,所述架体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轨道和其他架体连接,所述架体横板设置在架体内部,且架体横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架体横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风孔21,通风孔均匀分布在架体横板上;所述防过载装置3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底部,防过载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31、上垫板32、下垫板33、支撑柱36和横轴37,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部分嵌入上垫板中间位置,另一端嵌入架体底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35,导向柱一端固定在上垫板下侧,另一端贯穿下垫板后形成堵头,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包裹有第一弹簧34,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下垫板下部的两侧,横轴37穿过支撑轮38设置在支撑柱中间,支撑轮能够在轨道上自由移动,所述暖风机4设置在架体顶端,且暖风机通过通风管道41和架体横板相连通,所述出风口7设置在架体顶端,所述出风口外设置有防护网67,防护网位于架体顶端表面,用于防护出风口。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机5和出风装置6,所述电机设置在架体顶端面,出风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61、第二锥形齿轮62、螺杆63和挡板66,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所述螺杆固定在第二锥形齿轮上,挡板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挡板外侧设置有滑块65,滑块在第一凹槽64内滑动,用于保证挡板打开或关闭都在一定范围内。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防碰撞装置8,所述防碰撞装置设置在架体背面,防碰撞装置包括竖板82、横向导杆83、固定支撑块84和第二弹簧86,所述竖板一侧面设有防撞橡胶块81,用于防止两架体相接触对架体挤压变形,竖板另一侧面上下两端设置有横向导杆83,横向导杆贯穿固定支撑块后形成限位挡板85,所述架体背面开设有第二凹槽87,是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竖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底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再次声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列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架体横板、防过载装置、暖风机和出风口,所述架体通过设置在地面上的轨道和其他架体连接,所述架体横板设置在架体内部,且架体横板为中空结构,所述防过载装置固定设置在架体的底部,防过载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上垫板、下垫板、支撑柱和横轴,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部分嵌入上垫板中间位置,另一端嵌入架体底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一端固定在上垫板下侧,另一端贯穿下垫板后形成堵头,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包裹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下垫板下部的两侧,横轴穿过支撑轮设置在支撑柱中间,支撑轮能够在轨道上自由移动,所述暖风机设置在架体顶端,且暖风机通过通风管道和架体横板相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架体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横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匀分布在架体横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外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位于架体顶端表面,用于防护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和出风装置,所述电机设置在架体顶端面,出风装置包括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杆和挡板,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在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连,所述螺杆固定在第二锥形齿轮上,挡板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挡板外侧设置有滑块,滑块在第一凹槽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碰撞装置,所述防碰撞装置设置在架体背面,防碰撞装置包括竖板、横向导杆、固定支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竖板一侧面设有防撞橡胶块,竖板另一侧面上下两端设置有横向导杆,横向导杆贯穿固定支撑块后形成限位挡板。


技术总结
一种具有防过载的智能密集架,包括架体、架体横板、防过载装置、暖风机和出风口,架体横板为中空结构设置在架体内部,防过载装置设置在架体底部包括压力传感器、上垫板、下垫板、支撑柱和横轴,压力传感器一端嵌入上垫板,另一端嵌入架体底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一端固定在上垫板下侧,另一端贯穿下垫板后形成堵头,在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包裹有第一弹簧,支撑柱固定设置在下垫板下部的两侧,横轴穿过支撑轮设置在支撑柱中间,暖风机设置在架体顶端,且通过通风管道和架体横板相连通,出风口设置在架体顶端。该智能密集架的防碰撞装置中的压力传感器,保证横板重量不过载;通过暖风机除湿,挡板起到防尘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尹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晟同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