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0464发布日期:2022-02-09 11:1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内的尿酸(分子式c5h4n4o3)主要来源于嘌呤(分子式c5h4n4)的转化。尿酸过高主要是摄入了大量的嘌呤食物,如:吃了大量的海鲜、豆制品,以及动物内脏所产生的。尿酸过高,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身体疾病。
3.现有技术中去除食物中嘌呤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用光催化物质降解嘌呤和食用醋通过电解反应来降解嘌呤(参考文献:cn202020370995.1一种低嘌呤烹饪厨具,cn201811013216.6降解嘌呤的烹饪锅具和方法)。但两种方式都不能达到彻底清除食物内嘌呤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而且能彻底清除嘌呤,从而达到降低体内多余尿酸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包括清嘌仓、外壳盒桶和外壳盒盖,所述清嘌仓底内部正中央牢固安装碳棒并用导线与清嘌仓底外中央的电源插头的负极b连接作为的阴极,同时还在清嘌仓的内侧表面周围贴一圈细金属丝网并把重叠处的接头焊接好后用导线与电解开关s1连接后再与清嘌仓底处中央的电源插头正极a连接作为阳极,由阴极与阳极通电时就构成圆形电场;所述清嘌仓的外侧表面周围安装励磁线圈,将励磁线圈分别与清嘌仓底部的电源插头正极a和负极b、电磁开关s2连接,再将清嘌仓套嵌入外壳盒桶时,a与b两插头正好与外壳盒桶底部的电源插孔正极c和负极d插入连接。
6.优选的,所述外壳盒桶的外表面顶端安装有提手。
7.优选的,所述外壳盒桶的正表面左上角钻孔安装有电解指示灯,通过导线与细金属丝网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外壳盒桶的正表面右上角钻孔分别安装旋钮变阻器、电磁指示灯,与励磁线圈连接。
9.工作原理:利用电磁能转化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生物化学能,在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因洛伦兹力不做功,而电场力做正功,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实现螺旋加速运动获取巨大的动能去轰击食物中的嘌呤,即断裂嘌呤的化学键,破坏其分子结构,阻止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加速嘌呤分解。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11.图中:1.清嘌仓;2.碳棒(阴极);3.细金属丝网(阳极);4.圆形电场(碳棒与细金属丝网通电时所构成);5.励磁线圈(三组完全相同的线圈并联,相隔适当距离且平行放置);6.匀强磁场(励磁线圈通电时,其中间区域的磁场均为匀强磁场);7.外壳盒桶;8.待清嘌食物(小块状);9.饮用水;10.清嘌仓底部的电源插头正极a和负极b;11.外壳盒桶底部的电源插孔正极c和负极d;12.食品级碳酸钠(na2co3);13.电解开关s1;14.电解指示灯;15.电磁开关s2;16.旋钮变阻器;17.电磁指示灯;18.提手;19.外壳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在清嘌仓1底内部正中央牢固安装碳棒2并用导线与清嘌仓1底外中央的电源插头的负极b连接作为的阴极,同时还在清嘌仓1的内侧表面周围贴一圈细金属丝网3并把重叠处的接头焊接好后用导线与电解指示灯14和电解开关s
1 13连接后再与清嘌仓1底处中央的电源插头正极a连接作为阳极,清嘌仓1中加入饮用水9和食品级碳酸钠(na2co3)12,由阴极与阳极通电时就构成圆形电场4。清嘌仓1的外侧表面周围相隔适当的等距离且平行安装完全相同的三组线圈并联,即励磁线圈5,通电时其中间区域的磁场均为匀强磁场6,并将励磁线圈5分别与清嘌仓1底部的电源插头正极a和负极b10连接,再将清嘌仓1套嵌入外壳盒桶7时,a与b两插头正好与外壳盒桶7底部的电源插孔正极c和负极d11插入连接。外壳盒桶7的正表面左上角钻孔分别安装电解开关s
1 13和电解指示灯14。外壳盒桶7的正表面右上角钻孔分别安装电磁开关s
2 15、旋钮变阻器16和电磁指示灯17。
14.使用说明:在清嘌仓底内放适当的食品级碳酸钠(na2co3),然后放入待嘌呤食物(小块状),放纯净水并将食物全部浸没后,食品级碳酸钠能抑制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部分嘌呤的形成。
15.1.闭合电解开关s1,使电解指示灯正常发光,然后闭合电磁开关s2,调节旋钮变阻器,使电磁指示灯正常发光,同时会听到喳喳的声音。观察现象:有气泡冒出(h2↑
);有多种颜色的物质漂浮在水面并转圈圈;
16.2.阳极放电(铁被氧化失去电子)产生fe
2+
得到fe(oh)2,而fe(oh)2极不稳定,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这红褐色的沉淀物fe(oh)3是极好的絮凝剂,它不仅能有效的吸附嘌呤的沉降,而且还能加速吸附有机物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沉降。
17.3.圆形电场电解出来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做离心运动,利用电磁能转化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生物化学能。
18.4.当带电离粒子进入匀强磁场后,在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因洛伦兹力不做功,而电场力做正功,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实现螺旋加速旋转并获取巨大动能去轰击食物中的嘌呤,即断裂嘌呤的化学键,破坏其分子结构,阻止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加速嘌呤分解。
19.5.通电5分钟左右,清除仓里的水停止旋转,食物内被提出的物质一部分沉降仓底,另一部分被两电极吸附到无纺布上。
20.6.取出无纺布和清除底部物质。
21.7.将清嘌仓内的脏水倒出,冲洗干净,并擦干收拾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包括清嘌仓(1)、外壳盒桶(7)和外壳盒盖(19),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嘌仓(1)底内部正中央牢固安装碳棒(2)并用导线与清嘌仓(1)底外中央的电源插头的负极b连接作为的阴极,同时还在清嘌仓(1)的内侧表面周围贴一圈细金属丝网(3)并把重叠处的接头焊接好后用导线与电解开关s1(13)连接后再与清嘌仓(1)底处中央的电源插头正极a连接作为阳极,由阴极与阳极通电时就构成圆形电场(4);所述清嘌仓(1)的外侧表面周围安装励磁线圈(5),将励磁线圈(5)分别与清嘌仓(1)底部的电源插头正极a和负极b(10)、电磁开关s2(15)连接,再将清嘌仓(1)套嵌入外壳盒桶(7)时,a与b两插头正好与外壳盒桶(7)底部的电源插孔正极c和负极d(11)插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盒桶(7)的外表面顶端安装有提手(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盒桶(7)的正表面左上角钻孔安装有电解指示灯(14),通过导线与细金属丝网(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盒桶(7)的正表面右上角钻孔分别安装旋钮变阻器(16)、电磁指示灯(17),与励磁线圈(5)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嘌呤清除装置,包括清嘌仓、圆形电场、匀强磁场、外壳盒桶、外壳盒盖、提手。工作原理:利用电磁能转化为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生物化学能,在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因洛伦兹力不做功,而电场力做正功,使带电粒子产生加速度,实现螺旋加速运动获取巨大的动能去轰击食物中的嘌呤,即断裂嘌呤的化学键,破坏其分子结构,阻止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加速嘌呤分解。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制作,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而且能彻底清除嘌呤,从而达到降低体内多余尿酸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勇 张惠萍 黄晓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志勇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