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康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3599发布日期:2022-01-26 15:5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康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生床,尤其涉及一种健康养生床。


背景技术:

2.血液病患者因为血液的问题会产生很大的疲劳感,身体日渐虚弱,需躺在床上静养,自理能力较差,严重时会丧失自理能力,需要家人和护士的照顾,但是长期卧床不起,会造成许多的麻烦,如血液流通不畅和肌肉萎缩等,目前有效的疗养方式为微电流刺激方法进行疗养,但是使用现有的微电流疗养刺激装置使用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康养生床,具备微电流刺激功能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不但能够使得肌肉活动还能使得促进血液流动。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健康养生床,包括床尾板、床头板、床侧板及床垫,所述健康养生床还包括撑块、垫板、滑套、导电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通电部和导线,所述床尾板靠近所述床头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床头板靠近所述床尾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垫板一侧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垫板另一侧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床垫位于所述垫板上侧,所述床垫上间隔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垫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垫板上侧间隔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通过孔为上下一一对应关系,所述通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滑动孔的孔径,所述滑动孔内均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套内固定设置有所述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均穿过所述滑套,所述导电杆上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导电杆下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均位于所述通过孔内,所述第二电极均位于所述空腔底部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通电部之间均电性连接有所述导线。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均大于所述滑动孔的孔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套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金属制成,内层为塑胶制成,所述导电杆位于所述滑套内层的塑胶内。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杆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为导电材料制成。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材料为金属铜。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极为双层结构,下层为塑胶制成,上层为导电金属铜制成,所述导电杆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极上层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泵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一电极间歇电击刺激人体穴位,不但能够促进血液流动还能使得肌肉活动,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频率而控制第一电极电击刺激人体穴位的频率,进而适应不同类型的人体。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施例养生床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施例养生床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施例床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2中a的放大图。
16.图5为本实施例滑套的剖视图。
1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床尾板,2、床头板,3、床侧板,4、凹槽,5、支撑块,6、垫板,61、滑动孔,7、床垫,71、通过孔,8、滑套,9、导电杆,10、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通电部,1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19.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健康养生床,包括床尾板1、床头板2、床侧板3及床垫7,健康养生床还包括撑块、垫板6、滑套8、导电杆9、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11、通电部12和导线13;床尾板1靠近床头板2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5,床头板2靠近床尾板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垫板6一侧位于支撑块5上,垫板6另一侧位于凹槽4内,具体地,凹槽4为开设在床头板2靠近床尾板1的一侧的两边的两个凹槽4,安装时,只需将垫板6一侧的两个角放入两个凹槽4,将垫板6另一侧放置在支撑块5上,即可完成对垫板6的安装,然后将床垫7放置在垫板6上侧,即可完成床垫7的安装,使得养生床的安装十分方便;床垫7上间隔开设有通过孔71,垫板6内开设有空腔,垫板6上侧间隔开设有连通空腔的滑动孔61,滑动孔61与通过孔71为上下一一对应关系,具体地,上下滑动孔61与通过孔71的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其中,通过孔71的孔径大于滑动孔61的孔径;滑动孔61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套8,滑套8内固定设置有导电杆9,导电杆9均穿过滑套8,导电杆9上端均设置有第一电极10,导电杆9下端均设置有第二电极11,第一电极10均位于通过孔71内,第二电极11均位于空腔底部上,第二电极11与通电部12之间均电性连接有导线13,具体地,导电杆9和第一电极10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优选为金属铜。
20.具体而言,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腔下侧还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气泵相连通,同时,在通电部12中设置中断电路,进而控制通电部12的通断,当人体躺在床垫7上时,气泵通过进气管向空腔内加压,从而使得空腔内的气压增大,滑套8在空腔内的气压的作用下往上滑动,进而使得第一电极10突出通过孔71与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接触,从而产生微电流电击人体穴位,然后空腔内的气压减小,第一电极10沉入通过孔71内,腔内的气压增大时,第一电极10再次突出通过孔71与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接触,再次产生微电流电击人体穴位,这样,通过气泵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一电极10间歇电击刺激人体穴位,不但能够促进血液流动还能使得肌肉活动,使用方便。
21.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频率而控制第一电极10电击刺激人体穴位的频率,进而适应不同类型的人体。
22.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二电极11的外径均大于滑动孔61的孔径,第一电极10上下移动时,会带动第二电极11上下移动,由于第二电极11的外径均大于滑动孔61的孔径,使得第二电极11起到限位第一电极10上移高度的功能。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套8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金属制成,内层为塑胶制成,导电杆9位于滑套8内层的塑胶内,由于导电杆9是通电的,若滑套8整个均为金属制成,则会与垫板6接触产生漏电。
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1为双层结构,下层为塑胶制成,上层为导电金属铜制成,导电杆9下端与第二电极11上层固定连接。由于第二电极11是通电的,若第二电极11下层为金属制成,则会与垫板6接触产生漏电。
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健康养生床,包括床尾板、床头板、床侧板及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养生床还包括支撑块、垫板、滑套、导电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通电部和导线,所述床尾板靠近所述床头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床头板靠近所述床尾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垫板一侧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垫板另一侧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床垫位于所述垫板上侧,所述床垫上间隔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垫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垫板上侧间隔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通过孔为上下一一对应关系,所述通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滑动孔的孔径,所述滑动孔内均滑动设置有所述滑套,所述滑套内固定设置有所述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均穿过所述滑套,所述导电杆上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导电杆下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均位于所述通过孔内,所述第二电极均位于所述空腔底部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通电部之间均电性连接有所述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外径均大于所述滑动孔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金属制成,内层为塑胶制成,所述导电杆位于所述滑套内层的塑胶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康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和所述第一电极均为导电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健康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金属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健康养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双层结构,下层为塑胶制成,上层为导电金属铜制成,所述导电杆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极上层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生床,尤其涉及一种健康养生床。一种健康养生床,包括床尾板、床头板、床侧板及床垫,健康养生床还包括撑块、垫板、滑套、导电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通电部和导线。通过气泵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进而使得第一电极间歇电击刺激人体穴位,不但能够促进血液流动还能使得肌肉活动,使用方便,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空腔内气压的变化频率而控制第一电极电击刺激人体穴位的频率,进而适应不同类型的人体。类型的人体。类型的人体。


技术研发人员:程宇轩 黄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鸿昇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