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洗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9694发布日期:2021-12-29 16:2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洗脸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宠物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洗脸仪。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见的洗脸仪采用的主要是普通毛刷,该毛刷的端部为平面,毛刷转动过程中,容易刺伤皮肤,让消费者疼感明显,影响使用体验感。而且,常见的洗脸仪需要充电时,采用充电线直接连接主机进行充电,充电过程影响用电安全,和机身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指出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洗脸仪,包括洗脸仪主体,所述洗脸仪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的刷毛体,所述刷毛体包括刷毛座以及安装在刷毛座上的刷毛,所述刷毛的端部呈弧球面,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槽。
4.进一步地,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与周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1

4mm。
5.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槽的深度范围为1.5

6mm。
6.进一步地,所述洗脸仪主体底部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设置有弹性防水圈以及充电柱,所述洗脸仪主体设置有与充电柱相配合的充电插孔,所述洗脸仪主体置于所述充电座时,所述充电柱可插入所述充电插孔,以实现给洗脸仪本体充电,所述洗脸仪本体充电时,所述弹性防水圈用于封闭所述充电柱以及充电插孔,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将刷毛端部设置成弧球面,在转动时,刷毛会温柔与人体接触,不会刺伤的人体皮肤。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洗脸仪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洗脸仪另一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洗脸仪剖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12.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洗脸仪,包括洗脸仪主体1,所述洗脸仪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连接有的刷毛体2,所述刷毛体2包括刷毛座21以及安装在刷毛座21上的刷毛22,所述刷毛22的端部呈弧球面,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槽221。
13.本实用新型中,将刷毛端部设置成弧球面,在转动时,刷毛22会温柔与人体接触,
不会刺伤的人体皮肤。
14.进一步地,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与周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1

4mm。
15.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槽221的深度范围为1.5

6mm。
16.进一步地,所述洗脸仪主体1底部设置有充电座3,所述充电座3设置有弹性防水圈31以及充电柱32,所述洗脸仪主体1设置有与充电柱31相配合的充电插孔13,所述洗脸仪主体1置于所述充电座3时,所述充电柱31可插入所述充电插孔13,以实现给洗脸仪本体1充电,所述洗脸仪本体1充电时,所述弹性防水圈31用于封闭所述充电柱31以及充电插孔13,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洗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洗脸仪主体,所述洗脸仪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的刷毛体,所述刷毛体包括刷毛座以及安装在刷毛座上的刷毛,所述刷毛的端部呈弧球面,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洗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与周边之间的高度差范围为1

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洗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的深度范围为1.5

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洗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脸仪主体底部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设置有弹性防水圈以及充电柱,所述洗脸仪主体设置有与充电柱相配合的充电插孔,所述洗脸仪主体置于所述充电座时,所述充电柱可插入所述充电插孔,以实现给洗脸仪本体充电,所述洗脸仪本体充电时,所述弹性防水圈用于封闭所述充电柱以及充电插孔,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洗脸仪,包括洗脸仪主体,所述洗脸仪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连接有的刷毛体,所述刷毛体包括刷毛座以及安装在刷毛座上的刷毛,所述刷毛的端部呈弧球面,所述弧球面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凹陷槽。本实用新型中,将刷毛端部设置成弧球面,在转动时,刷毛会温柔与人体接触,不会刺伤的人体皮肤。不会刺伤的人体皮肤。不会刺伤的人体皮肤。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博思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