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0593发布日期:2023-03-22 14:0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持续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烘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持续蒸汽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烤箱的蒸汽发生器分为两种,一种为过热式蒸发器也叫内置式蒸汽发生装置,过热式蒸发器是内置蒸发盘处于干烧状态,然后利用电磁阀控制把外接水源引流到内置蒸发盘内,通过高温把蒸发盘内水蒸发成蒸汽,再从排气孔喷出,喷出的蒸汽对烤箱内的面团进行糊化,使其形成软壳,面团内部延伸、膨胀,达到面包外形塑形;另一种是煮水式蒸发器也叫外置式蒸汽发生装置,在蒸烤箱内腔底部有一个盛水的加热盘,水箱里的水通过注水孔往加热盘加水,然后高温加热蒸发盘加热水产生蒸汽加热食物,煮水式蒸发器加热的原理跟蒸锅类似。
3.过热式蒸发器具有打汽强度高的特点,过热式蒸发器使用时先加热后注水,注水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蒸汽,以满足烤箱烘烤前炉需要的高强度蒸汽,但是在产生大量蒸汽后,过热式蒸发器降温,不能持续保持干烧过热状态,重新达到干烧状态需要加热时间,在这段加热时间里,过热式蒸发器不能持续为烤箱提供连续的蒸汽,会导致烤箱烘焙过程中食材的水分流流失,特别是在烘焙面包时,很难烘烤出适合亚洲地区大部分人喜欢吃的柔软有嚼劲的软欧包或亚洲包,因此现有的过热式蒸发器存在打蒸汽时间短,烘焙过程中食材的水分流失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持续蒸汽装置。
5.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持续蒸汽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过热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管道;
6.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加热组件及第一注水管;
7.第一壳体内部形成第一蒸发腔,第一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与第一蒸发腔连通;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及一盛水槽,第一加热件安装于第一蒸发腔内,盛水槽连接于第一加热件的上方,第一注水管设于第一壳体上,其一端伸出第一壳体外,另一端伸入第一蒸发腔内并位于盛水槽上方;
8.过热蒸汽发生器与蒸汽发生装置相邻设置;
9.蒸汽管道分别与第一蒸发腔及过热蒸汽发生器相连通。
10.优选地,盛水槽一端位于第一注水管的管口处,另一端位于第一排水口处。
11.优选地,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加热组件及第二注水管,第二壳体内部形成第二蒸发腔,第二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与第二蒸发腔分别与蒸汽管道相连通;第二加热组件设于第二蒸发腔内;第二注水管包括第二注水管本体,第二注水管本体具有多个注水孔,多个注水孔分散设于第二注水管本体上,第二注水管本体设于第二蒸发腔内且覆盖于第二加热组件上方,第二注水管本体的其中一管口延伸出第二壳
体外。
12.优选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加热件及储能件;储能件包括铁管及多根螺纹钢棒,铁管设于第二蒸发腔内,第二加热件安装于铁管内,螺纹钢棒相互叠加于第二蒸发腔内,且其位于第二注水管下方并与铁管连接。
13.优选地,蒸汽管道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一蒸发腔连通,第二管体与第二蒸发腔连通。
14.优选地,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具有一挡板,挡板固设于第二蒸发腔内,挡板位于第二管体与第二注水管之间。
15.优选地,第一壳体位于第二壳体上方且两者相互连接。
16.优选地,过热蒸汽发生器还具有温度传感器固定件,温度传感器固定件包括一空心管体及一底壁,底壁位于空心管体一端并与其连接,空心管体设于第二壳体上,空心管体连接有底壁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蒸发腔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外。
17.优选地,还包括温度限幅器固定件,温度限幅器固定件位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连接。
18.优选地,盛水槽具有槽底壁、两槽侧壁及一端壁,槽底壁位于第一加热件上方,且与第一加热件连接,其一端位于第一注水管的管口处,另一端位于第一排水口处,两槽侧壁分别位于槽底壁两侧,两槽侧壁正对设置,且槽侧壁及端壁均位于槽底壁远离第一加热件的一面,端壁位于槽底壁靠近第一注水管的一端。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蒸汽发生装置与过热蒸汽发生器的配合补偿,解决了单一蒸汽发生器存在的打蒸汽时间短、烘烤时食材水分流失的问题,两蒸汽发生器相互配合,既能通过过热蒸汽发生器提供烘烤前炉所需的高强度蒸汽,又能通过蒸汽发生装置满足烘烤后续持续提供低强度的蒸汽,保证了烘烤产品的口感。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实施例中持续蒸汽装置立体图;
22.图2为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爆炸视图;
23.图3为实施例中过热蒸汽发生器爆炸视图;
24.图4为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立体图;
25.图5为实施例中过热蒸汽发生器隐藏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实施例中蒸汽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实施例中设有温度限幅器固定件的持续蒸汽装置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蒸汽发生装置;2-过热蒸汽发生器;3-蒸汽管道;11-第一壳体;12-第一加热组件;13-第一注水管;21-第二壳体;22-第二加热组件;23-第二注水管;24-挡板;25-温度传感器固定件;26-温度限幅器固定件;31-第一管体;32-第二管体;33-第三管体;111-第一蒸发腔;112-第一排水口;121-第一加热件;122-盛水槽;211-第二蒸发腔;212-第二排水口;
221-第二加热件;222-储能件;231-第二注水管本体;232-注水孔;251-空心管体;252-底壁;1221-槽底壁;1222-槽侧壁;1223-端壁;1224-流水口;2221-铁管;2222-螺纹钢棒。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32.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申请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35.请参阅图1,图1为持续蒸汽装置立体图,本技术所提供的持续蒸汽装置,包括蒸汽发生装置1,过热蒸汽发生器2及蒸汽管道3,蒸汽发生装置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均用于产生蒸汽,过热蒸汽发生器2作为主蒸汽发生器,用于短时间内提供大量蒸汽,蒸汽发生装置1用于持续提供不间断的低强度蒸汽,蒸汽管道3分别连通蒸汽发生装置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并运输蒸汽发生装置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工作产生的蒸汽。
36.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为蒸汽发生装置爆炸视图,图3为过热蒸汽发生器爆炸视图,图4为蒸汽发生装置立体图,蒸汽发生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加热组件12及第一注水管13。工作时,第一注水管13与水箱连通,第一注水管13用于向第一加热组件12注水,第一加热组件12加热第一注水管13注入的水,使得水变为水蒸汽,第一壳体11作为反应容器起到承载作用。
37.其中,第一壳体11内部形成第一蒸发腔111,第一壳体11的底部还设有第一排水口112,第一排水口112与第一蒸发腔111连通。第一加热组件12包括第一加热件121及一盛水槽122,第一加热件121安装于第一蒸发腔111内,盛水槽122连接于第一加热件121的上方,第一注水管13设于第一壳体11上,其一端伸出第一壳体11外,另一端伸入第一蒸发腔111内并位于盛水槽122上方。过热蒸汽发生器2与蒸汽发生装置1相邻设置,蒸汽管道3分别与第一蒸发腔11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连通。
38.具体应用时,将蒸汽发生装置1的第一注水管13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分别连通水箱,蒸汽管道3连通烘焙设备,并将持续蒸汽装置接通电源,蒸汽发生装置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开始预热,第一蒸发腔111及过热蒸汽发生器2达到预先设定好的温度后,开始向过热蒸
汽发生器2内注水,第过热蒸汽发生器2内迅速产生大量蒸汽,并通过蒸汽管道3向烘焙设备运输蒸汽,过热蒸汽发生器2完成烘烤前炉所需要的高强度打汽动作,后续烘焙过程中,第一注水管13持续向蒸汽发生装置1的第一蒸发腔111内注入用于产生蒸汽的水,此时,第一注水管13注水为小流量且持续,第一注水管13注入蒸汽发生装置1的水到达第一蒸发腔111内的盛水槽122上,盛水槽122受第一加热件121加热持续保持高温状态,当水到达盛水槽122后迅速开始汽化,未蒸发的水从第一排水口112迅速流出第一蒸发腔111,第一加热组件12持续保持干烧状态,以便第一注水管13注水后可以持续产生蒸汽供烘焙使用,蒸汽发生装置1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道3运输至烘焙设备,蒸汽发生装置1持续提供烘烤后续阶段所需的蒸汽。
39.如此,通过蒸汽发生装置1与过热蒸汽发生器2的配合补偿,解决了单一蒸汽发生器存在的打蒸汽时间短、烘烤时食材水分流失的问题,两蒸汽发生器相互配合,既能通过过热蒸汽发生器2提供烘烤前炉所需的高强度蒸汽,又能通过蒸汽发生装置1满足烘烤后续持续提供低强度的蒸汽,保证了烘烤产品的口感。
40.请复阅图2及图4,进一步地,盛水槽122一端位于第一注水管13的管口处,另一端位于第一排水口112处。
41.如此,进一步保证流入盛水槽122未立即蒸发的水通过第一排水口112迅速流出蒸汽发生装置1,使第一加热组件12工作过程中一直保持干烧过热状态。
42.进一步地,盛水槽122具有槽底壁1221、两槽侧壁1222及一端壁1223,槽底壁1221位于第一加热件121上方,且与第一加热件121连接,其一端位于第一注水管13的管口处,另一端位于第一排水口112处,两槽侧壁1222分别位于槽底壁1221两侧,两槽侧壁1222正对设置,且槽侧壁1222及端壁1223均位于槽底壁1221远离第一加热件121的一面,端壁1223位于槽底壁1221靠近第一注水管13的一端,如此使得盛水槽122远离第一注水管13的一端形成一个流水口1224,以便未及时蒸发的水从流水口1224流出。
43.具体使用时,也将盛水槽122平置,也可稍将盛水槽122未设有端壁1223的一端,也即设有流水口1224的一端向下倾斜,第一注水管13注入的水流进盛水槽122后,未蒸发的水可第一时间从槽底壁1221迅速流入盛水槽122的流水口1224,并从第一排水口112流出蒸汽发生装置1,从而使得第一加热组件12保持过热状态。
44.请复阅图3,进一步地,过热蒸汽发生器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加热组件22及第二注水管23,第二壳体21内部形成第二蒸发腔211,第二壳体21的底部还设有第二排水口212,第二排水口212与第二蒸发腔211相连通;第二加热组件22设于第二蒸发腔211内;第二注水管23包括第二注水管本体231,第二注水管本体231具有多个注水孔232,多个注水孔232分散设于第二注水管本体231上,第二注水管本体231设于第二蒸发腔211内且覆盖于第二加热组件22上方,第二注水管本体231的其中一管口延伸出第二壳体21外。
45.具体应用时,第二注水管23与水箱连接,第二注水管23通过注水孔232向第二蒸发腔211内均匀的注水,保证水均匀的撒到第二加热组件22上,第二注水管23向第二蒸发腔211内注水后,第二加热组件22将注入的水迅速汽化,并通过蒸汽管道3运输到烘焙设备内。
46.进一步地,第二加热组件22包括第二加热件221及储能件222;储能件222包括铁管2221及多根螺纹钢棒2222,铁管2221设于第二蒸发腔211内,第二加热件221安装于铁管2222内,螺纹钢棒2222相互叠加于第二蒸发腔211内,且其位于第二注水管23下方并与铁管
2221连接,第二注水管23设于储能件222上。
47.如此,在第二注水管23向过热蒸汽发生器2注水前,第二加热组件22可提前加热储能,第二加热件221产生的热量储存到储能件222,也即第二加热件221产生的热量通过铁管2221传递到多根螺纹钢棒2222内,第二注水管23注水后与螺纹钢棒2222接触,以便过热蒸汽发生器2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蒸汽。
48.请参阅图5,图5为过热蒸汽发生器隐藏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过热蒸汽发生器2还具有一挡板24,挡板24固设于第二蒸发腔211内,挡板24位于蒸汽管道3与第二注水管23之间。
49.具体应用时,过热蒸汽发生器2作为主蒸汽发生器为烘焙设备提供蒸汽,打蒸汽前第二蒸发腔211内温度会非常高,向第二蒸发腔211内注水后极有可能会将小水珠通过蒸汽管道3运输到烘焙设备内,进而导致影响烘焙产品的口感,设置挡板24后,可有效避免小水珠进入到蒸汽管道3内。
50.请复阅图1,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位于第二壳体21上方且两者相互连接。
51.如此,第一壳体11设于第二壳体21上方,过热蒸汽发生器2剩余的热量可向上传递给蒸汽发生装置1,既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1能够迅速加热,保证了蒸汽发生装置1热量保持充足,同时节省了第一加热组件12加热的成本。
52.请参阅图6并复阅图5,图6为温度传感器固定件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过热蒸汽发生器2还具有温度传感器固定件25,温度传感器固定件25包括一空心管体251及一底壁252,底壁252位于空心管体251一端并与其连接,空心管体251设于第二壳体21上,空心管体251连接有底壁25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蒸发腔211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壳体21外。
53.如此,持续加热装置可安装温度传感器探针,将温度传感器探针安装于空心管体251内,并将温度传感器探针抵接于底壁252上,可实现于过热蒸汽发生器2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探针,便于温度监控。
54.请参阅图8,图8为设有温度限幅器固定件的持续蒸汽装置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限幅器固定件26,温度限幅器固定件26位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21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21连接。
55.如此,可安装温度传感器探针与温度限幅器对持续加热装置起到双重过载保护,具体使用时,将温度限幅器安装于温度限幅器固定件26内,并将安装于温度限幅器固定件内的温度限幅器分别与第一加热组件12及第二加热组件22电性连接,温度限幅器需设定好预定温度,温度限幅器感应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表面的温度,当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21表面温度超过温度限幅器预设的温度时,温度限幅器控制第一加热组件12或第二加热组件22停止加热,防止蒸汽发生装置1或过热式蒸汽发生器2过载损坏。
56.请参阅图7,图7为蒸汽管道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蒸汽管道3具有彼此连通的第一管体31、第二管体32及第三管体33,第一管体31与第一蒸发腔111连通,第二管体32与第二蒸发腔211连通。
57.应用时,第一管体31与第一蒸发腔111连通,第二管体32与第二蒸发腔211连通,第三管体33与烘焙设备连通,实现持续蒸汽装置的蒸汽发生装置1与过热蒸汽发生器2共用一个蒸汽管道3向烘焙设备运输蒸汽。
58.综上,通过蒸汽发生装置与过热蒸汽发生器的配合补偿,解决了单一蒸汽发生器
存在的打蒸汽时间短、烘烤时食材水分流失的问题,两蒸汽发生装置相互配合,既能通过过热蒸汽发生器提供烘烤前炉所需的高强度蒸汽,又能通过蒸汽发生装置满足烘烤后续持续提供低强度的蒸汽,保证了烘烤产品的口感。
59.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