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6912发布日期:2022-12-28 02: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枕头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枕头,特别是指一种有不同高度的弹性模组,能够符合人体头颈肩曲线的枕头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2.睡眠占据了人生的约1/3,是每天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时段。而好的枕头能够使人好入睡、充分休息并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质,增进使用者的健康。好的枕头要能够符合人体的自然轮廓,使使用者在仰躺于床上时,枕头可以托住头部与颈部,给予头颈有效的支撑,进而使使用者颈部与肩膀的肌肉得以放松,增加睡眠品质。
3.有鉴于此,发明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枕头改良结构,以此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枕头改良结构,具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弹性模组,使本实用新型有能够符合人体头肩颈曲线的高低起伏。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枕头改良结构,包括有一弹性模组,其由一第一弹性单元、一第二弹性单元及一第三弹性单元前后并排而成,第一弹性单元、第二弹性单元及第三弹性单元分别由多个第一弹性元件、多个第二弹性元件或多个第三弹性元件以平面排列组合而成,各第三弹性元件的高度大于各第一弹性元件的高度,各第一弹性元件的高度大于各第二弹性元件的高度;一第一填充物,其包覆于弹性模组的外侧;及一第二填充物,其包覆于第一填充物的外侧。
6.各第一弹性元件、各第二弹性元件及各第三弹性元件可分别为一独立筒压缩弹簧。各第一弹性元件、各第二弹性元件及各第三弹性元件可分别排列成一矩阵。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填充物、第二填充物可分别为聚酯纤维、棉花、硅胶、乳胶或是泡棉。而第二填充物的硬度可以小于第一填充物的硬度。
8.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有一枕套套设于填充物的外侧,增加舒适度。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高低起伏的弹性模组,使用者的头部靠在最低的第二弹性单元时,颈部可由较高的第一弹性单元或第三弹性单元来支撑,使使用者的头部与颈部都可以被完整支撑,增加使用者的睡眠品质。
11.为能明确且充分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附图,以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为图1的爆炸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模组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弹性模组;11、第一弹性单元;111、第一弹性元件;12、第二弹性单元;121、第二弹性元件;13 、第三弹性单元;131、第三弹性元件;2、第一填充物;3、第二填充物;a、枕套;b、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至图4,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图,由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枕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弹性模组1,其由一第一弹性单元11、一第二弹性单元12及一第三弹性单元13前后并排而成,图中第一弹性单元11位于前方、第二弹性单元12位于中央而第三弹性单元13位于后方,第一弹性单元11、第二弹性单元12及第三弹性单元13分别由多个第一弹性元件111、多个第二弹性元件121及多个第三弹性元件131以平面排列组合而成,各第三弹性元件131的高度大于各第一弹性元件111的高度,各第一弹性元件111的高度大于各第二弹性元件12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弹性元件111、各第二弹性元件121及各第三弹性元件131分别为一独立筒压缩弹簧,各独立筒压缩弹簧之间可互相结合使各第一弹性元件111、各第二弹性元件121或各第三弹性元件131分别组合成第一弹性单元11、第二弹性单元12或第三弹性单元13,各第一弹性元件111、各第二弹性元件121或各第三弹性元件131可分别排列成一矩阵,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弹性元件111、各第二弹性元件121及各第三弹性元件131分别排列成2乘11的矩阵形状;
20.一第一填充物2,其包覆于弹性模组1的外侧;及一第二填充物3,其包覆于第一填充物2的外侧。第一填充物2、第二填充物3可分别为聚酯纤维、棉花、硅胶、乳胶或是泡棉制成,而第二填充物3的硬度可以小于第一填充物2的硬度,使本实用新型的外层有柔软舒适的触感。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物2为一片泡棉卷曲而成,而第二填充物3由一聚酯纤维毯卷曲而成,第一填充物2及第二填充物3的宽度可以大于弹性模组1,使弹性模组1不会外露。本实施例有一枕套a套设于第二填充物3的外侧,增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舒适度,枕套a并设有一拉链b方便取下清洗。
21.图5中可以看到,通过高度不同的第一弹性元件111、第二弹性元件121及第三弹性元件131,使用者的头部靠在最低的第二弹性元件121时,颈部可由较高的第一弹性元件111或第三弹性元件131来支撑(使用者可自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方向),图5中为最高的第三弹性元件131在支撑颈部,使使用者的头部与颈部都可以被完整支撑,增加使用者的睡眠品质。
22.但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均应视为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弹性模组,其由一第一弹性单元、一第二弹性单元及一第三弹性单元前后并排而成,该第一弹性单元、该第二弹性单元及该第三弹性单元分别由多个第一弹性元件、多个第二弹性元件及多个第三弹性元件以平面排列组合而成,各第三弹性元件的高度大于各第一弹性元件的高度,各第一弹性元件的高度大于各第二弹性元件的高度;一第一填充物,其包覆于该弹性模组的外侧;及一第二填充物,其包覆于该第一填充物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一弹性元件、各第二弹性元件及各第三弹性元件分别为一独立筒压缩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填充物的硬度小于该第一填充物的硬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填充物为聚酯纤维、棉花、硅胶、乳胶或是泡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填充物为聚酯纤维、棉花、硅胶、乳胶或是泡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有一枕套套设于该第二填充物的外侧。

技术总结
一种枕头改良结构,包括一弹性模组,其由一第一弹性单元、一第二弹性单元及一第三弹性单元前后并排而成,第一弹性单元、第二弹性单元及第三弹性单元分别由多个弹性元件以平面排列组合而成,各弹性单元依高度由高到低排列为:第三弹性单元、各第一弹性单元、各第二弹性单元;一第一填充物,其包覆于弹性模组的外侧;及一第二填充物,其包覆于第一填充物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使弹性模组的高度变化符合人体头颈肩曲线,给予使用者适当的支撑,达到舒眠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绅娜多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