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7233发布日期:2023-03-22 06:0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母婴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


背景技术:

2.哺乳枕是一种用于可以辅助母婴进行安全、舒适喂养的产品。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母乳哺乳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多的妈妈们开始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哺乳期的妈妈们每天频繁的给婴儿喂奶,经常抱着婴儿,维持长时间的低头、弯腰等动作,导致哺乳妈妈颈椎、腰椎、双手劳损,容易出现双臂麻木、颈椎以及腰椎酸痛。哺乳枕主要用于辅助妈妈喂奶,使用时,通过将哺乳枕环绕在妈妈的腰间,婴儿放在枕面上,有效减轻了妈妈抱婴儿哺乳的负担,对婴儿来说吃奶更加舒适,在哺乳枕中吃奶的婴儿更有安全、舒适感。
3.目前市场上的哺乳枕大都是高度和形状固定的结构,但是由于每个妈妈身高坐姿,宝宝个体差异,哺乳方式也会有区别。妈妈哺乳不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容易造成脊椎不舒适及手肘腱鞘炎的发生。妈妈在使用现有哺乳枕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将宝宝的头调整到合适的哺乳位置。另外现有有些哺乳枕在放在腰上固定防止移动时,需要腾出双手将哺乳枕左右两侧通过插口连接,但这个通过插接固定的过程,将哺乳枕固定在身上时,妈妈自己由于一手抱着娃,不能通过另一只手来单手固定哺乳枕,只能先放下宝宝,就使得固定哺乳枕的操作相对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满足不同妈妈或宝宝的使用需求。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包括本体,还包括高度调节片,所述本体的前侧面向内开有凹槽,所述高度调节片可拆卸安装于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分别为上支撑片、下支撑片。
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采用v形槽。
7.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从前侧面到底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2所述本体前侧面到后侧面的宽度。
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前侧开口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3所述本体的前侧面高度。
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或高度调节片的颜色与本体的颜色不同。
10.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后侧面向内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向内延伸且扩大形成一个包围口,所述缺口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腰围、右腰围。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包围口的左右向宽度大于前后向宽度;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包围口与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倒圆角过渡。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内壁与包围口的内壁或后侧面之间倒圆角过渡。
14.更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
15.更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前侧面与左侧面或右侧面之间倒圆角过渡。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高度调节片调节哺乳枕的高度,满足不同身高妈妈或哺乳宝宝时能调整到相对更舒适的位置,而且直接通过缺口卡入腰部固定哺乳枕的方式可单手操作,安装固定方便快捷,有效防止哺乳过程中哺乳枕移位,使得婴儿吃奶过程中能维持良好的吃奶姿势。
附图说明
17.图1是哺乳枕的立体图;
18.图2是哺乳枕的拆分状态图;
19.图3是哺乳枕的俯视图;
20.图4是高度调节片的一种安装状态图;
21.图5是高度调节片的领一种安装状态图。
22.图中:1本体,11上支撑片,12下支撑片,13左腰围,14右腰围,15 上表面,16前侧面,17后侧面,2高度调节片,3凹槽,4缺口,5包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包括本体1,还包括高度调节片2,所述本体1的前侧面16向内开有凹槽3,所述高度调节片2 直接嵌入凹槽3中,也可以从凹槽3中快速移除,所述凹槽3的上下两侧分别为上支撑片11、下支撑片12。
25.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凹槽3采用v形槽。高度调节片3不仅可以采用各部位厚度一致的结构,还可以采用与v形槽的形状适配的横截面为v形的结构,便于装配时快速装入v形槽准确适配。
26.所述凹槽3从前侧面到底部的深度l1小于或等于1/2所述本体前侧面到后侧面的宽度l2。
27.所述凹槽前侧开口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1/3所述本体的前侧面高度h2。
28.为了便于用户直观看到凹槽位置快速装配高度调节片,本实施例将凹槽3 或高度调节片2的颜色与本体1的颜色设计为不同,进行区分。凹槽3和高度调节片2的颜色可以设计为相同,颜色相同也起着装配时的视觉引导,装配后整体上更加统一。
29.哺乳枕可以放置在喂奶时放置在妈妈膝盖上使用,也可以固定在妈妈的腰部防止哺乳过程中哺乳枕发生偏移避免影响使用过程的舒适度,在所述本体1 的后侧面向内开有缺口4,所述缺口4向内延伸且扩大形成一个包围口5,所述缺口4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腰围13、右腰围14。
30.所述包围口5的左右向宽度l3大于前后向宽度l4。
31.所述的包围口5与本体的上表面15或下表面倒圆角过渡,套接在腰部时妈妈坐着或身体倾斜时的舒适性更好。
32.所述缺口4的内壁与包围口5的内壁或后侧面之间倒圆角过渡。
3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如图3所示,前侧面16 的宽度大于后侧面17的宽度,左侧面与右侧面对称设置。
3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本体1和高度调节片2都采用弹性海绵或硅胶等弹性材质。高度调节片2的大小形状与凹槽3适配,使用时,一种装配方式为高度调节片2直接嵌入到凹槽3中,哺乳枕左右两侧高度一致,如图4 所示;还一种装配方式为高度调节片2折叠后嵌入凹槽3的右侧(或左侧),单侧加高,如图5所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条件使用。
3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36.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片,所述本体的前侧面向内开有凹槽,所述高度调节片可拆卸安装于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分别为上支撑片、下支撑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采用v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从前侧面到底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1/2所述本体前侧面到后侧面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前侧开口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3所述本体的前侧面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高度调节片的颜色与本体的颜色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后侧面向内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向内延伸且扩大形成一个包围口,所述缺口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腰围、右腰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口的左右向宽度大于前后向宽度;或者,所述包围口与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倒圆角过渡。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内壁与包围口的内壁或后侧面之间倒圆角过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前侧面的宽度大于后侧面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前侧面与左侧面或右侧面之间倒圆角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哺乳枕,包括本体,还包括高度调节片,所述本体的前侧面向内开有凹槽,所述高度调节片可拆卸安装于凹槽中,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分别为上支撑片、下支撑片。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调节高度满足不同妈妈或宝宝的使用需求。足不同妈妈或宝宝的使用需求。足不同妈妈或宝宝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娴 有婷 陈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夕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8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