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力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5197发布日期:2023-01-25 00:0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力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读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可移动的视力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阅读背板是一种解决长期伏案阅读而造成颈椎、腰椎、肩周劳损等问题的具有固定书本可升降旋转等功能的一种背板。人们在阅读时间过长时,会不由自主的靠近阅读物,进而养成近距离阅读的习惯,现有的阅读背板包括底座、固定书本的背板,连接底座和背板的支撑杆,支撑杆和背板使用多向轴连接,该结构只能通过多向轴实现背板的转动,调节背板的角度,只能实现简单的固定、升降等功能,不能对阅读物与人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应性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用眼距离、具备智能移动的视力保护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驱动行走轮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阅读物的背板,背板底部与壳体前部通过转轴连接,以及驱动转轴用于调节背板角度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前部还设置用于检测阅读物与人眼间距的测距传感器。
5.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通过测距传感器与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检测到人眼到阅读物的间距,并根据间距进行调节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比如当伏案抄写时,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人眼与阅读物间距过近,则驱动视力保护装置后退;当坐直时,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人眼与阅读物间距过远,驱动视力保护装置前移;当仰靠在椅背上时,视力保护装置前移到桌子的最前沿,这样能够让人眼与阅读物的间距始终处于视力保护范围内,使得阅读者既保持了良好的视距,也有一个自在的阅读姿势,而不至于因呆板的阅读姿势而提早疲劳;同时通过转轴和驱动装置的配合,让背板上的阅读物的放置角度可以随着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变化进行角度调节,比如当视距在32cm时,阅读物竖起的角度是54度(躺平在桌面上算0度),当视距是55cm时,阅读物竖起的角度是85度,几乎接近直立(90度),通过这样的调节是能够让阅读面与脸部大致平行,阅读面的上下到眼睛的距离大致相等,从而提高阅读的舒适度,避免眼睛提早疲劳。
附图说明
6.图1为一种视力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如图1所示,一种视力保护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驱动行走轮的驱动机构3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阅读物的背板4,背板底部与壳体前部通过转轴连接,以及驱动转轴用于调节背板角度的驱动装置5;所述壳体的前部还设置用
于检测阅读物与人眼间距的测距传感器。通过测距传感器与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检测到人眼到阅读物的间距,并根据间距进行调节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比如当伏案抄写时,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人眼与阅读物间距过近,则驱动视力保护装置后退;当坐直时,测距传感器检测到人眼与阅读物间距过远,驱动视力保护装置前移;当仰靠在椅背上时,视力保护装置前移到桌子的最前沿,这样能够让人眼与阅读物的间距始终处于视力保护范围内,使得阅读者既保持了良好的视距,也有一个自在的阅读姿势,而不至于因呆板的阅读姿势而提早疲劳;同时通过转轴和驱动装置的配合,让背板上的阅读物的放置角度可以随着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变化进行角度调节,比如当视距在32cm时,阅读物竖起的角度是54度(躺平在桌面上算0度),当视距是55cm时,阅读物竖起的角度是85度,几乎接近直立(90度),通过这样的调节是能够让阅读面与脸部大致平行,阅读面的上下到眼睛的距离大致相等,从而提高阅读的舒适度,避免眼睛提早疲劳。
8.所述背板绕转轴转动的角度为0-90度,当背板与水平面平行时为0度,背板与水平面垂直时为90度。
9.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涡轮蜗杆31、驱动涡轮蜗杆的行走马达32和传动轴33,传动轴的两端安装行走轮,传动轴的中部与涡轮蜗杆相配合连接。通过涡轮蜗杆将行走马达正转或反转的动力传输到传动轴上,从而带动行走轮正转或反转,实现视力保护装置的向前或向后移动,当马达停止后,涡轮蜗杆还有制动的作用。壳体后部的两个行走轮与传动轴相连形成行走动力轮,壳体前部的两个行走轮为自由旋转的行走被动轮,起行走和支撑的作用。
10.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臂马达51和变速箱52,变速箱的输出轴安装有动力齿轮53,背板的端部设有与动力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与转轴配合连接。通过转臂马达和变速箱的配合,利用齿轮传动实现背板绕转轴转动,进而实现背板的角度调节。
11.壳体内还安装有电位器,所述电位器通过电位器结合头与背板的一端连接,背板转动时能通过电位器结合头带动电位器旋转。背板在绕转轴转动时,通过电位器结合头带动旋转电位器,电位器上的电位经ad转换(模数转换),从而可计算出当前背板的角度,实现角度的控制调节。
12.背板在转轴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放置在背板上的阅读物难免会发生位移或者滑落,因此,背板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能够配合背板夹持阅读物的夹持件,能够稳定的夹持或者限位阅读物,防止阅读物在移动或者背板转动过程中发生滑落。
13.若是该视力保护装置放置在桌面上时,因桌面边缘没有限位的挡板,视力保护装置前后行走时可能会从桌面上掉落,为此,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可检测桌面边缘的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防止视力保护装置从桌面上掉落。
14.壳体内侧的前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均与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相连接,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转动,通过控制电路板接收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控制指令到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进行控制驱动,另外控制电路板也连接有声光报警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连续阅读时间,当阅读时间超过设定连续阅读时间时进行声光提醒。
15.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键,壳体上设有供开关按键伸出的开关窗口,通过开关键实现视力保护装置的开关控制。
16.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和控制电路板供电的锂电池,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给锂电池充电的充电插口,另外,也可通过电线的方式对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和控制电路板进行供电。


技术特征:
1.一种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2),驱动行走轮的驱动机构(3)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阅读物的背板(4),背板底部与壳体前部通过转轴连接,以及驱动转轴用于调节背板角度的驱动装置(5);所述壳体的前部还设置用于检测阅读物与人眼间距的测距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蜗轮蜗杆(31)、驱动蜗轮蜗杆的行走马达(32)和传动轴(33),传动轴的两端安装行走轮,传动轴的中部与蜗轮蜗杆相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转臂马达(51)和变速箱(52),变速箱的输出轴安装有动力齿轮(53),背板的端部设有与动力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54),所述从动齿轮与转轴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还安装有电位器,所述电位器通过电位器结合头与背板的一端连接,背板转动时能通过电位器结合头带动电位器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底部设有向上延伸的能够配合背板夹持阅读物的夹持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可检测桌面边缘的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绕转轴转动的角度为0-90度。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侧的前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均与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相连接,控制电路板用于接收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的信号,并控制驱动机构和驱动装置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键,壳体上设有供开关按键伸出的开关窗口。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力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还安装有用于测距传感器、边缘检测光电耦合器、电位器、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和控制电路板供电的锂电池,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给锂电池充电的充电插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视力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驱动行走轮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前部设有用于支撑阅读物的背板,背板底部与壳体前部通过转轴连接,以及驱动转轴用于调节背板角度的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前部还设置用于检测阅读物与人眼间距的测距传感器。通过测距传感器与驱动机构的配合,能够检测到人眼到阅读物的间距,并根据间距进行调节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同时通过转轴和驱动装置的配合,让背板上的阅读物的放置角度可以随着阅读物与人眼的间距变化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这样的调节是能够让阅读面与脸部大致平行,阅读面的上下到眼睛的距离大致相等,从而提高阅读的舒适度,避免眼睛提早疲劳。劳。劳。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炜 匡庆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尚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3/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