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绒条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1239发布日期:2022-10-11 21:5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艾绒条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蚕丝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绒条蚕丝被。


背景技术:

2.蚕丝被又称丝绵被,是指含有50%以上桑蚕丝(柞蚕丝)用作填料的被褥类床上用品。按照填充料类型的不同,分为纯丝被和混合型。艾绒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其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都非常青睐艾绒蚕丝被,目前的艾绒蚕丝被通常是由蚕丝与艾绒均匀混合后,生产的混合型蚕丝被。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艾绒与蚕丝混合后,丝绒颜色暗黄,缺乏卖相,另外,艾绒容易吸潮且不容易干燥,艾绒与蚕丝混合后难以再次分离,不能更换艾绒与单独晾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艾绒条蚕丝被,艾绒与蚕丝分开设计,方便保持蚕丝的色相,同时,方便艾绒的更换与晾晒。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艾绒条蚕丝被,包括蚕丝被本体,蚕丝被本体内设置有艾绒条层,艾绒条层隔设有若干艾绒条腔,艾绒条腔内穿设有艾绒条。
5.艾绒条为长条袋内填充艾绒或艾绒与丝棉的混合物。
6.艾绒条呈“u”形状穿设于艾绒条腔内。
7.所述艾绒条层的长度小于蚕丝被本体的长度。
8.蚕丝被本体上对应艾绒条层两端附近设置有拉链开口,拉链外侧设置有盖边。
9.蚕丝被本体上布设有贯穿艾绒条层的压线。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艾绒条层,艾绒条层穿设艾绒条,艾绒封闭在艾绒条内,使艾绒至少与大部分蚕丝分离,保障大部分蚕丝的色相,被子的上下面均为蚕丝层,蚕丝层贴近皮肤,保障盖被子的舒适性,艾绒条穿设于艾绒条层内,方便抽出更换和晾晒。本体上于艾绒条层两端附近设置拉链,方便打开与封闭被体,并使拉链与被体两端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使用时拉链造成的不适感。被体整体通过压线固定艾绒条和蚕丝,结构稳定。更换艾绒条时,只需要将压线抽下,拉开拉链即可进行。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艾绒条穿设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被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本实用例采用较优选的方案示例说明。
19.参看图1-3:一种艾绒条蚕丝被,包括蚕丝被本体1,蚕丝被本体1内设置有艾绒条层2,艾绒条层2隔设有若干艾绒条腔4,艾绒条腔4可以由纵向设置有布条隔设,也可以采用压线隔设,在艾绒条层2的上下布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压设隔离压线即可,艾绒条腔4内穿设有艾绒条3,艾绒条3为长条袋内填充艾绒或艾绒与丝棉的混合物。
20.所述艾绒条层2的长度小于蚕丝被本体1的长度,于蚕丝被两端形成纯蚕丝的空间,盖用时,更加合适。
21.艾绒条3呈“u”形状穿设于艾绒条腔4内,艾绒条3也可以采用直条状穿设,优选采用“u”形状穿设,避免端着过多,也使“u”形弯曲端外露,一方面方便抽出时操作,另一方面使被子在使用时,触感更好。
22.蚕丝被本体1上对应艾绒条层2两端附近设置有拉链开口,拉链5外侧设置有盖边6,蚕丝被本体1上布设有贯穿艾绒条层2的压线7,使被体整体结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艾绒条蚕丝被,包括蚕丝被本体,其特征在于:蚕丝被本体内设置有艾绒条层,艾绒条层隔设有若干艾绒条腔,艾绒条腔内穿设有艾绒条,艾绒条呈“u”形状穿设于艾绒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条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条层的长度小于蚕丝被本体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条蚕丝被,其特征在于:蚕丝被本体上对应艾绒条层两端附近设置有拉链开口,拉链外侧设置有盖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绒条蚕丝被,其特征在于:蚕丝被本体上布设有贯穿艾绒条层的压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丝被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艾绒条蚕丝被,包括蚕丝被本体,蚕丝被本体内设置有艾绒条层,艾绒条层隔设有若干艾绒条腔,艾绒条腔内穿设有艾绒条。艾绒封闭在艾绒条内,使艾绒至少与大部分蚕丝分离,保障大部分蚕丝的色相,被子的上下面均为蚕丝层,蚕丝层贴近皮肤,保障盖被子的舒适性,艾绒条穿设于艾绒条层内,方便抽出更换和晾晒。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的特点。好的特点。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全奎 钟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召县夜百合蚕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8
技术公布日:2022/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