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收纳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5134发布日期:2024-02-20 21:4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收纳桌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折叠桌,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收纳桌。


背景技术:

1、学校或工厂等单位的集体宿舍一般都是采用上下铺床,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通常可在上下铺床靠近墙壁的一侧设置折叠桌板,来满足日常学习或放置物品的需求,使用时将其放平,用完后将其折叠。

2、现有的折叠桌通常是将桌板的一端铰接在墙壁或支撑框架上,但是由于桌板放平后需要与床板保持一定的高度差,而上下铺床的净空高度又受到限制,因此桌板的长度就会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利用上下铺床的空间,并且桌板收起后需要通过固定结构将上端固定防止自动翻转,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充分利用上下铺床的空间,增加折叠收纳桌长度的同时使折叠收纳桌更加方便使用。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收纳桌,用于上下铺床,包括第一桌板、支撑架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上下铺床的床架上靠近墙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桌板包括第一板体和条形槽结构,所述条形槽结构沿所述第一桌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并沿所述第一桌板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条形槽结构中,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另一侧端连接,位于所述上下铺床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杆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安装位置距离所述上下铺床的床板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槽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板体适于以所述连接杆为轴翻转,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杆滑动至靠近所述墙壁的一端与所述床板接触。

3、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和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立柱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立柱分别与所述床架上靠近所述墙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立柱远离所述墙壁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安装板距离所述床板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槽结构的长度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安装板连接。

4、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支腿,位于所述第一桌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支腿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条形槽结构的部分上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活动连接。

5、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第一收纳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一桌板翻折至与所述支撑架平行后适于封盖所述第一收纳结构。

6、可选地,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位于所述第一桌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内壁连接。

7、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第一照明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桌板的部分上,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活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第二桌板,所述第二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背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的一侧端面上,并适于从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的状态翻折至与所述第一板体贴靠的状态。

9、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卡紧件,所述卡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背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的一侧端面上,当所述第二桌板从与所述第一板体垂直的状态翻折至与所述第一板体贴靠的状态后,所述卡紧件适于将所述第二桌板卡紧。

10、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第二照明装置,所述第二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桌板背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端面上。

11、可选地,所述折叠收纳桌还包括第二收纳结构,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外壁上,并适于与所述外壁活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将支撑架设置在上下铺床的床架上靠近墙壁的一侧,可避免支撑架妨碍人员上下床,从而合理利用上下铺床的内部空间,在第一板体上设置沿第一桌板的长度方向的条形槽结构,条形槽结构沿第一桌板的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板体,连接杆穿设在条形槽结构中,且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一侧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相对的另一侧端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板体能够以连接杆为轴翻转从而打开或折叠,同时,由于连接杆在支撑架上的安装位置距离上下铺床的床板的高度与条形槽结构的长度相同,当第一板体从与床板平行的状态翻转至与床板垂直的状态时,其靠近墙壁的一端能够相对于连接杆沿条形槽结构向下滑动至与床板接触的位置,在上下铺床的净空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连接杆以下的高度空间,增加折叠收纳桌的长度;另外,第一桌板翻转至折叠状态后,由于其第一板体靠近墙壁的一端与床板接触,因此,可防止第一桌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转至打开状态,从而无需设置固定结构即可使折叠收纳桌保持在折叠状态,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叠收纳桌,用于上下铺床(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桌板(1)、支撑架(2)和连接杆(3),所述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上下铺床(100)的床架(101)上靠近墙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桌板(1)包括第一板体(11)和条形槽结构(12),所述条形槽结构(12)沿所述第一桌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1)上,并沿所述第一桌板(1)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板体(11),所述连接杆(3)穿设在所述条形槽结构(12)中,且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端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相对的另一侧端连接,位于所述上下铺床(10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杆(3)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安装位置距离所述上下铺床(100)的床板(102)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槽结构(12)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板体(11)适于以所述连接杆(3)为轴翻转,并相对于所述连接杆(3)滑动至靠近所述墙壁的一端与所述床板(10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立柱(21)和安装板(22),位于所述支撑架(2)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立柱(21)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立柱(21)分别与所述床架(101)上靠近所述墙壁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板(22)设置在所述立柱(21)远离所述墙壁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安装板(22)距离所述床板(102)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槽结构(12)的长度相同,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安装板(22)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安装板(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5),位于所述第一桌板(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支腿(5)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1)远离所述条形槽结构(12)的部分上并与所述第一板体(1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收纳结构(6),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且所述第一桌板(1)翻折至与所述支撑架(2)平行后适于封盖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包括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2)和底板(63),位于所述第一桌板(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侧板(61)和所述第二侧板(6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63)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61)与所述支撑架(2)的一侧内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62)与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侧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照明装置(7),位于所述支撑架(2)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照明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远离所述第一桌板(1)的部分上,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桌板(8),所述第二桌板(8)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1)背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的一侧端面上,并适于从与所述第一板体(11)垂直的状态翻折至与所述第一板体(11)贴靠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件(9),所述卡紧件(9)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1)背向所述第一收纳结构(6)的一侧端面上,当所述第二桌板(8)从与所述第一板体(11)垂直的状态翻折至与所述第一板体(11)贴靠的状态后,所述卡紧件(9)适于将所述第二桌板(8)卡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照明装置(10),所述第二照明装置(10)设置在所述第二桌板(8)背向所述第一板体(11)的一侧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收纳结构(20),所述第二收纳结构(20)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1)的外壁上,并适于与所述外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收纳桌,属于折叠桌技术领域,用于上下铺床,包括第一桌板、支撑架和连接杆,支撑架设置在床架上靠近墙壁的一侧,第一桌板包括第一板体和条形槽结构,条形槽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板体上,并沿宽度方向贯穿第一板体,连接杆穿设在条形槽结构中,且连接杆的一端与支撑架的一侧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相对的另一侧端连接,位于高度方向上,连接杆在支撑架上的安装位置距离床板的高度与条形槽结构的长度相同,第一板体适于以连接杆为轴翻转,并相对于连接杆滑动至靠近墙壁的一端与床板接触。本技术可在充分利用上下铺床的空间,增加折叠收纳桌长度的同时使折叠收纳桌更加方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于錾鑫,赵宇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宇阳
技术研发日:2022010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