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的手柄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7692发布日期:2022-11-30 13:2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具的手柄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的手柄及锅具。


背景技术:

2.家用锅具通常包含锅体和手柄,手柄安装于锅体上,供使用者握持,便于使用者移动锅具,同时还能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锅体而被烫伤。现有的手柄仅能满足使用者的基本握持要求,但是使用舒适度不足,使用者长时间握持时容易感觉疲劳,导致不能很好地控制锅具而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的手柄及锅具,能够提高手柄的握持舒适度。
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锅具的手柄,所述锅具的手柄包括:
5.安装件,用于与锅具的锅体连接;
6.柄体,所述柄体与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沿所述手柄的高度方向,所述柄体包括上握持部和下握持部,所述上握持部与所述下握持部以所述柄体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为分界;
7.其中,所述上握持部的第一高度为h1,所述下握持部的第二高度为h2,h2>h1;
8.所述上握持部的外轮廓面和所述下握持部的外轮廓面均为曲面。
9.上述方案中,上握持部具有第一高度h1,沿柄体的高度方向,上握持部的最高点与柄体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h1;下握持部具有第二高度h2,沿柄体的高度方向,下握持部的最低点与柄体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h2。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高度h1,使得下握持部的外形相对较鼓,上握持部的外形相对较扁,柄体的横截面呈上扁下鼓的形状,比较贴合使用者抓握柄体时的手部形状,从而提升了柄体的手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柄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柄体更贴合人手,能够提高使用者在握持手柄时的稳定性,避免打滑的现象发生,进而提升了手柄的安全性。并且,上握持部的外轮廓面和下握持部的外轮廓均为曲面,使得柄体的整体外轮廓更加贴合人手,握感更加舒适,不会硌手。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高度h2与所述第一高度h1之比为1.8~2.2。
11.上述方案中,当h2∶h1过大(例如超过2.2时),会导致下握持部与上握持部之间的高度差过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抓握柄体时的舒适度不够,且柄体的形状不易握住,使用手柄端起锅具时很容易打滑;当h2∶h1过小(例如超过1.8时),会导致上握持部与下握持部的高度差过小,不够贴合人手,同样会降低使用者抓握柄体时的舒适度。因此,当第二高度h2与第一高度h1之比为1.8~2.2时,能够保障手柄具有足够的舒适度以及较好的防滑效果。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所述上握持部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所述第一段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1的圆弧形,所述第二段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2的圆弧形,4≤r2∶r1≤5。
13.上述方案中,当r2∶r1过大(例如大于5)时,会导致第二段的外轮廓过于平缓,接近直线形,使得上握持部的上表面过于扁平,或者会导致第一段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上握持部的两侧表面过于饱满,故r2∶r1过大时,柄体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当r2∶r1过小(例如小于4)时,会导致第二段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上握持部的上表面过于饱满,或者会导致第一段的外轮廓过于平缓,使得上握持部的两侧表面不够饱满,故r2∶r1过小时,柄体同样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因此,当第一段的外轮廓半径r1和第二段的外轮廓半径r2满足4≤r2∶r1≤5时,上握持部的外轮廓形状最贴合人手,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有利于使用者握持手柄。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手柄的宽度方向,所述下握持部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四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三段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3的圆弧形,所述第四段为外轮廓为半径为r4的圆弧形,1.2≤r4∶r3≤1.5。
15.上述方案中,当r4∶r3过大(例如大于1.5)时,会导致第四段的外轮廓过于平缓,接近直线形,使得握持部的下表面过于扁平,或者会导致第三段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下握持部的两侧表面过于饱满,故r4∶r3过大时,柄体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当r4∶r3过小(例如小于1.2)时,会导致第三段的外轮廓半径r3与第四段的外轮廓半径r4趋于接近,使得下握持部的外轮廓过于饱满,接近正圆弧,抓握时很容易打滑,故r4∶r3过小时,不利于使用者抓握。因此,当第三段的外轮廓半径r3和第四段的外轮廓半径r4满足1.2≤r4∶r3≤1.5时,下握持部的外轮廓形状最贴合人手,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有利于使用者握持手柄。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段的半径r1满足:7mm≤r1≤10mm;和/或,所述第四段的半径r4满足:11mm≤r2≤15mm。
17.上述方案中,第二段的最大高度即为第一高度h1,在第一高度h1和第二段的外轮廓半径r2均不变的情况下,当r1过大(例如大于10mm)时,r1趋近于r2,第一段与第二段边缘之间的过渡趋于圆滑,上握持部整体外形近似于半圆,使用者握住柄体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当r1过小(例如小于7mm)时,r1与r2的差值变大,第一段与第二段边缘之间的过渡趋于陡峭,使用者握住柄体时容易硌手,影响柄体的舒适度。
18.同理,第四段的最大高度即为第二高度h2,在第二高度h2和第四段的外轮廓半径r4均不变的情况下,当r4过大(例如大于15mm)时,第四段的外轮廓过于扁平,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掌。当r4过小(例如小于11mm)时,第四段的外轮廓过于圆润,且r4趋近于r3,第四段与第三段之间的过渡趋于圆滑,下握持部整体外形近似于半圆,使用者握住柄体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19.因此,当第一段的外轮廓半径r1为7mm~10mm,和/或当第四段的外轮廓半径r4为11mm~15mm时,能够提升柄体的舒适度,同时避免打滑的情况发生。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握持部的外轮廓和所述下握持部的外轮廓均为椭圆弧。
21.上述方案中,上握持部和下握持部为周长不同的椭圆弧,采用椭圆弧的结构,能够保障上握持部和下握持部的外轮廓为平滑的曲面,同时能够保障柄体的外形能够贴合人手,符合使用者抓握柄体时的手部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柄体的舒适度。具体地,上握持部的外轮廓为较平缓的椭圆弧,而下握持部的外轮廓为较圆润的椭圆弧,这使得柄体的横截面
形成了上部较扁平,下部较饱满的形状。并且,又由于上握持部的第一高度h1小于下握持部的第二高度h2,使得柄体的横截面整体呈上部较宽,下部较窄的形状。这样的柄体更加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抓握稳定性更好。当使用者握持着手柄时,手柄与手掌之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也就不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所述柄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
23.上述方案中,柄体的截面积沿手柄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具体而言,当使用者抓握住柄体时,沿使用者手指朝向其手腕的方向,柄体的截面积逐渐增大。该柄体的形状符合人手抓握时的手部状态,更加贴合手心和手指弧度,能够提高使用者握持手柄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柄体的最大宽度为d1,25mm≤d1≤35mm。
25.上述方案中,柄体的最大宽度处为上握持部与下握持部的分界处,且该分界处的最大宽度d1沿柄体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当最大宽度d1过大(例如大于35mm)时,柄体的宽度过宽,使用者难以抓握住整个柄体,抓取手柄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且最大宽度d1过大,还会导致整个柄体的制作成本增加。当最大宽度d1过小(例如小于25mm)时,柄体的宽度过窄,使用者握持柄体时,柄体不够贴合手部,导致舒适度不足,且最大宽度d1过小,还会导致柄体与安装件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足。因此,柄体的最大宽度d1为25mm~35mm时,既能够保障柄体具有足够的舒适度,又能够保障柄体与安装件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适量降低手柄的成本。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握持部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沿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且远离所述安装件的方向,所述夹角α逐渐减小。
27.上述方案中,使用者在烹饪时通常是站立的,其手和手臂呈斜向上趋势,当下握持部的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时,沿手柄的长度方向且远离安装件的方向,柄体呈向上延伸的状态,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者在长时间握持后也不易产生疲劳感。并且,沿手柄的长度方向且远离安装件的方向,夹角α逐渐减小,即沿使用者手指朝向其手腕的方向,柄体的倾斜程度逐渐趋于平缓,有利于使用者通过抓握柄体移动锅具,也有利于减小锅具在手柄的高度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更加便于收纳。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角α满足:5
°
≤α≤30
°

29.上述方案中,夹角α为5
°
~30
°
时,柄体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最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即使长时间握持,手臂也能够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不易产生疲劳。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握持部的上表面和/或所述下握持部的下表面靠近所述安装件的一端设置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多个所述凸起和/或多个所述凹槽呈扇形排列。
31.上述方案中,防滑部用于增大使用者手指与柄体表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进一步提高了握持状态下的稳定性。具体地,防滑部可以由多个形成于上握持部的上表面和/或握持部的下表面的凹槽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形成于上握持部的上表面和/或握持部的下表面的凸起组成。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呈扇形排列,相比于单列排布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防滑部的防滑效果更佳。
3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
33.锅体;
34.手柄,所述手柄为以上所述的锅具的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
35.上述方案中,手柄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握持舒适度,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和使用安全性。
3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图1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图2中手柄在另一视角中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图2中柄体沿aa向的剖视图。
41.附图标记:
42.1-安装件;
43.2-柄体;
44.21-上握持部;
45.211-第一段;
46.212-第二段;
47.22-下握持部;
48.221-第三段;
49.222-第四段;
50.23-防滑部;
51.3-锅体;
52.4-副手柄;
53.x-手柄的长度方向;
54.y-手柄的宽度方向;
55.z-手柄的高度方向。
5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58.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60.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61.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的手柄,用于拿取和移动锅具。如图1和图2所示,该锅具的手柄包括安装件1和柄体2,安装件1用于与锅具的锅体3连接,柄体2与安装件1固定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沿手柄的高度方向z,柄体2包括上握持部21和下握持部22,上握持部21与下握持部22以柄体2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为分界,其中,上握持部21具有第一高度h1,下握持部22具有第二高度h2,h2>h1,上握持部21的外轮廓面和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面均为曲面。
63.通常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手柄时,会将拇指放在上握持部21上,其余四指将下握持部22包裹,以握住柄体2。如图4所示,柄体2的横截面并非常规形状,沿柄体2宽度最大的位置设置水平分界线,柄体2可以划分为上握持部21和下握持部22两部分,且上握持部21与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面均为曲面,使得柄体2的整体外轮廓具有一定的弧度,能够贴合人手手掌。
64.具体来说,上握持部21具有第一高度h1,如图4所示,沿柄体2的高度方向z,上握持部21的最高点与柄体2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h1;下握持部22具有第二高度h2,如图4所示,沿柄体2的高度方向z,下握持部22的最低点与柄体2的宽度最大的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h2。本实施例中,第二高度h2大于第一高度h1,使得下握持部22的外形相对较鼓,上握持部21的外形相对较扁,柄体2的横截面呈上扁下鼓的形状,比较贴合使用者抓握柄体2时的手部形状,从而提升了柄体2的手感。
6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柄体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柄体2更贴合人手,能够提高使用者在握持手柄时的稳定性,避免打滑的现象发生,进而提升了手柄的安全性。并且,上握持部21的外轮廓面和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均为曲面,使得柄体2的整体外轮廓更加贴合人手,握感更加舒适,不会硌手。
66.另外,如图1所示,安装件1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锅体3和柄体2,安装件1的一端的至少部分伸入至柄体2内,与柄体2固定连接,安装件1的另一端与锅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将柄体2固定在锅体3上。一方面,安装件1能够提高柄体2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安装件1还能够增加柄体2与锅体3之间的距离,避免锅体3烫伤使用者。
67.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手柄的高度方向z指的是垂直于锅体3底部的方向,手柄的长度方向x指的是柄体2的延伸方向,手柄的宽度方向y指的是与柄体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68.具体地,第二高度h2与第一高度h1之比为1.8~2.2。h2∶h1具体可以为1.8、1.9、2.1、2.2等等。
69.本实施例中,当h2∶h1过大(例如超过2.2时),会导致下握持部22与上握持部21之间的高度差过大,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抓握柄体2时的舒适度不够,且柄体2的形状不
易握住,使用手柄端起锅具时很容易打滑;当h2∶h1过小(例如超过1.8时),会导致上握持部21与下握持部22的高度差过小,不够贴合人手,同样会降低使用者抓握柄体2时的舒适度。因此,当第二高度h2与第一高度h1之比为1.8~2.2时,能够保障手柄具有足够的舒适度以及较好的防滑效果。
70.更具体地,第一高度h1为8mm~12mm,例如可以是8mm、9mm、9.5mm、10mm、11.5mm或12m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第二高度h2为14.5mm~26mm,例如可以是14.5mm、16mm、18.5mm、21mm、23.5mm或26m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
7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手柄的宽度方向y,上握持部21包括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二段212位于两个第一段211之间,第一段211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1的圆弧形,第二段212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2的圆弧形,4≤r2∶r1≤5。具体地,r2∶r1可以为4、4.3、4.5、5等等。
72.本实施例中,上握持部21由外轮廓均为圆弧形的两个第一段211和一个第二段212共同围成,如图4所示,第二段212的外轮廓半径r2相对较大,使得第二段212的外轮廓呈较平缓的弧形,而第一段211的外轮廓半径r1相对较小,使得第一段211的外轮廓呈较圆润的弧形。
73.具体地,r2∶r1的值应在4~5之间,不应过大或过小。当r2∶r1过大(例如大于5)时,会导致第二段212的外轮廓过于平缓,接近直线形,使得上握持部21的上表面过于扁平,或者会导致第一段211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上握持部21的两侧表面过于饱满,故r2∶r1过大时,柄体2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当r2∶r1过小(例如小于4)时,会导致第二段212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上握持部21的上表面过于饱满,或者会导致第一段211的外轮廓过于平缓,使得上握持部21的两侧表面不够饱满,故r2∶r1过小时,柄体2同样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
74.因此,当第一段211的外轮廓半径r1和第二段212的外轮廓半径r2满足4≤r2∶r1≤5时,上握持部21的外轮廓形状最贴合人手,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有利于使用者握持手柄。
7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手柄的宽度方向y,下握持部22包括第三段221和第四段222,第四段222位于两个第三段221之间,第三段221的外轮廓为半径为r3的圆弧形,第四段222为外轮廓为半径为r4的圆弧形,1.2≤r4∶r3≤1.5。具体地,r4∶r3可以为1.2、1.3、1.4、1.5等等。
76.本实施例中,下握持部22由外轮廓均为圆弧形的两个第三段221和一个第四段222共同围成,如图4所示,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4相对较大,使得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呈较平缓的弧形,而第三段221的外轮廓半径r3相对较小,使得第三段221的外轮廓呈较圆润的弧形。
77.具体地,r4∶r3的值应在1.2~1.5之间,不应过大或过小。当r4∶r3过大(例如大于1.5)时,会导致第四段222的外轮廓过于平缓,接近直线形,使得握持部22的下表面过于扁平,或者会导致第三段221的外轮廓过于圆润,接近正圆弧形,使得下握持部22的两侧表面过于饱满,故r4∶r3过大时,柄体2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不利于抓握。当r4∶r3过小(例如小于1.2)时,会导致第三段221的外轮廓半径r3与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4趋于接近,使得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过于饱满,接近正圆弧,抓握时很容易打滑,故r4∶r3过小时,不利于使用者抓握。
78.因此,当第三段221的外轮廓半径r3和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4满足1.2≤r4∶r3≤1.5时,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形状最贴合人手,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有利于使用者握持手柄。
79.更具体地,第一段211的半径r1满足:7mm≤r1≤10mm,和/或,第四段222的半径r4满足:1mm≤r4≤15mm。其中,第一段211的外轮廓的半径r1具体可以为7mm、8mm、9mm、10mm等等,第四段222的外轮廓的半径r4具体可以为11mm、12mm、13mm、15mm等等。
80.本实施例中,在上握持部21中,第一段211的外轮廓为圆弧形,能贴合使用者手指的弧度,但第一段211的外轮廓半径r1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如图4所示,第二段212的最大高度即为第一高度h1,在第一高度h1和第二段212的外轮廓半径r2均不变的情况下,当r1过大(例如大于10mm)时,r1趋近于r2,第一段211与第二段212边缘之间的过渡趋于圆滑,上握持部21整体外形近似于半圆,使用者握住柄体2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81.当r1过小(例如小于7mm)时,r1与r2的差值变大,第一段211与第二段212边缘之间的过渡趋于陡峭,使用者握住柄体2时容易硌手,影响柄体2的舒适度。
82.同理,在下握持部22中,第四段222的外轮廓为圆弧形,能贴合使用者手指的弯曲弧度,但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2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如图4所示,第四段222的最大高度即为第二高度h2,在第二高度h2和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4均不变的情况下,当r4过大(例如大于15mm)时,第四段222的外轮廓过于扁平,不够贴合使用者的手掌。
83.当r4过小(例如小于11mm)时,第四段222的外轮廓过于圆润,且r4趋近于r3,第四段222与第三段221之间的过渡趋于圆滑,下握持部22整体外形近似于半圆,使用者握住柄体2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84.因此,当第一段211的外轮廓半径r1为7mm~10mm,和/或当第四段222的外轮廓半径r4为11mm~15mm时,能够提升柄体2的舒适度,同时避免打滑的情况发生。
8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握持部21的外轮廓和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均为椭圆弧。
86.本实施例中,上握持部21和下握持部22为周长不同的椭圆弧,采用椭圆弧的结构,能够保障上握持部21和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为平滑的曲面,同时能够保障柄体2的外形能够贴合人手,符合使用者抓握柄体时的手部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柄体2的舒适度。
87.具体地,上握持部21的外轮廓为较平缓的椭圆弧,而下握持部22的外轮廓为较圆润的椭圆弧,这使得柄体2的横截面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上部较扁平,下部较饱满的形状。并且,又由于上握持部21的第一高度h1小于下握持部22的第二高度h2,使得柄体2的横截面整体呈上部较宽,下部较窄的形状。这样的柄体2更加贴合使用者的手部弧度,抓握稳定性更好。当使用者握持着手柄时,手柄与手掌之间不易产生相对运动,也就不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8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沿手柄的长度方向x,柄体2的截面积逐渐增大。
89.本实施例中,柄体2的截面积沿手柄的长度方向x逐渐增大,具体而言,当使用者抓握住柄体2时,沿使用者手指朝向其手腕的方向,柄体2的截面积逐渐增大。该柄体2的形状符合人手抓握时的手部状态,更加贴合手心和手指弧度,能够提高使用者握持手柄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90.并且,对于手部大小不同的使用者来说,可以通过调整抓握位置,达到最舒适的抓
握状态,保障了每一位使用者都能拥有良好的使用感受。
9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柄体2的最大宽度为d1,25mm≤d1≤35mm。
92.本实施例中,柄体2的最大宽度处为上握持部21与下握持部22的分界处,且该分界处的最大宽度d1沿柄体2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当最大宽度d1过大(例如大于35mm)时,柄体2的宽度过宽,使用者难以抓握住整个柄体2,抓取手柄时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且最大宽度d1过大,还会导致整个柄体2的制作成本增加。当最大宽度d1过小(例如小于25mm)时,柄体2的宽度过窄,使用者握持柄体2时,柄体2不够贴合手部,导致舒适度不足,且最大宽度d1过小,还会导致柄体2与安装件1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足。
93.因此,柄体2的最大宽度d1为25mm~35mm时,既能够保障柄体2具有足够的舒适度,又能够保障柄体2与安装件1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适量降低手柄的成本。
9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下握持部22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沿手柄的长度方向x且远离安装件1的方向,夹角α逐渐减小。
95.使用者在烹饪时通常是站立的,其手和手臂呈斜向上趋势,当下握持部22的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时,沿手柄的长度方向x且远离安装件1的方向,柄体2呈向上延伸的状态,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者在长时间握持后也不易产生疲劳感。并且,沿手柄的长度方向x且远离安装件1的方向,夹角α逐渐减小,即沿使用者手指朝向其手腕的方向,柄体2的倾斜程度逐渐趋于平缓,有利于使用者通过抓握柄体2移动锅具,也有利于减小锅具在手柄的高度方向z上所占用的空间,更加便于收纳。
96.具体的,夹角α满足:5
°
≤α≤30
°
,具体可以为5
°
、10
°
、25
°
、30
°
等等。
97.当夹角α过大(例如大于30
°
)时,柄体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过大,使用者握持时的舒适度不够,手臂始终处于抬起的状态,很容易产生疲劳;当夹角α过小(例如小于5
°
)时,柄体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过小,整体呈近似水平的状态,使用者长时间握持时手臂同样无法放松,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夹角α为5
°
~30
°
时,柄体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最符合人体工程学,使用者即使长时间握持,手臂也能够处于一个较为舒适的状态,不易产生疲劳。
9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握持部21的上表面和/或下握持部22的下表面靠近安装件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部23,防滑部23包括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呈扇形排列。
99.本实施例中,防滑部23用于增大使用者手指与柄体2表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进一步提高了握持状态下的稳定性。具体地,防滑部23可以由多个形成于上握持部21的上表面和/或握持部22的下表面的凹槽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形成于上握持部21的上表面和/或握持部22的下表面的凸起组成。如图3所示,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呈扇形排列,相比于单列排布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防滑部23的防滑效果更加。
100.本实施例中的柄体2采用电木材质,防滑部23可以与上握持部21和下握持部22一体成型制得。
101.另外,防滑部23位于上握持部21和/或下握持部22靠近安装件1的一端,还能够起到防止使用者烫伤的作用,由于安装件1通常为金属材质,导热性能较好,当锅具处于烹饪状态时,锅体3的热量会传导至安装件1导致安装件1的温度较高,此时,如果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到防滑部23,就能够知晓手指不可再往前触碰,从而避免被安装件1和锅体3烫伤。并
且,多个凸起和/或凹槽呈扇形排列,这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手指的触感判断手指与安装件1和锅体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手柄的安全性。
10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锅具,如图1所示,该锅具包括锅体3和以上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其中,手柄通过安装件1与锅体3固定连接。由于该手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手柄的锅具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03.此外,锅具还可以设置有副手柄4,副手柄4固定于锅体3上,如图1所示,副手柄4沿锅体3的径向与手柄相对设置,使用者在移动锅具时就可以用双手提起锅具,更加省力。
10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