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3972发布日期:2023-02-03 17: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食物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


背景技术:

2.在现在生活生产中,炊具是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烧饭煮菜都离不开它的身影,但是现在的炊具很多都是借助燃气进行加热,当人们处于野外时,没有燃气和电力的情况下进行烧煮菜就变的格外的困难。
3.随着交通出行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野外工作的消费者对于小巧便携式烹饪装置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烹饪用具还没有适合野外使用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集中外出郊游野炊。而现有的野外炊具比较简陋,一般用普通的锅,盆,铁盒等烹饪器具,然后人为点燃明火进行煮饭,烧开水,烹煮食物;或者用铁丝将食物穿插缠裹进行烧烤。这些烹饪方式非常容易受到野外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如风大将火吹熄,下雨时无法在无遮挡环境下烹饪食物,再加上炊具简陋,烹调出来的食物经常半生不熟,不尽人意。使野炊成为一件难事。
4.例如中国第cn201020189307.8号专利公开一种具有把手重物的带把手平底锅,其中公开了一种平底锅把手,平底锅把手安装在平底锅上。再如中国第cn200520003325.1号专利公开一种平底锅把手,平底锅把手包括形成后端的挂钩孔的平底锅把手的上面有凹槽形卡口,上述的凹槽形卡口左右两侧有形成翅膀形的突出部分,可把铲子的把手安置固定在上述的平底锅的把手上。
5.另如,中国第cn201210321771.1号专利公开一种平底锅,其包括锅体和锅把手,在所述锅体上端设置凸缘,在凸缘上设置有断棱面,锅把手固定在所述断棱面上。
6.现有锅把手均为安装在普通的锅、盆、铁盒等烹饪器具上,即使将现有普通的锅、盆、铁盒等烹饪器具带到野外使用,由于在加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得锅、盆、铁盒等烹饪器具整体受热,进而导致人们无法把握或抓取锅、盆、铁盒等烹饪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7.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
8.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固定在便携式炊具的锅身把手的下方,真空把手包括底板、盖板、焊接板和螺柱;底板的形状为一个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在中空的方盒中放置有玻璃纤维布。
9.其中,底板的一端与焊接板相固定连接。盖板具有与底板相适配的形状,盖板四周边与底板的四周边紧密接触,盖板和底板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真空腔。
10.优选地,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内凹台阶,所述内凹台阶为预留填充真空焊料的位置,在内凹台阶处设置有一小孔。
11.优选地,接板为一个弧形板,焊接板一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焊接板的内壁紧贴在
锅身上,焊接板作为真空把手与锅身中间的过渡板。
12.优选地,螺柱为圆柱形状的机加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的有益效果为:
14.1、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锅身处的真空把手可实现外表面隔热的作用,手持部位无烫感,非常符合人机工程。
15.2、在野外恶劣环境下,真空把手结构抗冲击。
附图说明
16.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真空把手结构的便携式炊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的剖面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的轴侧视图。
19.图4是真空把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显示有抽真空孔洞的真空把手的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用于真空把手的焊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用于真空把手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盖板1、底板2、焊接板3、螺柱4、吸气剂5、玻璃纤维布6。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固定在便携式炊具的锅身把手的下方,真空把手包括底板、盖板、焊接板和螺柱;底板的形状为一个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在中空的方盒中放置有玻璃纤维布;底板的一端与焊接板相固定连接。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锅身处的真空把手可实现外表面隔热的作用,手持部位无烫感;在野外恶劣环境下,真空把手抗冲击。
27.所述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适用于便携式炊具,所述便携式炊具优选为锅;便携式炊具如图1所示,真空把手结构安装在便携式炊具的两侧,优选安装在便携式炊具的对称的左右两侧,并且真空把手结构安装在便携式炊具整体结构的上三分之一部位处。
28.如图2至图7所示,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固定在便携式炊具的锅身把手的下方,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包括底板2、盖板 1、焊接板3和螺柱4;底板2的形状为一个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在中空的方盒中放置有玻璃纤维布6;底板2的一端与焊接板3相固定连接。盖板1具有与底板相适配的形状,盖板1的四周边与底板2的四周边紧密接触,盖板和底板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真空腔。
29.进一步地,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内凹台阶,所述内凹台阶为预留填充真空
焊料的位置。如图5所示,在内凹台阶处设置有一小孔。盖板1为薄壁成形件,其形状近似为一个梯形方板,中间部位设计一个内凹台阶是为了预留真空焊料的位置,内凹台阶处的小孔是为了抽真空时内部的空气从此处排出来。
30.所述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中的焊接板为一个弧形板,焊接板一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焊接板的内壁紧贴在锅身上,焊接板作为真空把手与锅身中间的过渡板,其增加真空把手与锅身焊接时可靠性。
31.此外,螺柱为圆柱形状的机加件,通过储能焊接固定在盖板1上,其作用是使锅身把手固定在真空把手上。
32.在优选实施例中,底板2为薄壁拉伸件,其形状近似为一个梯形方盒,内空是为了填充玻璃纤维布。优选地,在底板2的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内放置吸气剂5,真空炉抽真空时吸气剂5可吸收真空层内的空气,增加真空层内的真空度。另外地,吸气剂点焊在盖板1的焊料窝附近,也可以起到吸收真空层内的空气和增加真空层内的真空度的作用。
33.进一步地,玻璃纤维布是一种耐高温的石英玻璃纤维布,其形状为方形条状,作用为耐高温、隔热作用。分布在底板1内空层。
34.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中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不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仅限制于下述具体结构或部件或具体参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特征在于,其固定在便携式炊具的锅身把手的下方,真空把手包括底板、盖板、焊接板和螺柱;底板的形状为一个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在中空的方盒中放置有玻璃纤维布;真空把手安装在便携式炊具整体结构的上三分之一部位处;底板的一端与焊接板相固定连接,盖板具有与底板相适配的形状,盖板四周边与底板的四周边紧密接触,盖板和底板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真空腔,盖板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内凹台阶,所述内凹台阶为预留填充真空焊料的位置;在内凹台阶处设置有一小孔;焊接板为一个弧形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特征在于,焊接板为薄壁成形件,焊接板作为真空把手与锅身中间的过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特征在于,焊接板一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焊接板的内壁紧贴在锅身上,焊接板作为真空把手与锅身中间的过渡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特征在于,螺柱为圆柱形状的机加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特征在于,底板为薄壁拉伸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便携式炊具的真空把手,其固定在便携式炊具的锅身把手的下方,真空把手包括底板、盖板、焊接板和螺柱;底板的形状为一个梯形状中空的方盒,在中空的方盒中放置有玻璃纤维布;底板的一端与焊接板相固定连接。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锅身处的真空把手可实现外表面隔热的作用,手持部位无烫感;在野外恶劣环境下,真空把手抗冲击。真空把手抗冲击。真空把手抗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白明军 胡炬 甘胜红 汪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