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2680发布日期:2023-05-27 22: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1、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它通过高温加热机器里面的热管来产生热空气,然后用风机将高温空气吹到锅内加热食物,使热空气在封闭的空间内循环,利用食物本身的油脂煎炸食物,从而使食物脱水,表面变得金黄酥脆,达到煎炸的效果。所以,空气炸锅其实就是一个带风扇的简易烤箱。

2、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加热部件设置在锅体上方,对锅体上方的空气加热后通过风扇吹入到锅体内,对食物进行加热。但是,由于空气炸锅本身在装配时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热空气在流动时会通过间隙溢出到空气炸锅外部或者空气炸锅内的其他空间内,导致热空气的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能够减少热空气的外溢,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

2、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烹饪主体和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的上方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烹饪主体打开;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内凹形成加热空间,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加热空间内设置有隔热壳,所述隔热壳的外形与所述加热空间一致,下端内凹形成加热腔,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隔热壳的外缘延伸至所述加热主体的下方并且紧贴固定在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面上。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热壳的外援延伸到加热主体的下方并且紧贴加热主体的下端面,隔热壳的内腔和加热主体之间不存在安装间隙,减少了热空气的外溢,使大量热空气能够下行到烹饪主体内。

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烹饪主体包括烹饪锅和底座,所述隔热壳的外缘延伸到所述烹饪锅上缘的外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热壳的外缘延伸到烹饪锅外,使隔热壳下端的开口全部位于烹饪锅的上方,在隔热壳内产生的热空气能够完全进入到烹饪锅内,而不会外溢到烹饪锅的外部。

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主体的下方还设有隔油板,所述隔油板紧贴在所述隔热壳的外缘下端面上,隔油板上设有下风孔。

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壳内还设有气流风扇,所述气流风扇位于所述加热部件的上方。

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壳和所述加热空间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散热风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散热风扇设置在上盖内部,且位于隔热壳和驱动部件之间,将驱动部件和加热腔隔开,避免驱动部件受热影响使用。

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主体包括有中空的上盖,所述加热腔通过上盖的下端面内凹形成,上盖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部件及电路组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散热风扇及气流风扇转动。

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延伸设有散热栅,所述散热栅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盖形成散热空间,所述散热空间的底部开口与散热腔连通。

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烹饪锅下方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架设有烹饪板,所述烹饪锅的底部形成接油槽。

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烹饪板上设有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且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间隔设置并且呈辐射排布;第一弧形凸筋长于第二弧形凸筋,漏油孔设置在第二弧形凸筋内侧靠近中心的位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食物放入到烹饪锅内时,位于第一弧形凸筋和第二弧形凸筋上,和烹饪板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将漏油孔堵住无法集油。

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部件为加热管,且呈盘香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重新设计隔热壳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使加热腔完全处于烹饪锅的上方,热空气在进行流动时只能进入到烹饪锅内无法外溢,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烹饪主体(200)和加热主体(100),所述加热主体(100)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200)的上方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烹饪主体(200)打开;所述加热主体(100)的下端内凹形成加热空间,加热部件(110)位于所述加热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100)的下方还设有隔油板(300),所述隔油板(300)紧贴在所述隔热壳(120)的外缘(121)下端面上,隔油板(300)上设有下风孔(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壳(120)内还设有气流风扇(130),所述气流风扇(130)位于所述加热部件(1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壳(120)和所述加热空间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散热腔(b),所述散热腔(b)内设有散热风扇(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主体(100)包括有中空的上盖(150),所述加热腔(101)通过上盖(150)的下端面内凹形成,上盖(150)的内腔中设置有驱动部件(160)及电路组件,所述驱动部件(160)驱动所述散热风扇(140)及气流风扇(13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50)的上端面上延伸设有散热栅(151),所述散热栅(151)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盖(400)形成散热空间(a),所述散热空间(a)的底部开口与散热腔(b)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锅(210)下方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架设有烹饪板(500),所述烹饪锅(210)的底部形成接油槽(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板(500)上设有第一弧形凸筋(510)和第二弧形凸筋(520),且第一弧形凸筋(510)和第二弧形凸筋(520)间隔设置并且呈辐射排布;第一弧形凸筋(510)长于第二弧形凸筋(520),漏油孔(501)设置在第二弧形凸筋(520)内侧靠近中心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110)为加热管,且呈盘香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炸锅,包括烹饪主体和加热主体,所述加热主体设置在所述烹饪主体的上方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烹饪主体打开;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内凹形成加热空间,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加热空间内设置有隔热壳,所述隔热壳的外形与所述加热空间一致,下端内凹形成加热腔,加热部件位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隔热壳的外缘延伸至所述加热主体的下方并且紧贴固定在所述加热主体的下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重新设计隔热壳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使加热腔完全处于烹饪锅的上方,热空气在进行流动时只能进入到烹饪锅内无法外溢,提高热量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巨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