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

文档序号:32513940发布日期:2022-12-10 08:3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适用于icu隔离衣的防护及普通病房多重耐药的隔离衣防护。


背景技术:

2.大部分用于icu隔离衣的防护罩人员走动频繁,其实普通病房也会应用于防护服。由床位的紧缺,普通的病房也会收治多重耐药的病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由于人及环境存在感染风险,病房的家属或护工及护士均需要防护服,防护服直接挂在输液架挂钩上无法防尘,存在安全隐患;2)、多件防护服悬挂后占用周围位置及空间,容易遮挡病人及监护仪器设备,无法整体搬移。
3.如何确保防护服悬挂时防尘,如何对防护服整体移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可移动的滑轮,滑轮带有刹车装置;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任意相邻的防尘罩之间均通过拉链连接,任意一个防尘罩内均为独立的空间,空间内均设置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用于悬挂防护服。
6.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安装在支架上,解决了多件防护服悬挂后占用周围位置及空间,容易遮挡病人及监护仪器设备,无法整体搬移的技术问题,通过支架底板上的四个可移动的滑轮,带动防护服整体移动。
7.优选,任意一个所述防尘罩均由两层可对合的材料层组成,两层材料层分别对应内层、外层,空间由外层和内层通过魔术贴粘接而成,第一挂钩设置于空间内的内层上部。
8.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层和内层通过魔术贴粘接成独立的空间,能确保防护服悬挂时防尘,便于防护服的存放。
9.优选,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端面上设置有卡片存储袋。
10.本实用新型采用卡片存储袋存放卡片,卡片上记录病人信息或使用者信息,便于使用人存取自己的防护服。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个防尘罩展开状态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罩展开状态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防尘罩主视图。
15.图5为图4的单个防尘罩打开状态示意图。
16.图中:1.支架;2.防尘罩;3.顶罩;4.第一挂钩;5.挂带;6.卡片存储袋;7.第一拉链齿;8.第二拉链齿;201.内层;20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参阅图1-5,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9.实施例一、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参考图1、图2,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可移动的滑轮,滑轮带有刹车装置;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2,任意相邻的防尘罩2之间均通过拉链连接,任意一个防尘罩2内均为独立的空间,空间内均设置有第一挂钩4,第一挂钩4用于悬挂防护服。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安装在支架上,解决了多件防护服悬挂后占用周围位置及空间,容易遮挡病人及监护仪器设备,无法整体搬移的技术问题,通过支架底板上的四个可移动的滑轮,带动防护服整体移动。
2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5,任意一个所述防尘罩2均由两层可对合的材料层组成,两层材料层分别对应内层201、外层202,空间由外层202和内层201通过魔术贴粘接而成,第一挂钩4设置于空间内的内层201上部。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层和内层通过魔术贴粘接成独立的空间,能确保防护服悬挂时防尘,便于防护服的存放。
21.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魔术贴的毛面层沿着内层201的立面围成第一c型结构,内层201上设置有围成的第二c型结构,第二c型结构为钩面层,钩面层通过魔术贴与毛面层粘合。所述外层202为薄膜层,内层201为尼龙层布,第一c型结构开口端的尼龙层布与第二c型结构开口端的薄膜层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c型结构和第二c型结构的封闭端用魔术贴粘,第一c型结构和第二c型结构的开口端一体,翻转外层即能打开独立空间,防护服存放方便、快捷。
22.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参考图2、图4,所述内层201的两侧超出外层202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沿着竖向布置的第一拉链齿7和第二拉链齿8。本实用新型采用四个防护罩,其中一个防护罩的第一拉链齿与相邻防护罩的第二拉链齿通过拉链头连接为一体,四个防护罩依次首尾连接为一体。
23.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外层202远离内层201的端面上设置有卡片存储袋6。本实用新型采用卡片存储袋存放卡片,卡片上记录病人信息或使用者信息,便于使用人存取自己的防护服。
24.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包括正方形的框架,框架内设置有交
叉布置的杆件,杆件的顶面中心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四棱锥壳体的内部顶点;框架的下方设置有数个第二挂钩。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柱支撑四棱锥壳体的内部顶点,框架能分别安装四棱锥壳体和防尘罩,位于四棱锥壳体和防尘罩内的杆件上也能悬挂防护服。
25.实施例七、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参考图2,所述内层201的顶面设置有数个间距布置的挂带5,挂带5上部设置有挂钩孔,挂钩孔与第二挂钩一一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挂钩孔挂在第二挂钩上,对防尘罩进行安装定位。
26.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参考图3,所有所述防尘罩2的顶部均设置有顶罩3,顶罩3为四棱锥壳体,四棱锥壳体的任意一个斜面均为三角形,四个三角形沿着正方形的通孔布置,四个三角形连接成一体,四棱锥壳体的四个底边均设置有数根连接绳,连接绳分别与对应框架的边框绑扎。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棱锥壳体底边的连接绳与框架的边框绑扎,对四棱锥壳体进行安装定位。
27.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可移动的滑轮;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2),任意相邻的防尘罩(2)之间均通过拉链连接,任意一个防尘罩(2)内均为独立的空间,空间内均设置有第一挂钩(4),第一挂钩(4)用于悬挂防护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防尘罩(2)均由两层可对合的材料层组成,两层材料层分别对应内层(201)、外层(202),空间由外层(202)和内层(201)通过魔术贴粘接而成,第一挂钩(4)设置于空间内的内层(201)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的毛面层沿着内层(201)的立面围成第一c型结构,内层(201)上设置有围成的第二c型结构,第二c型结构为钩面层,钩面层通过魔术贴与毛面层粘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02)为薄膜层,内层(201)为尼龙层布,第一c型结构开口端的尼龙层布与第二c型结构开口端的薄膜层连接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01)的两侧超出外层(202)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沿着竖向布置的第一拉链齿(7)和第二拉链齿(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02)远离内层(201)的端面上设置有卡片存储袋(6)。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防尘罩(2)的顶部均设置有顶罩(3),顶罩(3)为四棱锥壳体,四棱锥壳体的四个底边均设置有数根连接绳,连接绳分别与对应的框架绑扎。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正方形的框架,框架内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杆件,杆件的顶面中心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四棱锥壳体的内部顶点;框架的下方设置有数个第二挂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201)的顶面设置有数个间距布置的挂带(5),挂带(5)上部设置有挂钩孔,挂钩孔与第二挂钩一一对应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衣防尘罩用具,支架包括立柱,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底面设置有四个可移动的滑轮;立柱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任意相邻的防尘罩之间均通过拉链连接,任意一个防尘罩内均为独立的空间,空间内均设置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用于悬挂防护服。本实用新型采用数个首尾连接的防尘罩安装在支架上,解决了多件防护服悬挂后占用周围位置及空间,容易遮挡病人及监护仪器设备,无法整体搬移的技术问题,通过支架底板上的四个可移动的滑轮,带动防护服整体移动。带动防护服整体移动。带动防护服整体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芊 柴会荣 周巧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17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