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结构、充电座、清洁装置底座以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8054发布日期:2024-03-05 15:3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充电结构、充电座、清洁装置底座以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面清洁设备,尤其是涉及充电结构、包括充电结构的充电座、包括充电结构的清洁装置底座以及包括充电结构的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清洁设备(例如洗地机)的充电座普遍采用充电弹针的形式同整机进行配合充电。充电弹针与充电线连接为常见的供电方式,但充电弹针与充电线连接使充电座制造工艺复杂,可靠性不高。现在出现了弹簧与充电导线连接的供电方式,但弹簧与充电导线连接的设计使充电座整体安装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安装简单的充电结构。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安装简单的充电座。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安装简单的清洁装置底座。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安装简单的清洁设备。

5、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充电结构,包括壳体、充电针、弹性件以及充电线,所述弹性件包括主体、固定段以及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盖板以及支架,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支架卡扣使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充电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主体抵触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充电针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主体的变形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扣合,所述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与所述盖板抵触。

7、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支架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对应设置,所述充电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充电针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mm,所述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长度最短,所述主体在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长度最长。

9、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以及安装筋,所述第二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安装筋环绕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弹性件的主体套设于所述安装筋实现定位。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筋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贯穿所述安装筋并适于向所述第二导向口引流。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导向筋,所述导向筋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为斜面,所述引导面朝向所述安装筋。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第二导向孔形成至少两个充电针安装位,所述壳体还包括隔离筋,所述隔离筋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充电针安装位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支架中的一者设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另一者的边缘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限位筋以及下侧壁,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筋以及所述下侧壁之间以实现横向限位。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筋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线铆压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弹簧,所述主体顶部呈锥形,所述主体底部呈圆柱形,所述主体底部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顶部最大直径。

1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保护帽,所述充电针包括针体以及从所述针体周向延伸而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主体顶部抵触,所述保护帽安装于所述充电针并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周侧相抵接实现限位。

1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0、一种充电座,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充电结构。

21、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2、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充电结构。

23、本发明的目的之四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4、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底座、以及供电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安装于所述清洁装置底座,所述充电针与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端口电连接。

2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充电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26、(1)在采用弹性件与充电导线连接的供电方式确保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前提下,将弹性件设计成主体、固定段以及连接端三部分,连接端与充电线固定连接,固定段与支架卡扣使主体安装于支架内,盖板与支架扣合形成外壳,使充电结构组装简单;

27、(2)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同轴设置,充电针两端位于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之中,第一导向孔以及第二导向孔引导充电针移动,防止充电针轴向偏移;

28、(3)安装筋环绕第二导向孔,弹性件的主体套设于安装筋使主体定位;

29、(4)安装筋设有引流口,当壳体进水时,引流口将水引出壳体,防止短路;

30、(5)导向筋设有引导面,引导面引导主体安装于安装筋,起到导向作用,使弹性件更易放入安装筋;

31、(6)隔离筋将多个充电针安装位隔开防止相邻充电针安装位上的充电针或弹性件接触导致短路;

32、(7)第一限位筋与盖板或支架边缘配合,使盖板与支架扣合时提高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同轴度,使充电针回弹顺畅,不卡顿;

33、(8)限位筋以及下侧壁限制弹性件主体的前后移动,使弹性件更稳定;

34、(9)保护帽安装于充电针并位于凸缘与盖板之间,主要起到保护充电针和缓冲的作用;

35、(10)主体为弹簧,主体顶部呈锥形,主体底部直径大于主体顶部最大直径,该结构可保证弹簧放置时自身的稳定性,同时弹簧弹力适中,充电座上放置整机时不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结构,包括壳体、充电针、弹性件以及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主体、固定段以及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盖板以及支架,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支架卡扣使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支架内,所述充电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主体抵触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充电针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主体的变形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架扣合,所述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与所述盖板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支架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对应设置,所述充电针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充电针的长度大于或等于2mm,所述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长度最短,所述主体在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充电针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长度最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以及安装筋,所述第二导向孔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安装筋环绕所述第二导向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弹性件的主体套设于所述安装筋实现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筋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贯穿所述安装筋并适于向所述第二导向口引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导向筋,所述导向筋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为斜面,所述引导面朝向所述安装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孔以及第二导向孔形成至少两个充电针安装位,所述壳体还包括隔离筋,所述隔离筋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充电针安装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支架中的一者设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另一者的边缘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二限位筋以及下侧壁,所述主体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筋以及所述下侧壁之间以实现横向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筋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充电线铆压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弹簧,所述主体顶部呈锥形,所述主体底部呈圆柱形,所述主体底部直径大于所述主体顶部最大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保护帽,所述充电针包括针体以及从所述针体周向延伸而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主体顶部抵触,所述保护帽安装于所述充电针并位于所述凸缘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周侧相抵接实现限位。

14.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

15.一种清洁装置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

16.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装置底座、以及供电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安装于所述清洁装置底座,所述充电针与所述供电装置的充电端口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结构,属于地面清洁设备领域,包括壳体、充电针、弹性件以及充电线,弹性件包括主体、固定段以及连接端,连接端与充电线固定连接,壳体包括盖板以及支架,固定段与支架卡扣使主体安装于支架内,充电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主体抵触实现电性连接,充电针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主体的变形方向往复移动,盖板与支架扣合,主体在自然状态下时,充电针与盖板抵触,通过上述设计,在采用弹性件与充电线连接的供电方式确保制造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前提下,使充电结构组装简单。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充电结构的充电座、清洁装置底座以及清洁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平,彭丑军,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